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掘金数据宝矿

2020-05-18王文

风流一代·TOP青商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据中心产业链企业

王文

大数据的魔力之一便是高度精准的用户画像。在新基建的主要领域中,大数据中心占了一席之地,发展空间巨大,是一片可供开采的宝矿。

数字化生活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日常,尤其是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人们在云端驻留的时间前所未有地增加。线上工作、线上消费、线上娱乐等一切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为模式集合成海量数据沉淀于各个平台。

普通人对大数据的直观感受便是针对性的电商推销活动无孔不入,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千人千面的推送广告,某种程度上确实“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大数据的魔力之一便是高度精准的用户画像。在新基建的主要领域中,大数据中心占了一席之地,发展空间巨大,是一片可供开采的宝矿。

全产业链机会

创业者如何选择开业地址?准备多少库存产品才是恰当的?什么样的产品更受青睐?怎样才能将流量变现……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大数据的身影,大数据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不过,当我们谈论大数据的时候,谈得最多的可能是用户行为分析,即把各种用户行为,包括浏览记录、消费记录、交往和购物娱乐、行动轨迹等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一定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寻找到某种相关性,从而精准刻画用户需求,为企业决策作重要依据。

事实上远不止于此,大数据产业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上游、中游和下游蕴藏着不同的商机。目前来看,国内大数据公司业务覆盖领域也日益完备,在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数据源)、组织与管理(存储)、分析与发现(技术)、交易、应用与衍生产业相关领域均成长起了一批有一定實力与特色的大数据企业代表。

产业链上游:数据源企业牢牢占据核心位置。丰富的数据源不但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前提,更是产业集聚与发散的核心点。我国数据资源主要分布于政府、互联网及行业垂直领域,大数据产业也由此正在形成六大阵营,即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数据阵营、以腾讯为代表的社交及生活数据阵营、以百度为代表的网络搜索数据阵营、以电信运营商为代表的广播电信数据阵营、以九次方大数据为代表的政府数据资源阵营以及各垂直领域为代表的行业数据阵营。

以未来的视角看,最大的数据源头——政府数据,为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步入更加实用的层面奠定基础,未来将绽放璀璨光芒,不仅能够帮助政府推动现代社会的治理和服务,更能够驱动商业创新,同时反哺社会经济发展。率先认识到数据价值,并找到途径汇聚数据资源的企业获得发展先机,将牢牢占据着行业制高点。从数据源到应用变现通道加速形成,大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将加速在各个行业崭露头角,并逐步帮助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打造高效的闭环生态。

产业链中游:企业提供弹性可扩展的技术保障。大数据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环节,相关企业涉及软件企业、硬件企业和解决方案商等。大数据存储与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以传统数据库企业为主,各家企业针对大数据应用开展各具特色的数据库架构和数据组织管理研究,形成针对具体领域的产品;数据分析与挖掘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大数据的应用推广程度和范围,其核心算法与软件主要掌握在大型数据库公司及高校的手里。

近年来,神算子、BDG store等一批国产化的大数据平台产品崛起,底层技术越来越扎实。特别在2019年,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产业转型、数据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等大数据技术领域都面临新的发展突破,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未来随着所有的技术走向开源,掌握数据运营权将是在竞争中求生的关键。

产业链下游:中小和初创企业占领应用领域高地。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大数据应用领域吸引了众多中小和初创企业布局,涌现出专注于华侨大数据的华侨大数据公司、专注于公安大数据的红数科技、专注于教育大数据的新朋程、专注于安监大数据的安信广通等一批垂直应用领域的大数据公司。相比资源型与技术型企业,这些企业专注于解决行业痛点,通过发掘隐藏在大数据中的价值,不断推动大数据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发展和成熟,成为实现大数据商业化的关键一环。

因此,从大数据产业链竞争态势来看,大数据产业链整体布局完整。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大数据产业局部环节竞争程度差异化明显,产业链中游竞争集中度较高,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位于产业链下游的数据展示与应用竞争集中度较低,尚未形成垄断,是国内新兴企业最有机会的领域。

大数据中心兴起

据悉,目前全球40%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缩写)机柜在美国,我国只有8%,而我国互联网用户显然多于美国,这意味着大数据中心发展空间很大。赛迪顾问数据也显示,到2030年数据原生产业规模量占整体经济总量的15%,中国数据总量将占全球数据量30%。数据资源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更多的产业通过利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电商等结构或非结构化数据资源来提取有价值信息,而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构建大数据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预计,2020-2025年,我国IDC市场累计将超过1万亿元。他说:“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个很长的产业链,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模块,还有电源、软件、网络、机房。另外,对于IDC产业链来说,更重要的是IDC集成运维,以及‘云服务商和解决方案。”

虽然IDC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企业自建数据中心成本过高、专业运维能力的匮乏等因素都导致企业逐步降低了IDC基础建设以及运营维护的投入。随着新基建政策的推进,将会催生更多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赛迪顾问总经理孙会峰表示,数据中心大型化、规模化趋势仍在延续,区域性应用、多层级集团企业均倾向通过规模化建设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

润迅数据总经理胡文先则表示,国家提出的新基建政策将进一步加快数据中心向着规模化、节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据中心市场将逐步整合,小型、高能耗的数据中心将被规模化的绿色节能云数据中心园区所替代。而在运营模式上,独立的IDC技术服务商拥有专业化的综合技术服务,丰富的运营服务经验和细分领域的运维技术优势,未来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运营维护服务也将由专业的IDC技术服务商负责。

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和设备联网,其中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5G、AI、大数据等新业务提速将在互联网中形成大量的数据快速交互,这些数据将对数据中心的数据承载能力、电力保障能力、空调制冷能力、网络负载能力、运维支撑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眼下,从全球来看,谷歌、微软、亚马逊、苹果、脸书等科技巨头都在大力建设大数据中心,并且投入巨大。韩国计划建设的一个数据中心还将创下当地最大规模民间投资纪录。一些超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通常在几十万台以上,但服务器机房还不是最“烧钱”的地方。“实际上机房只占大数据中心投资的百分之十几,更大的投资在供电系统,它要保证很可靠的供电,而且要保证电源的效率相当高。另外一块很大的投资在制冷系统,它需要精密的空调。除了供电、制冷,还有防雷、安防、灾备、环境监控、综合布线等方面的投资。”邬贺铨说。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建设有遍地开花的态势,众多城市都制定了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并推出多项优惠政策。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IDC机架数量有望增长到326万台。不过,专家们也认为,建立数据中心之后,最关键的是能够用起来,而这需要政府政策的有效引导。

猜你喜欢

数据中心产业链企业
关于间接蒸发冷机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8年数据中心支出创新高
2017第十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榜单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