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电力调控运行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与预控对策

2020-05-18王鹏飞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电力大数据调控一体化电力调度

王鹏飞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接入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交直流混联的应用日益突出,促使电网的随机特性、多源大数据特性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日趋复杂的电网运行环境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对现代电网调度系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传统电网调度系统的控制体系与安全分析技术(结合运用建模仿真和预想故障的方法)因存在时效性与实用性较差(主要由不可预见性故障导致)、易受模型参数影响、思维场景单一等方面的不足,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大电网复杂运行环境的使用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电网调控系统(从大电网整体运营角度出发),有效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大数据;电力调度

引言

电网调控运行过程管理系统主要指的是调度员对电网运行状况予以记录的一类辅助系统,能够帮助调度员掌握电网的状态以及运行方式等等。电网调控运行方式逐步由手动记录转变为对象化录入,对电网事件的协同处置提出更高的要求。该系统采用事件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录入方式给调度员提供了全新的电网调控运行过程管理方式。大量实践证实,借助该系统有助于降低调度员的工作量,提高调度员电网日常运行事件的处置效率。

1我国电网调控系统发展的基本概况

近些年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电力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大,为电力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电力调控系统发展也较为迅速,每个时期居民对电力的需求量不同,因此不同时期所拥有的电力调控系统也存在较大差异。在21实际之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慢,人们生活水平质量较低,电网调控系统发展进程较为缓慢;21实际之后,由于各种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电网调控系统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且更加高水平、高质量,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研发后,跨区互联网动态稳定监控与预警系统在2007年问世,并得到了应用,该系统是我国电网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完成了电网计算从离线到在线的转变。

2电网智能调控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1故障定位

通过综合考虑系统的业务逻辑拓扑、告警顺序等因素,完成故障定位功能的设计,该模块主要用于对源头异常进行定位,先完成某时间段内告警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如业务逻辑映射表和进程信息表)的读取,并对告警进程进行分类,然后定位单业务告警信息的故障源进程(根据业务内进程号),根据约束关系,在最终故障源进程中定位由单业务告警信息构成的多业务告警。节点硬件资源异常,对业务源头告警进程所在节点占用该资源类型的全部进程进行关联处理,根据资源约束关系完成对导致异常的原始进程的确定;系统软件资源占用异常,根据相关映射表进行分类,将全部共享故障的进程建立关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导致异常的原始进程;数据库异常,按数据库、表类型进行分类,建立同一数据库操作的全部进程间的关联性,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判断数据库及实时数据的异常;业务逻辑异常,除上述异常外,在全部报警进程同属一个进程的情况下可初步判断为该类异常,根据相应拓扑映射表确定导致异常的进程。

2.2复杂大电网智能优化决策技术

复杂大电网智能优化决策技术能够实现综合协调控制,为电网运行提供必要保障也能够为电网企业管理者做决策提供必要依据,给电网事业发展打下牢固基础。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清晰划分不同环节的责任,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找到负责人,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不仅如此,该技术也能发现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漏洞,在充分了解电网运行状态的前提下,消除安全隐患,提供其运行的稳定性。

2.3事件记录功能

站在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视角分析,通常将涉及某个工作或者某些设备的一组活动称为运行事件,而在日志中则是通过无数条相关联的工作纪录予以反映的,根据工作的性质可以将这些纪录分成不同的种类。电网调度运行及管理人员通过事件记录可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其处理的进程,进行事故调查分析总结。系统中的数据记录,基于事件的方式进行。每一个事件包含了事件的描述、事件的属性、事件的处理过程日志以及处理过程中的调度指令(口头命令)。事件描述根据需要显示在交接班记录簿中,事件属性根据需要通过报表统计分析,事件的处理过程日志和过程中的调度指令,分别按时间进行汇总展示。同时支持值班调度员在各分类模块中填写相应的记录,根据操作对象,按时间顺序自动合并为事件日志,调度员可手动对运行日志进行编辑。

2.4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实现精益化管理的有效激励手段,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专业管理水平,还可以实现电网运行与管理效率的有效优化。在制定考核标准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细则以及工作评价考核标准,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进而实现电网调控运行管理考核工作的优化与提升。同时委派专门的人员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并实施一定的奖惩机制。新管理模式的实行是在在坚持制度和流程的前提下,利用辅助管理完善管控力度,不仅有效杜绝了“盲区”问题,也进一步实现了数据考核量化评比,有效提升了综合管理的水平。

2.5调控业务数据库构建技术

调控业务涉及到电力系统的上中下游内容,在电力大数据背景下,调控机器人的决策行为需要依靠数据库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等技术。通过对来自电网的厂站、受电端以及线路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正确处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才能够对调控业务做出正确判断,准确把握电网运行态势,分析处理电网的运行状态以及紧急事故,将调控业务的处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依靠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减轻人工调度员的处理压力、减少人工调度员的处理错误,更好地保障电网调控安全进行。数据库构建技术还与其他相关技术相结合,如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深化调控业务与其他业务融合的同时,应当重点关注电力调度数据库的构建,不断丰富调度指令库、调度指令语音库等。

结语

在实际的管理過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主要管理手段与辅助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加强对新配网管理模式的评估与分析,从而有效实现供电企业的平稳、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胜和,叶恩华,陈家庚,等.安徽省调调度日志管理系统[J].电网技术,2000,24(2):57-60.

国网莱州市供电公司,山东烟台 261400

猜你喜欢

电力大数据调控一体化电力调度
电力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展望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方法
三位一体提高调控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研究
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浅谈智能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发展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监控操作的防误技术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
电力大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及动态探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