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人时代来临

2020-05-18赵宇航芦依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字人工智能科技

赵宇航 芦依

整个数字世界还是一片灰色,而科技公司所做的就是在这世界处于混沌之时,先把数字化的“人”点亮。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第六次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这一次是2020年2月。此前他曾先后五次登上封面,分别在1957年、1964年、1965年、2006年和2013年,但这一次完全不同,封面并非采用他的历史照片,而是通过虚拟人技术创作完成的数字肖像。

与此同时,在芝加哥的 DuSable 美国历史博物馆里,兴致而来的观众们得以重温这位领袖的激昂演说:“I have a dream…”

戴上VR设备,体验者仿佛穿越到了当年的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可以近距离观察马丁·路德·金演讲的风姿,面部小细节也尽收眼底;置身于25万来自不同种族的民众组成的游行队伍中,观众甚至会有“担心被人群踩踏”的亲历感。

这场沉浸式体验展《大游行》(The March),由好莱坞视觉特效公司数字王国联合艺术家 Hank Willis Thomas 打造。艺术家和工程师们,通过全息投影、人工智能及VR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实现了“真人复生”,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的经典片段,前后历时三年。

在2020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展出的创新项目中,虚拟人项目NEON吸引了全球的目光。NEON由三星旗下独立实验室STAR Labs孵化,这个实验室定位于“研发尖端AI技术与应用的核心平台”。NEON项目负责人普拉纳夫·米斯特里介绍,基于Core R3、SPECTRA两大引擎,NEON虚拟人在对人物原始面部、声音等数据进行捕捉并学习之后,可以自主创建未录入过的新表情、新动作、新对话,甚至能说其他语言。

STAR Labs将NEON虚拟人称为“人工智人”,或是为了体现其与“机器助手”的概念不同。STAR Labs战略负责人Bob Lian表示,“NEON所实现的100%真实感,在现在市场上是无可匹敌的”。但由于技术引擎还在研发过程中,NEON在“智能化”方面尚有欠缺。

尽管NEON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但TA的缔造者们已经开始展望其商业化前景,“NEON可以扩展角色,变身为虚拟新闻主播、虚拟接待员,甚至是AI(人工智能)制作的电影明星。”同样在中国,数字人的缔造者们也已经尝试进入服务领域、娱乐领域及影视制作行业。

数字人,何时能像科学家们所期待的一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科技公司的造“人”情结

不只 Star Labs 瞄准了模拟人类情感这样的造“人”思路,近些年,各大科技公司越发注重对人工智能EQ(情商)的开发,希望能让人工智能更接近人。

微软人工智能小冰早在研发之初就强调人工智能的EQ将是重要的基础,要在EQ的基础上发展IQ,亚马逊也希望其人工智能助手Alexa具备同理心、中国的科技公司百度也提出“智能体”概念,希望人工智能变得更有个性。

那么,为什么科技公司都希望造“人”?

来自三星STAR Labs的战略负责人Bob给出的答案是,“数字人不会疲劳、不会厌倦,永远能保持精力充沛”。从交互层面,科技公司希望借助数字人创造新一代人机交互方式。从生产力层面,借助“拟人”化AI能力,让虚拟人能被运用在“需要大量重复劳动力、需要海量、复杂计算”的场景,解放人类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而AI技术的发展,让计算机无论从软件还是到硬件的“拟人”成为可能。

目前,业界将AI能力分为两大类:一是感知类的AI能力,比如我们的耳朵能听,眼睛能看;二是认知类的AI能力,比如我们的大脑能思考、能运算。认知类的AI能力主要是两类技术:一是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NLP;二是知识图谱。

感知和认知能力的落地,让“虚拟人”与人类的交互有了更多可能。

如果说以往虚拟偶像的最大问题是不具备沟通能力,没办法真正像人一样交流,那么,感知、认知能力的提升让虚拟人不只停留在“徒有其表”的階段,而是真正地感知到外界,并像人一样地交互、思考。因此,这一波造“人”浪潮中,除了娱乐、交互领域,应用开始延展到更多实际场景中,虚拟主持、虚拟导购、虚拟前台、虚拟客户经理等实际落地案例都开始涌现。

成熟的技术厂商也开始准备入局。2019年下半年,除了数家国内外科技公司公开发布了数字人、虚拟人,或相关人工智能的研发计划、开发者平台,落地的应用也开始出现。其中,一部分数字人应用致力于模拟真人。最近的例子是2019年底的虚拟主持人妮雅,频繁在各家科技媒体年度大会上亮相,一身红衣赚足了眼球。

在Baidu Create 2019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联合浦发银行、原力动画推出了数字虚拟人“小浦”。浦发“数字人”计划,应用于浦发银行APP、网银以及各类移动终端,还能融入智能家居。

“智能”也赋予了虚拟卡通形象更大的生命力,特别是人工智能在视觉与图像上的进步,让虚拟偶像们翩翩起舞、与人类互动。B站(哔哩哔哩视频网站)跨年晚会上,B站“亲闺女”洛天依就与国乐大师方锦龙同台表演《茉莉花》,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视觉体验。琵琶声中,舞台效果也呈现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象,洛天依则辗转在四季景象中,时而撑起油纸伞,时而登上游船,又在枫叶和雪景中舞蹈……

如果再将虚拟人的概念往外延伸一些,小度、小爱、小冰、天猫精灵、Alex等有性格的人工智能助手,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数字人人设。

多家在虚拟人项目上已经小有突破的头部科技公司的产品和研发思路不尽相同,但数字人在行业中的应用趋势已经相对清晰。

谈商业模式,“还很远”

目前来看,涉及数字人的C端(个人用户端)应用并不好做。科技公司只是停留在跟合作伙伴探索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真正谈商业模式,还有一段距离。

目前来看,科技公司都试图以B端(商业用户端)为突破口,先赋能给有场景、乐于应用前沿体验科技的合作伙伴。大厂都没有把数字人做成“一招定胜负”的产品,更像是人工智能落地的一个产物、一场场景实验,有容错率。而资本市场对这一技术方向也在观望中。

投身AI赛道多年,洪泰基金执行董事宋楠认为,公司纷纷推出AI虚拟形象,本质上迎合了“数字孪生”的概念。据宋楠介绍,数字孪生指的是未来现实世界的信息都会被数字化,现实世界看到的高楼大厦在数字世界里也会有对应。因此,在物理世界里我们有一套身份和社会规则,在数字世界里会有另一套身份和社会运行机制。“这是十年之后必然正确的事情,科技公司做AI数字人,也有抢占未来数字世界入口的原因。”宋楠指出。

目前看来,在这一赛道上,创业公司比较难“单出头”,也很难会孵化出一个“独角兽”公司来。同时,消费者对数字人的认知和应用,也没有达到像智能音箱、人工智能语音助手那样普及。

不过,在一些特定领域,潜在需求已经渐渐显露出来。在宋楠看来,虚拟形象有三种适用的场景,但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第一种是做虚拟偶像,这需要极强的IP(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出初音未来和洛天依;第二种是做真人的明星虚拟形象,不过问题在于明星能否接受与粉丝这样亲密的互动;第三种是像阅文的IP赋生计划,但面临的挑战也在于大IP有限,真正出圈的只有《全职高手》、唐家三少这样的大IP。

虽然一切仍在起步阶段,但数字人的趋势已经在2020年初显现出来。

“把现实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的趋势是绝对不可逆的,未来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广阔的数字世界。我们会认证身份信息并且定义数字世界的规则。”宋楠表示。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

猜你喜欢

数字人工智能科技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答数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数读人工智能
数字看G20
下一幕,人工智能!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