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千年的信仰

2020-05-17吴美莲

文史春秋 2020年11期
关键词:侗乡侗族村寨

吴美莲

侗乡有句俗话:侗家萨大,客家(汉族)庙大。“萨”是侗语,意为“祖母”,有些地方也称“萨玛”或“萨岁”。在侗族所信仰的各种神灵中,“萨”为大。对“萨”的崇拜,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村寨中仍普遍存在,“萨”被侗家人认为是至高无上的神灵。

关于萨的来源,有几种说法,在侗族的族源款里也有描述,一般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萨”是侗族的远祖母神,她生育天,生育地,生育众神,生育天上人间的万物;第二种,“萨”是侗族神话中的女娲神,她创造了天下最早的人——姜良、姜妹两兄妹,两人相配成婚后才有人类;第三种,“萨”是一位民族女英雄。隋朝末年,有一位叫婢奔的女英雄,率领乡亲反抗李姓财主果须,血战9年,终于杀死财主果顺,为地方除了害。后来,财主的儿子李点郎勾结王朝官员镇压婢奔。婢奔战败,在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弄塘凯跳崖就义。婢奔死后,化作神女,继续率领侗乡人民战斗,终于杀死李点郎,击败官司兵,赢得胜利。此后侗苗地区的人民将婢奔引入“萨堂”(即祖母堂),尊她为祖母神。之后,婢奔就成了侗乡的护佑女神,人们尊称她为“萨岁”,作为女性神灵崇拜的代称。传说“萨岁”神通广大,能影响风、雷、雨、电、瘟等诸神,能驱邪禳灾,管治猛兽,保境安民。人们把“萨”视为“社稷神”,但凡生产、生活中的大事、琐事都要祈求她的保佑,祈愿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新中国成立前,一些村寨分有专门的公Ⅲ,由主管萨坛的人耕种,收获的稻谷作为祭祀的费用。

以前,侗族每逢新建村寨,必先安萨坛或萨堂,有的地方把萨堂称为“萨玛祠…‘圣母祠”“圣母庵堂”。大的村寨一般是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设坛祭供。萨坛有露天和室内两种,无论露天萨坛或室内萨坛,一般都先挖一个深1.3米、宽1米的穴,然后在穴内埋两口上下扣合的铁锅,锅内放入“萨”的银像,像的四周放H米、茶叶、术炭、朱砂、五色线等物,以青砖或石料砌成直径3米的圆丘形墓。有的在墓上铺一层白碎石,有的在顶上栽一株四季常青的“千年矮”(黄杨)或松柏、冬青等,四周砌墙或置术栅栏围住,防止猪牛践踏。窒内的萨坛则在坛顶上插一把半开半闭的大黑伞,或者在伞周围陈设若干白色卵石和一把大葵扇、草鞋、船形布鞋、布袜子和衣裙等。

安萨坛时有祭“萨”安坛语:今日置有/木柜金钉/垒坛立石/无啥盖前/无啥覆后/一是金钉一棵/二是衣着/三是白石一撮/庇护寨头坛主/庇护甲头乡老/庇护文才师傅/庇护三军人众/庇护大将小将/庇护父子母子/庇护人民大众/庇护养牲六畜/庇护食物/田中禾稻/庇护钱财五谷/护得好/保得强/护去三十年大吉/七十大利/百地吉祥/万地平安/层层护固/重重护完/午年要兴/万年要正/萨!萨!萨!

三江境内侗族村寨祭“萨”分为春祭、秋祭、油茶祭:春祭一般在农历正月上旬,意为祈求“萨”保佑村寨新的一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三江林溪镇每年春播前都会举行春祭。

春祭,于临近插秧时节举行,按照择定的吉日,寨老、头人等会集于祭坛进行祭祀,先置办齐3件贡品,然后从坛主秧地田的东、西、南、北4个角拔来数株秧苗祭“萨”。祭毕,再将这几株秧苗播到田里。由于农历正月吉日的秧苗还太嫩,不显眼,人们便到山坡上割几根芭芒草来做象征性的秧苗,祈祷“萨神”保佑禾苗茁壮成长,五谷丰登。 秋祭,在林溪一带,一般在新谷初黄时节进行,祈祷人丁兴旺,村寨安康。秋祭之日,寨寨需各自置办贡品,人人盛装,集中在萨坛祭祀。

油茶祭,意为打油茶祭萨。在三江侗鄉,这一祭祀由妇女进行,男子不参加。祭“萨”当日,全寨中年以上妇女,纷纷洗浴,着盛装,戴银饰,结队到村外接“萨”进寨至萨坛,摆一个擦得千干净净的木板凳请“萨”坐,随即唱歌、打油茶。打好油茶后,妇女们先敬奉一杯给“萨”,然后与“萨”一同吃油茶;再献三杯给“萨”,妇女们各吃三杯;又唱一阵歌,歌罢,吹笙跳舞,油茶祭结束。

三江良口乡晒江村江坪屯的祭“萨”比较特别。这个村的居民是迁移到侗族地区居住的苗族,有自己独特的祭祀风俗。每年正月初一,人们首先祭拜“萨”,然后才进行日常生活、劳作,祈求“萨”的保佑。村子的男人不管在多远的地方打工,这个时候都回家过年,参加村中正月初一祭“萨”。这个村祭祀的风俗是由男人祭拜,女人在远处观看,男人完成祭拜过程回到鼓楼坪前,寨老向大家撒吉祥平安糖果时,女人才参与接福活动。伺候“萨”的人选是用占卜的形式产生的,这个人在这一年都不能外出,每月初一、十五要烧香祭拜。村子的男人都希望能获得伺候“萨”的权利。这个村的祖先告诫村里的男人:女人就是“萨”的后代,一定要尊重,谁不尊重就要受到“萨”的惩罚。所以,村民打骂老婆的现象极为少见,村里的女人在农闲时节,可以随时串门聊天打油茶。

祭祀“萨”神意为答谢“萨”的保佑,在侗乡一些村寨,每一个姓氏都有一个萨坛,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是约定的“祭萨日”,每年的新春则是祭“萨”的大日子。每个村寨祭“萨”时间不同,有的是初一,有的是初三,还有的是初七、初八不等。在三江良口乡的晒江、滚良,梅林乡的梅林、新民、石碑、车寨、独峒高定、林略、老堡古等这些村寨,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

祭祀时全寨男女集合在萨堂前。祭“萨”当天,各家各户从家里带一块猪肉或一条腊鱼来到寨中鼓楼,放到一个大大的锅里,由寨上指定的几个老人将鱼、肉煮熟,然后“管萨”(代全寨祭“萨”的人)将煮好的鱼、肉先拿去祭“萨”,念祭“萨”词。最后将这些鱼、肉切成片分给小孩吃,这就是“赖难萨”。侗家将“萨”视为最高的女神,他们认为是“萨”赐福于侗乡侗寨,是“萨”保佑侗人平安,是“萨”让他们幸福安康,小孩吃了“萨”赐的肉将聪明伶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祭祀仪式后,歌舞表演接着进行,年轻妇女手牵着手或手搭着肩,围着坛前石坪边唱边舞。祭毕,众人围坐萨坛就餐,表示与“萨”共进午餐。这时,鸣锣燃炮,男的吹笙前导,女的随后又边歌边舞。

2009年,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组织了一次探秘三省坡活动,我们有幸参加贵州省地坪乡六甲屯的祭“萨”活动,目睹祭“萨”的全过程。仪式甚为壮观:当天,附近几个村屯的村民均来到六甲屯统一祭“萨”,先主寨后客寨;在萨坛烧香祭拜后,就在萨坛边的Ⅲ里“多耶”,耶歌内容也是围绕“萨”来唱的。

侗族喜欢到别寨集体做客,叫“月也”。“月也”时,人们出发客寨前,必须先到萨堂前举行祭“萨”仪式:男人吹芦笙走在前,妇女跟在后,围萨堂走三圈。仪式结束后才出发,以求“萨”的保佑,这样“月也”才顺利。到客寨时,人们也要先到客寨萨堂围萨堂走三圈;如不在萨堂边,直接人鼓楼坪,则要吹三曲芦笙,唱三首敬“萨”耶。规模小的月也活动,男女歌队、戏班或芦笙队要出发去别的村寨月也时,也要先到萨坛前祭祀,以求出行顺利。

对“萨”的敬重,不仅在于祭祀,平时也有很多禁忌:萨堂土包周围有的用砖或石块筑起高墙,有的建起小房子遮雨,土堆层要求保持干净。萨堂庄严、肃穆,周围禁止小孩嬉戏、大人争吵、孕妇进屋;禁止牲畜践踏土堆、随意大小便等。这些禁忌由上辈人一代代口口相传,在侗族地区形成众人皆知、众人皆守的规则。 侗族老人交代后人,若是触犯萨堂禁忌,或对村寨族人不敬,“萨”就会离开萨堂,这个村寨就会失去神的庇佑。半夜鸡、狗等禽畜会乱叫不得安宁或发生人病畜瘟,五谷失收,更为严重的还会发生水灾、旱灾、火灾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全寨村民便在鼓楼或公众场地集会商议,举行迎接“萨”回堂的仪式。

侗族崇拜“萨”实际上是一种祖先崇拜。长期以来,侗族民间形成一整套“萨”文化,包括有关“萨”的传说故事和歌谣、踩歌堂、吹芦笙以及各种敬“萨”、祀“萨”活动等,在侗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侗族“萨”习俗于2016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萨”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

猜你喜欢

侗乡侗族村寨
侗乡情
情满侗乡呀啰耶
如今我到侗乡走
无蚊村寨丁屋岭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贴近大地:侗族栖居之所的智慧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