荷兰人如何请客送礼
2020-05-19王露露
王露露
荷兰人请客就像请来了大少爷二少奶奶,穿梭于屋里屋外,伺候宾客忙得不亦乐乎,所以他们轻易不请人吃饭。
你如果不凑巧在吃饭时间来到荷兰人家里,他们耐心地等你走了再做饭吃饭;如果你不知趣赖着不走,他们就用眼睛看你,直到把你看走了事。不是荷兰人小气,而是因为他们做的饭总是正好够吃。
荷兰人每做饭之前都要去超市买菜,不多不少,就够一顿的。买就多买点呗,省得明天再跑腿,而且多买价钱还便宜些!他们说两天吃一样的,腻歪。实际上,他们每次购物常不能一次用完,积攒几天,足能拼成另一餐。但他们一码是一码,脑子里想好做什么菜,就到超市买什么材料,包括一次用的调料。不像中国人那样随机应变:打开冰箱,看材料下菜,不行就来个大杂烩。
这里的华侨说荷兰人一根筋,直线思维,不会拐弯,不擅长辩证法,我看不无道理。一位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授曾问我,你们中国人有什么绝招能见地生根,发财致富?他说他们系有位来自南京的数学助教,工资没他高,但别墅比他大,汽车比他贵,太太身上的名牌比他太太多。我说那位助教如果不是富二代官二代的话,只能有一个原因:他比荷兰人会过日子。
我给那教授算了一笔账,每周去超市两次,一次买三天的菜,调料买大包装的,冰箱里有什么就做什么,别想一出是一出,不按菜谱做饭。这样下来,别墅香车太太的行头就省出来了。他听了将信将疑,但几年以后,他经过观察不得不承认我说得有道理。
一根筋虽然难存钱,但这使荷兰人一板一眼,说一不二,遵纪守法,很少耍滑头,偷税漏税。民众即使不认同政府的有些方针政策,也是通过政治法律新闻和对话与有关部门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为法治国家奠定了基础。
荷兰人到亲戚或朋友家做客吃饭时,送一把花,一瓶酒,或一盒巧克力,价值不得超过十来欧元。何谓“不得超过”?如果你给别人的礼太厚,届时他到你家做客时,绝不会送你相同价值的礼物。因为你送人贵重礼物,破坏了荷兰礼轻情意重的习俗,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保留这习俗,否则就乱了套了。
英文有句话“GoDutch”,意思是说荷兰人抠门,下馆子吃饭,不为对方买单。和英法德等国人相比,荷兰人确实节省了点。你去他们家喝咖啡,主人打开饼干盒,你刚拿出一块饼干,他就把盒盖关上。你当然不好意思擅自打开饼干桶,取出第二块饼干来了。他们吃饭也不像英德法意等国家那样,摆一桌子菜,丰盛有余。
荷兰过去没有立锥之地,现在许多地方是通过风车抽水硬从海水里捞出来的。他们两面、三面甚至四面环水,一下大雨举国上下就密切观察大坝,以防决堤,淹死一片人。所以荷兰人夹着尾巴做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生活所逼,环境所致呀。
正是由于荷蘭人讲究礼轻情重,他们不用来惦记五马换六羊,我上次给你了一个大个的,下回我得找机会让你还我一个大个的,否则我就憋气。这份心思免了,他们日子过得轻松,亲戚朋友之间少铜钱味,简单明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其实说淡也不淡。越八杆子打不着的人,荷兰人送“礼”就越昂贵。非洲闹蝗虫,菲利宾闹海啸,拉丁美洲闹禽流感,荷兰人比谁都着急上火。今天在新闻联播上看到这消息,明天就有人组织大人捐款,小孩捐玩具。不到几天,五六八九十位数字的款子就凑齐了,邮向离他们十万八千里,素不相识的灾民。不少荷兰人嫌麻烦,干脆每月通过银行自动转账,资助第三世界的老弱病残。很多荷兰人过生日或圣诞节,提前向宾客宣布,我这儿有某某慈善基金会的账号,把你们送我礼物的钱捐给弱势人群吧。你说荷兰人小气不小气?道是无情胜有情呀。
摘自《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