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千峰翠色
——越窑“秘色瓷”的釉色及历史文脉
2020-05-19戴雨享
戴雨享
陶瓷是黏土、火、金属矿物质以及人类的活动和审美共同融合的成果。
中国的陶瓷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制陶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改进和提高,发明了瓷器。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物质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中国因而在世界上获得了“瓷国”的称号。“CHINA”与陶瓷同义。经过漫长的彩陶历史,直至东汉时期,浙江的越窑出产了成熟的青瓷,这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集合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标志着我国瓷器业的成熟发展,也彰显中国人的勤劳睿智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越窑是中国最古老的陶瓷窑口之一。“越窑”一词,出现于唐代。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颂赞越窑瓷器的釉色精美。“茶圣”陆羽也在其论茶专著《茶经》中称:“碗,越州上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唐代文人对当时的越窑非常推崇,“越窑”之名也由此而广泛流传开来至今。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最著名的青瓷窑系。窑址主要分布在浙江杭州湾内宁绍平原上的慈溪、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这里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是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出成熟的青瓷,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瓷器业的成熟。清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将越窑的创烧定为唐代。“越窑,越州所烧,始唐代,即今浙江绍兴府,在隋唐曰越州。瓷色青,著美一时。”
越窑始于东汉,经汉、三国、两晋、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金、两宋千余年,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越瓷作为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因此越窑青瓷也被后人誉为中国的“母亲瓷”,独领风骚近千年。《中国陶瓷史》把宁绍平原东汉晚期到宋代的瓷业遗存统称越窑。
唐朝 ----- 越窑发展的鼎盛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唐代早期瓷业生产处在恢复阶段,中唐以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的发展,制造技术突飞猛进,窑厂数量剧增,规模宏大,窑场林立,仅慈溪上林湖地区就发现窑址170 余处、上虞有28处。越窑青瓷在唐朝辉煌璀璨文化的影响下,“秘色瓷”就是其时代的越窑代表作品,具有突出的成就。纯正的“秘色”是一种青中泛湖绿的釉色,即陆龟蒙诗中所云“千峰翠色”,是越窑青瓷中极为珍贵罕见的一种色泽。
秦汉越窑分布极周边地理环境图
秘色瓷是越窑瓷的突出品种,始于唐代,盛于五代,被作为贡品。所谓“秘色瓷”其特点是青中泛灰绿,绒光,格调高雅。从专业角度解读,秘色瓷是一窑当中发色最佳,施釉的厚薄最恰当,放置的窑位及火路最佳等综合因素所产生的,是不可多得的,古人也不能完全掌控其中的奥秘,因此晚唐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这时的器物以釉色取胜,兼顾刻、划装饰,纹饰简练简约大方格调高雅。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堆塑、褐彩、镂雕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常见的纹饰有双鸾凤、龙水双鱼、鹦鹉、串枝花卉、荷花纹、龙纹和祥云纹、植物纹、动物纹、昆虫纹、人物纹、几何形纹等。其中,刻花、划花为常见,变化脉络清晰,形式多样,构图美观,伴随着越窑的整个发展过程。
从唐代诗人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在史籍中也有“秘色瓷器”的记载。但“秘色”之说,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秘色”一说,缺乏实物支撑。在1987年,终于解开了这个谜。1987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用来供奉释迦真身舍利的一批精美供器,同时出土了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帐”。据此物帐,专家们断定该地宫出土的16件青瓷就是传说中的所谓的“秘色”瓷,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谜底。关于“秘色”瓷也有两说。一说是广义的,越窑青瓷就是“秘色瓷”;一说是狭义的,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才能称之为“秘色瓷”。狭义中的“秘色瓷”,曾是越窑中烧制的供御之物。
对于秘色瓷的研究,首先必须界定其涵义。“秘色”之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五代时,徐夤又作《贡余秘色茶盏》诗,自宋代以来,“秘色”之名在文献中屡见不鲜,如赵令畤《侯鲭录》、曾慥的《高斋漫录》、周煇的《清波杂志》、叶寘的《坦斋笔衡》、顾文荐的《负暄杂录》、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以及清人蓝浦的《景德镇陶录》等文献中都有记载。
越窑“秘色瓷”的釉色
汉永平青瓷之釉色呈淡灰青,沈从文先生认为是由中国原料自造釉母仿亮釉得到的效果,三国以后的越系釉色呈灰青,艾叶青或者说秘色青。自从法门寺秘色瓷的发现,唐秘色瓷的存在终趋统一。但什么是秘色瓷,仍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1995年1月16日,由上海博物馆主办召开的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的观点,虽然不一,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秘色瓷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考古和收藏的实践证明,秘色瓷的名称在于“色”,秘色瓷的珍贵在于“色”,秘色瓷震撼人们的魅力在于“色”, 上千年来人们对它的追捧、讴歌在于“色”,历代越窑的窑工们所刻意追求和创造的目标在于“色”,今天我们的收藏爱好者、研究者用挑剔的眼光所求索的越窑珍品更在于“色”。这种千古绝唱的千峰翠色才是秘色瓷的核心,“翠”色即青中偏绿,也即越州地域的湖泊色。
花口碟 五代《古越瓷辉》
《越窑·羊形烛台》西晋
《越窑·熊烛台》唐
自“秘色瓷”见诸文献以来,其所指范围多有争议。那么,现实中哪些瓷器属于秘色瓷?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可归纳为三种:第一种范围最大,即越窑瓷与秘色瓷划等号,秘色瓷就是越窑瓷。第二种范围最小,说秘色瓷专指釉色青绿的越窑瓷器。第三种范围折中,将烧造难度较大的艾草色(青中带黄)、青绿釉色的越窑瓷,视为秘色瓷。笔者在越窑发源地宁波上虞曹娥江以及成熟期的宁波慈溪上林湖考察越窑遗址,发现当地的湖水的翠色(沉着稳重的青碧绿色)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非常接近,这也许是古代匠人对自然色彩的青睐感并寄情与陶瓷器物上。(《秘色重光——秘色瓷文化读本》慈溪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10月P24)
《越窑八棱长颈净水瓶》秘色瓷 唐
《越窑秘色瓷·五瓣葵口瓷盘》唐
《越窑秘色瓷五瓣花口洗》唐
越窑青瓷划花花卉纹执壶 唐《千峰翠色》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李刚先生在论述秘色瓷时曾讲到:“在晚唐到北宋的近三个世纪中,‘秘色’的概念从清晰到模糊,又从模糊到清晰。所谓模糊,就是对‘秘色’本义的曲解,而后来的清晰,则是在对碧玉般青瓷的认识上,重新赋予‘秘色’的正确的涵义——‘秘色’实际上已成为‘碧色’的同义词。”因此要认定秘色瓷,首先,它的釉色必须是像法门寺出土的“青绿色”,五代和北宋的秘色瓷,其釉色在这个“青绿色”的基础上,釉面更加内敛,似碧玉般,更加“青翠”。这是认定秘色瓷的重要标准。其二,烧造工艺必须是密封的匣钵支烧。这个工艺的特性和其对秘色瓷的特殊意义,是在于越窑的窑工们为烧造出秘色瓷所创造的特殊技艺。据科学研究的数据表明,秘色釉中的Fe2O3有54%左右被还原成FeO,而青黄釉只有4.5%左右的Fe2O3被还原成FeO,两者的还原 率相差10倍之多,要提高 Fe2O3的还原率,必须在烧造的全过程和冷却的全过程中加以密封,在烧制后期高温还原焰才能烧出青绿色釉色,在目前看似简单的技术,在唐代却是窑工们在无数次的实践中才摸索到的经验。我们目前还能在窑址中找到在匣钵沿口带有釉封的窑具。因此,密封匣钵支烧是秘色瓷的工艺条件和依据。其三,秘色瓷制作形器规整优美,制作精细,胎质坚密,胎体莹薄。这也是认定秘色瓷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在考古出土和窑址中所发现的秘色瓷,都具有这一特征。以上“釉色”、“工艺”、“型制”这三者特性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而这三者水准愈高,则秘色瓷愈精,档次愈高,因此这三者不光是认定秘色瓷的条件,更是决定秘色瓷等级、优劣的重要依据。其四,秘色瓷产生于一定的时空之内,上至唐咸通八年,下至宋哲宗元祐年间。超越了这个时段,就不是秘色瓷。在收藏的实践中,人们对咸通懿宗朝前的越窑分为普通越窑、越品、越窑贡瓷(亦称秘宗瓷)。宋哲宗元祐后的越窑,品质上接近秘色瓷的称之为“类秘瓷”。 从“秘宗瓷”(贡瓷)到“秘色瓷”到“类秘瓷”,用这种习惯名称来区分这三个时空段中的秘色瓷与非秘色瓷,不失为一个可普遍接受的方法。《中国越窑青瓷》孙海芳编著)
秘色瓷的发现与历史沿革——法门寺出土秘色瓷
秘色瓷是越窑的核心,是越窑的灵魂。
1987年随着法门寺地宫的开启,准确无误的纪录和实物,终于结束了陶瓷界几百年来的争论。“秘色瓷”这个陶瓷史上的千古绝唱以其精美俏丽的容颜,既征服了世人,亦被世人所公认。
唐秘色瓷的存在,早已记于史实,但千百年来争论不绝,使其变得扑朔迷离,犹如海市蜃楼,若隐若现。对唐代秘色瓷和它的起源,历史上从《新唐书》、唐陆羽的《茶经》、顾况的《茶赋》以至到明万历的《上虞县志》,都有明确的记载。首先《新唐书•地理志》有越窑上贡的记载:“越州会稽郡,中都督府土贡,宝花、花纹等罗,白编、交梭、十样花纹等绫,轻容、生谷、花纱、吴绢,丹沙、石蜜、橘、葛粉、瓷器、纸笔。”历史上越州区域设会稽郡有两次,一次是隋大业三年到唐武德四年(607-621年),另一次是唐天宝元年到唐乾元元年(742-758年)。这里所指的“会稽郡”应指唐天宝元年所设的“会稽郡”。也就是说,向唐皇朝进贡之“越窑”,应从唐天宝元年(742年)开始。引出这段史实,可使我们看到,唐王朝从这个时期有了“贡瓷”,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贡瓷”。但这种“贡瓷”与秘色瓷仍有着质的区別,过去好多学者把这一时间段的“贡瓷”也认为是秘色瓷,这肯定是错误的。但这段“贡瓷”的历史却是造就秘色瓷的必然过渡,与秘色瓷有着不可分割的“文脉”与“传承”的关系。在收藏界对这种逐步演变成为秘色瓷的“贡瓷”恭称为“秘宗瓷”,称其为秘色瓷之祖宗毫不为过,这也是秘色瓷起源与形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且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重要环节。虽然我们已无法查证“秘色瓷”一词是否直接来源于唐朝廷,但可以肯定的是,唐王朝作为一个风靡世界的大帝国,必然需要一种“御瓷”。其对不断进贡的越窑,在质量和形制上必然会有所要求,也正是勤劳智慧的越窑窑工们,经过积极而睿智的技术推进,迎合唐皇对越窑贡瓷的要求,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统,才诞生了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秘色瓷”。而对“贡瓷”提出改进要求的,只能是唐王朝。
法门寺地宫秘色瓷 呈现的场景一
秘色瓷的产生,深得唐王朝和文人墨客的追捧,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能一见这种神秘之器为荣,因而才有唐•陆龟蒙( ?—881年)《秘色越器》之咏。而这种文人追捧之势一直延续到五代。五代的徐夤曾作《贡余秘色茶盏》一诗,用“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和“嫩荷涵露”等华丽辞藻来褒誉。 从这段历史中可以证实,这种通过技术改造后的“贡瓷” 一诞生,就被冠以“秘色瓷”之名,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御瓷”,“臣庶不得使用”。从唐僖宗李儇供奉法门寺秘色瓷的史实来看,当时最好的越瓷是供奉朝廷皇宫和皇家寺院,因此在陕西法门寺被藏于地宫,使得秘色瓷得以保存并有幸重见天日。秘色瓷是唐朝“御瓷”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御瓷”的名称,必然由唐皇所赐和确认,才使秘色瓷披上如此神秘的色彩。才有“庶臣不得使用”和 窥视的“神秘”色彩。这里包含着对佛祖的虔诚恭敬和供佛之器的神秘、神圣之意。这种“神秘”色彩和“碧玉”之色,完整地组合了“秘色瓷”名称和意义的诠释。对恩赐珍宝筹集的重视更可想而知了,从中也彰显出秘色瓷的高贵地位和唐朝帝王对它的厚爱。
历经数代无数制瓷匠师们巧运心思,将中华民族独具个性的审美意识融会至越瓷的文化之中,越瓷透视出的是能工巧匠内心深处的精神灵气,传达出的是一种东方审美的追求与向往。彰显出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当今举国大力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刻,更加需要注重地域特色, 注重文化传承, 强调时代创新。因为特色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辉煌,肩负着时代的拓展。越窑以其悠久灿烂的历史积淀,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如何重新审视和研究越窑,思考在当代的人文语境下,如何创新性地活化传统越窑的经典,汲取越窑隽秀典雅的经典造型及秘色特征,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的新越窑,延续越窑经典秘色博大与深邃的意境,续写越窑今日新的辉煌。
1.该段摘自《中国越窑青瓷》孙海芳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