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溶栓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及预后效果分析

2020-05-18丛淑琴

人人健康 2020年3期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脑血栓尿激酶

丛淑琴

【关键词】脑血栓;尿激酶;低分子肝素

脑血栓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脑内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动脉内膜受损,血液粘稠度增加形成血栓。脑血栓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使得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尿激酶是人体肾小球上皮细胞合成的蛋白分解酶,具有溶解血栓效果,因此本次分析其在脑血栓治疗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来源

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的70例脑血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变会议制定脑血栓诊断标准;经过CT检查排除脑出血或者出血倾向等。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A组及B组,A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1-69岁,平均(52.3±4.3)岁,病程1-11小时,平均(4.5±2.3)小时;B组2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例,年龄40-71岁,平均(53.5±5.4)岁,病程1-13小时,平均(5.3±2.0)小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治疗:对于病程小于6小时患者100到150万U尿激酶+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在30分钟内滴注完毕。B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0.5mL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1次/d,治疗时间为7d。两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使用甘露醇等药物改善脑水肿。

1.3观察项目

1.3.1临床疗效[1]

依照全国第三届脑血管会议(1995)评定治疗效果,痊愈:功能评分减少>90%,残疾程度为0级;显效:功能评分减少>45%,但是≤95%,残疾程度为1-3级;好转:功能评分减少大于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约为18%;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或者患者死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3.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神经功能情况,评价内容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等,总分为42分,得分越好说明神经受损越严重。

1.4数据分析

相关数据纳入统计分析SPSS20.0中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F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治疗后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23±4.12)分,B组为(20.13±9.23)分,两组差异显著(t=1.03,P=0.034);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B组为64.3%,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随着饮食结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增加使得该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现代医疗技术情况下,脑血栓病死率获得控制,因此治疗目的主要为恢复患肢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脑血栓出现后患者局部脑组织死亡,病灶由原来的缺血性暗带与坏死区域组成,其中坏死的细胞已经死亡,缺血性暗带存在侧支循环,大量的神经元细胞出現,该细胞的损伤可逆,若及时恢复血供对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尿激酶是人体肾小球上皮细胞合成的蛋白分解酶,通过将纤溶酶原激活成为纤溶酶,从而导致纤维蛋白原以及纤维蛋白凝块等降解从而达到溶解血栓的效果。尿激酶是从人体的尿液中提取而来,注射进入人体后,能机会人体纤溶酶原,提高二磷酸腺酶活力,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尿激酶应用于人体后,因患者对于该药物具有较好耐受性,并在短时间内起效,纠正患者因缺血而引发的生物化学反应,因此疗效明显。本次临床资料中,A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治疗,B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优于B组,说明尿激酶治疗脑血栓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此外治疗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B组的64.3%,说明尿激酶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2]。综上所述,脑血栓临床治疗中采取尿激酶干预效果显著,后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优先应用。

【参考文献】

[1]步桂芝.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检验.2013,12(3):157-158

[2]余晓斐.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J ] . 中国实用医药,2017,9(25):147-148.

猜你喜欢

低分子肝素脑血栓尿激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百令胶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