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酞普兰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0-05-16胡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普兰强迫症用药

胡湘

当前,基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强迫症患病率明显增多,患者有明显、反复性的强迫观念、行为,属于心理疾病,疾病的发生与长期精神因素、人格缺陷等因素有关[1]。强迫症作为慢性、精神障碍疾病代表,治疗难度大,部分患者终身患病,增加了患者、家属痛苦[2]。针对强迫症的治疗药物种类较多,西酞普兰、氯丙咪嗪均为常用药物,前者是新型、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后者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用于强迫症治疗中均有疗效,但是单一用药有效率及治愈率低,所以临床开始尝试联合用药手段,发现西酞普兰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具有安全性、可行性价值[3]。基于此,本文就本院强迫症患者为例,总结联合用药方案、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5 月本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4]: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强迫症诊断标准;②参与者、家属知情配合;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试验所用药物患者无禁忌;⑤成人患者。排除标准[5]:①严重躯体疾病患者;②其他精神障碍患者;③特殊阶段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18~45 岁,平均年龄(28.3±5.7)岁;病程0.6~16 年,平均病程(6.3±2.9)年。研究组中男18 例,女22 例;年龄19~46 岁,平均年龄(28.8±5.8)岁;病程0.6~15 年,平均病程(6.6±2.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氯丙咪嗪治疗。氯丙咪嗪起始剂量为75 mg/d,2 周内调至300 mg/d,连续用药3 个月。研究组患者采用氯丙咪嗪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氯丙咪嗪用药方法同对照组,西酞普兰起始剂量为20 mg/d,2 周内调至40~60 mg/d,连续用药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Y-BOCS 评分(分数越低说明强迫症患者的病情越好)及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嗜睡、头痛等。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包括食欲、精神及体力、睡眠疼痛,分数越高说明强迫症患者生存质量越好[6]。疗效判定标准[7]:参考Y-BOCS评分进行评定:痊愈:减分率≥75%;有效:减分率介于26%~74%;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 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Y-BOCS 评分及食欲、精神与体力、睡眠疼痛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食欲、精神与体力、睡眠疼痛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 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 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强迫症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疾病发病机制、病因尚不明确,疾病的发生受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患者身体内部生化功能、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多方面影响,病情发生发展同5-羟色胺的功能失调关联性密切[8]。氯丙咪嗪是三环类药物,用药后可以有效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去甲肾上腺素,抑制人体摄取5-羟色胺,发挥抗胆碱效果,用药后有口干、头晕、便秘等不良反应[9]。西酞普兰属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同5-羟色胺神经突触结合,可有效抑制5-羟色胺二次摄取。另外,对人体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影响小,有口干、呕吐、出汗等不良反应。西酞普兰、氯丙咪嗪联合应用治疗强迫症,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且联合用药时互相影响少、无配伍禁忌。康迎春[10]研究指出,西酞普兰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氯丙咪嗪治疗,有推广使用价值。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Y-BOCS 评分低于对照组,食欲、精神与体力、睡眠疼痛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对比单一用药,西酞普兰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整体效果更佳,且用药安全性得到保障。付飞等[11]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Y-BOCS 评分低于对照组,HAMD 评分及QO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试验结果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西酞普兰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生存质量高,且用药安全性高,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普兰强迫症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神奇的“艾司”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印度“大头男孩”被尊为神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