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的传承发展
2020-05-17莫善康莫先平
莫善康 莫先平
三江稻田养鱼源远流长,延续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侗族是百越人的一支,曾居住在东南沿海一带,后因战乱辗转迁徙至湘、黔、桂边区定居,长期保留着“饭稻羹鱼”的生活传统。
三江稻田养鱼的
历史渊源
据《侗族通史》记载:“侗族地区以稻田养鱼为主,稻田养鱼是侗族的传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除旱田外,其他稻田郁养有鱼,而且家家户户都养……”文字详细记录了三江侗族祖先早在秦、汉时期,巾湖南迁至黔东南一带,再由黔东南进入三江,开荒种地,开田栽稻,在稻田中放养鲤鱼的过程。可以说,这就是三江稻田养鱼的起源。
另据《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志》记载,“侗族人喜欢在稻田里养鱼,春放秋捕,禾鱼两利。婚丧嫁娶中酸鱼均为必备的礼品,侗不离酸,侗族喜欢吃酸,如酸猪肉、酸鱼。酸鱼是一项重要的祭品,老人过世,宴请吊丧宾客,酸鱼是一味重要体面的佳肴。稻田养鱼不仅为酸鱼准备原料,也给侗族人民增加生活的乐趣:每年秋冬,禾黄鱼肥,剪禾前放水捉鱼,在田头烧烤田鱼”。不论是家常便饭,还是百家盛宴,鱼是三江侗族人民生活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
三江稻田养鱼的历史渊源,除了以上史料的记载,还有许多故事与传说。 传说一:三江“太平河鲤村”的由来。根据和里村吴氏宗谱记载,其祖籍在河南省开封,唐朝末年,由江西吉安泰和县迁徙至湖南靖州通道县,历经四朝至明朝,共有三十六代。由于战乱,当时族人在组长吴仁岑的带领下,南迁至现在的广西三江良口乡和里村。和里地理自然环境优美,有一片开阔地,可称之为“高山的小平原”,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参天的古树,地势平坦,水源丰富,于是吴氏族人就在此地安营扎寨,开荒种田。吴氏族人勤劳能干,开田造地,收获了足够的粮食,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有一天,吴仁岑来到小溪边察看,看见小溪中有几条金黄色的大鲤鱼在小溪的水草中产下无数的鱼卵,密密麻麻,一串一串。见此情景,吴仁岑高兴极了, 马上回家,用竹匾将鱼卵捞放到田里,又在田里看守了几天,小鱼仔从鱼卵中成长出来,在田间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老人时不时到稻田里观察动静,眼看小鱼一天一天的长大。秋收到了,满山金黄色的稻谷呈现在眼前,吴氏族人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金灿灿的稻谷,也收获一筐筐的鲤鱼。从此,他们立寨安家。年复一年,冬来秋去,吴仁岑爱上这个美丽的地方,决心带领族人在此长久定居。得给村寨起个名字呀,老人冥思苦想,鲤鱼繁殖的鲤鱼仔为我们送来美食,寨名不如就叫“太平河鳃”吧。众人商量,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庆祝一番,邀请“五百和里”(寨名,因寨中有500户而得名)的朋友,穿着靓丽侗族服装,吹起动听的芦笙,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来太平河鲤寨“月也”3天3夜。后来,太平河鲤寨改名为和里村。
传说二:晒江鲤鱼的故事。三江良口乡晒江村一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1000年前,赛江(晒江的原名)荒无人烟,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北宋年间战争动乱又闹饥荒,民众到处逃生。1018年,韦氏、陆氏、吴氏、覃氏“四卜”(侗话译音为四个男人的意思,“卜”是爸爸的尊称)从江西逃难到赛江,发现此处山清水秀,地形地貌属于小盆地,山路通道单一,如遇战事易守难攻,还适宜居住。“四卜”決定在此安家立户,开荒种地,开Ⅲ种稻。他们在赛江河附近挖了一块农Ⅲ,开挖蓄水,然后播种准备插秧。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4人来到田边,惊讶地发现田里有许多鱼仔(鲤鱼仔),他们猜想这也许是上天赐予他们的食物,就把鱼仔留在…里,正常劳作。几个月后,他们收谷子时,鱼长到3-8两重。“四卜”高兴万分,分别把这些鱼做成煎鱼、烤鱼、水煮鱼、鱼生片4道菜,连吃3天。他们发现这种鱼肉质非常鲜美,骨质柔软、无泥腥味。于是,他们在田里开挖一个“小鱼窝”,留下部分鱼在田里保种过冬。到了第二年开春,田里又产出许多鱼仔,他们又把这些鱼仔分到另一块田放养。这样,年年收割稻谷时,也收获味道鲜美的田鱼,从此他们的生活慢慢好起来。几年过去,稻田鱼的美味流传开来,人们纷纷说吃赛江鱼会变聪明,方圆几十公里的村民都到赛江来“赖”(免费讨要的意思)鱼苗回田罩放养。从此,赛江的鱼就到处养殖。约400年后(明朝年间),赛江人民发现鱼的经济价值,就开始留亲鱼(公母鱼),找水源较好的地方挖墉孵化繁殖,随后就挑着小鱼苗到处卖。“腊岜晒”(晒江鱼仔)在桂、湘、黔等地区广泛流动。赛江人民也在不同季节以吃鱼来开展庆丰收祭祖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困成立以后,赛江更名为晒江。不少晒江农户靠韶山越岭肩挑晒江鱼到处卖,养育一代又一代人,“腊岜晒”成为晒江人民维持生计的主要经济来源。20世纪60年代,人们种稻养鱼稳粮增收,特别是晒江村粮食和鱼的产量俱佳,因此获得“鱼米之乡”和“鱼苗村”的美名。时至今日,晒江村也是三江稻田鲤鱼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比较好的村之一。2019年,三江县农业农村局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三江稻田鲤鱼原种扩繁中心”项目落地该村。
三江侗族的稻鱼文化
三江侗族是我困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为百越后裔,百越人在向西南内地(今广西、贵州.湖南一带)迁徙定居时,也带来古越人稻作和渔猎的技能。汉代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这里的“饭稻羹鱼”就是对古越人生活方式的描述。
三江境内山地连绵,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我国南方9省(区)森林覆盖重点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2%。水源涵养条件好,“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三江侗族祖先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开垦出层层梯Ff1。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演绎着侗家人亘古不变的“饭稻羹鱼”传统生态农业耕作方式,也孕育了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稻鱼文化。
在三江境内居住的侗族人普遍种植糯稻。溶江一带的糯稻特别柔软,三江侗族居民以糯米为主食,亲朋好友来访,常以糯米相赠,婚嫁丧事的礼品多为糯米制作,包括节庆粽子、糍粑、糖果也都以糯为主,在祭祖敬神时候也少不了糯米饭。侗族人认为“无糯不成敬意”。
鱼,在三江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日前,在侗族民俗中仍然能够看到许多有关鱼的文化。如逢年过节、接人待客、婚丧嫁娶、祭祀祖先等离不开鱼;每逢收获季节,人们必须用新谷和田鱼祭祀祖先;建造鼓楼、风雨桥.戏台、寨门、房屋等各类民族传统建筑,开工时和竖楼房必须有3条腌鱼(酸鱼)为祭祀供品;侗族鼓楼、风雨桥、寨门、戏台上的绘画有鱼的图腾;在服饰、侗锦、刺绣、石刻、木雕、侗画上等都能找到鱼的影子;石刻、建筑物还有“三条鱼共一个头”的图案,意为侗族人民团结齐心。
可以说,稻田养鱼孕育出独特的稻鱼文化,稻鱼文化的形成又促进传统稻鱼生产的发展。这样的相辅相成体现在侗族人民创作的诗歌中、侗歌和民间故事当中。如诗歌:
《风雨桥畔稻鱼香》
风雨桥畔稻花香,
侗乡处处养鱼忙。
生态耕作品质正,
和谐共生聚一塘。
春放秋捕田中鲤,
收获季节装满筐。
邀亲唤友来庆贺,
笙歌耶舞到天光。
《收获季节》
侗乡金秋稻浪翻,
田中鱼跃泛波澜。
风雨桥畔添景色,
农家欢聚把渔谈。
放水开沟整捞具,
筐满桶装凯旋还。
耶舞笙歌同庆贺,
明年产量更升攀。
《稻田鱼》
秧苗植时放鱼花,
鲤草螺蛳多样杂。
稻花当料促生态,
禾下水中利鱼鸭。
收获季节成肥大,
烧烤生片特味佳。
客到侗乡首选品,
发自内心不停夸。
《鱼生》
片片酸甜味,侗族菜肴佳。
配料近十样,凉伴可口呷。
老少皆欢喜,四季均能达。
接待贵宾用,食君个个夸。
《酸汤鱼》
稻鱼若干配酸汤,
佐料不多选蒜姜。
春夏秋冬可烹制,
自食待客已为常。
山中农户特色菜,
城里宾朋也爱尝。
三江民众兴时味,
消化提神利健康。 侗歌: (一)独乃稿江独稿海,爽鸟稿哑猫雷万。龙管旺盛咧坝旋地,蟹爱岩逢坝爱水。人骂阳干独坝斗萨骂欺高,到了傲买嫁人年纪正好家巴有坝礼相赖,坝蔑坝涛登正好,高多足聋蒙邓道。梦人派老有蔑独坝骂斗高,敬闷敬地敬神阴阳些好该论刚怒都正合。梦派莽阴爽心走,梦鸟莽阳捞捞估代太平时都好雷赖! (音译)
歌词大意为:生在江河生在海,放在Ⅲ间长大快。龙管一方,鱼聚一地,螃蟹爱居石头缝,鱼儿爱水在一方。人一出生需有鱼儿来祭祀,长大成人结婚还需送礼敬最亲,鲤鱼、草鱼为首选,送给女方最合情。人老去世要有鱼儿来祭祀,敬天地、敬神灵,阴阳两边相安得好是正当。老人已老放心走,愿年轻人在世平安、健康、人丁旺!
(二)他了月三道论咖,咖锡转身坝爽哑,哑道水赖勾呀转更坝嘛伟,勾爱坝旋坝占疑,该约怒占孩有宽,勾呀党曼坝聚塘。八月半咧勾曼便,勾锡曼便坝堆哑,到时收成曼派堆,减哑傲坝宝校浓赖妹花办条箩。年乃勾赖坝呀雷,闷地照顾时乃晒道坝雷总! (音译)
歌词大意:过了三月是插秧,禾苗转青放鱼苗,田间水好禾苗壮,鱼儿吃虫乐陶陶,由它生长不用理,稻穗渐熟鱼长膘。八月半来稻谷熟,田间鱼儿肥又粗,时常赶往田中看,捕鱼时节拿起撈具,阿哥、阿妹干劲足。今年粮丰鱼也多,风调雨顺我们农家得幸福!
民间故事:
富禄苗族乡高岩村、富禄村的岑广、岑胖在农历十月十二有过“冻鱼节”的习俗。据说,一户石姓人家初到此地时,家有弟兄3人,农历十月十二这一天人们载歌载舞欢度丰收节,石家人也吃鱼过节。当天中午只有老大在家,老二在山上劳动没有回来,老三外出放牛也没有来得及赶回来。父母心疼两个孩子,便用稻草扦着一条大大的鲤鱼,留给老二、老三。当晚,老二、老三回家后,吃上父母留的大鱼,非常高兴,在父母面前连声说:“感谢父母的养育恩德!”石姓人家后代不断繁衍,老大的后代过“冻鱼节”早上吃鱼,老二、老三的后代过“冻鱼节”晚上吃鱼,这样就产生了早、晚过节的不同习俗。尽管过节吃鱼的时问不同,但侗族村寨里父子之问、母子之问、兄弟姐妹之问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传统一直流传下来。侗族人无论谁因生产、工作在外,家里有好吃的总要留一份给白己的亲人,这种传统美德在三江侗族村寨中广泛流传。
稻渔综合种养
“三江模式”
千百年来,稻…养鱼这一传统农耕模式在三江有序传承,延绵不断。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稻田养鱼不断注入“新基因”,古老的种养模式在_三江“老树开新花”。
2014年以来,三江侗族H治县整合资源,以整乡推进和示范带动的方式,对全县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进行技术升级创新,创立稻渔综合种养“三江模式”。该模式有三个主要特点。一、田问工程为“坑沟式”:将传统的稻田“鱼窝”改造升级为“鱼坑”,开设“田”或“十”字等形状的鱼沟,坑沟相通。二、坑沟面积占田块总面积10%以内:“优质稻+再生稻+鱼类(或螺)+瓜果”,形成“田中有稻、水里有鱼(螺)、泥中有鳅、坑上有瓜果”的立体开发。三、成效显著:稻和鱼的产量均比传统模式增产50%,每亩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收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产业扶贫”的良好成效。
2017年1月,“三江稻田鲤鱼”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9年7月27日至29日,全国渔业扶贫现场观摩活动在三江县举办,出席活动的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充分肯定稻渔综合种养“三江模式”,即兴赋诗一首:“稻花披彩舞风笑,鱼体镶金戏水欢。产业扶贫结硕果,农旅文化谱新篇。”于康震说:“稻渔综合种养‘三江模式是实现种养结合、农渔循环的有效途径,也是产业扶贫的一种实现形式,值得充分肯定,值得总结推广借鉴。”
目前,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在全县15个乡(镇)全面铺开,全县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总面积5000万平方米,占全县稻旧面积的62.5%,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已覆盖70%以上的贫闲户。稻田鱼产量3000吨,年实现产值1.21亿元以上。平均亩产鲜鱼由传统的20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三江侗族自治县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扶持力度,把“两茶一木(竹)、种稻养鱼”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推向新台阶。稻渔综合种养“三江模式”将以当前实施的“三江稻田鲤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T程”和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切入点,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