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自如,进退裕如
2020-05-16陈鲁民
陈鲁民
3 月31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就杭州运用城市大脑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考察调研时指出:“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
抗疫大战,党中央一声令下,武汉果断封城,数亿人口自觉禁足,全国四万多医疗大军星夜兼程,驰援武汉,各种救援物资源源入鄂,方舱医院神速落成,疫情被迅速控制,局势得以扭转——是收是管,势如雷霆万钧。全国抗疫取得重大进展,多地实现疫情零增长,党中央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逐步开放交通、市场、小区——是放是开,好似春风拂煦。收得及时果断,令行禁止;放得从容镇定,有条不紊。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就是一种掌控能力,一种管理水平。
世间事,错综复杂,解决起来看似头绪混乱,莫衷一是,但归根到底,不过“收放进退”四个字。善于把握时机,掌控力度,该收则收,该放则放,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即为高明的领导者与管理者。无论是盘活一个单位,掌管一个地区,还是治理一个国家,都需要这种能力和水平。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首先要高瞻远瞩,洞若观火,正确判断行动时机。动手早了,火候不到,影响效果;动手晚了,错过最佳时机,事倍功半。这不仅需要敏锐眼光和丰富经验,也需要非凡勇气和过人魄力。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黑云压城,决策者当机立断,采取非常措施,力挽狂澜,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随着疫情进入尾声,决策者又高屋建瓴,大局着眼,果断决定把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采取各种措施提振经济,复工复产率迅速提升,呈现一派火热景象。这就是精准判断、收放自如的一个成功范例。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是有底气、有实力的表现。如果手里空空,没有本钱,或捉襟见肘,内外交困,那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有再大本事也施展不开。正是这些年来我们有了日渐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与日俱增的综合国力,抗击疫情才能这样有底气,运筹帷幄,稳操胜券,复工复产才能这样充满自信,一呼百应,热火朝天,美好的奋斗目标才能变成现实。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关键是科学有序。事有青红皂白、轻重缓急,切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收放自如,就要做到放而不乱,收而不死,收是一团火,放是满天星。治理国家是非常复杂的大事,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孰重孰轻,国家意志与民众诉求何急何缓,不同阶层的利益怎样平衡兼顾,千头万绪都要顺势而为,合情合理地妥当处理。当前,就是要全面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举措,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武侯祠有副名联,其下联为:“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意思是说,治国理政一定要审时度势,相机而为,不能拘泥守旧,也不可冒险激进。要想收放有序,进退得法,除了有好的动机外,还要把握好分寸与度,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我们要学会抓主要矛盾,统筹安排,分清主次;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做到忙而不乱,紧而不滞。这需要智慧与理性,胆识与悟性,须长期潜心修炼打磨方可成其事。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是领导科学的至高境界,也应成为各级领导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