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博物馆“打卡热”蔚然成风
2020-05-17姜姝
姜姝
近日,教育部与国家文物局聯合下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资源,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这一举措赢得了教育系统和社会大众普遍“点赞”。
(10月20日 据教育部网站)
作为“文化地标”,博物馆里的一件件文物宛如连接古今的桥梁,可知先人之内心,解读民族之基因。知前方能裕后,如何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呢?有必要探索建设“文化+思政”教育教学“打开方式”,开发好博物馆资源,使其成为知识创新的起点,让观者萌发更多的新知与创意。
作为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地的博物馆,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分布在广阔大地上的遗址、书写在革命纪念馆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才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要充分挖掘其专业价值,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效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激发起青少年磅礴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向心力。
挖掘好红色文化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修课。以红色精神为灵魂的革命文化,已经深深浸润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少年通过触摸历史、亲历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诗,了解新中国的建国大业,传承中华文化红色基因,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新时代我们正在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文化场域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在建设一批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研学精品课程和网络资源中,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育人功效。一者,丰富实践形式,强化过程指导。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思维学习的特质,组织开展“专业+文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包括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寻访历史、品读经典、社会考察等,引导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锤炼品格。二者,拓展校地资源,力促馆校合作。馆校深度合作,通过历史故事表演、模拟历史场景,将厚重历史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强化理解与认同,既充分发挥了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又能引导青少年在博物馆的实境中感受文化传统。三者,引入现代理念,丰富“第二课堂”。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升级,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手段上的运用,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举办生动立体的观展体验方式,培养他们由对知识渴求向知识更新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