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分析

2020-05-15杜玉珍

天津教育·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小学数学

杜玉珍

[摘要]小学课程是学生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结合核心素养的全新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关注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需求,以加强学生素质、提升素质能力为最终目标,反思课程体系的缺憾,展开更加深入的联想与思考,研究更适合小学生的课程体系模式,建构因材施教的环境与平台,紧扣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实现课程体系建构的意义。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教书育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需要构建合理的素质教育计划,这与教师构建的课程体系关系紧密,数学课程体系绝不是简单的法规、公式、定理,他能帮助学生在扎实了数学的基本功后,形成数学的想象、创新、逻辑感知能力,改变单纯传输知识的形式,促使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学生思维习惯衔接起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建构出真正符合学生需要的教育模式。

一、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理论课程设置的随意性

目前我国高校很少针对数学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主要还是以枯燥的理论知识为前提,分析表征与表层面的概念信息,建构数学基础的知识法则,而不能深入的展开对小学生性格特点、当代小学生思维习惯地研究,课程设计与学生的观念脱离,或者说只能简单地注意课程的设置本身,而不能展开课程的构建意义探讨,这导致学生毕业后,即使从事数学教育,也不能满足学生的真正诉求,课程设置中就没有围绕体系化建设、建构的考量分析,大学生摸索不到相应的课程建构方式,在实践中不能感受学生的真实想法,仍旧走上了应试教育之路。

(二)缺乏完善的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构,先是脑海中的一个思路,而后逐渐才能构建成现实结构,依据实践的效果分析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让课程体系不断地完善。但我国在小学专业教育方面,没有拓展更多的实践空间,对高校学生的数学教育实习重视度不够,组织活动能力差,只停留在表面功夫上。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在实际场所的模拟教育操作下,无法真正理解教育改革问题,学生们“腹有诗书”但在实际状况中“难以表述”,这些不利于教师将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融合起来,实践中凸显出较大的不足,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建构更合理的课程体系。

(三)学生对数学核心素养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核心素养并非简单的书面语言,更是一种责任感。教师需要具备浓厚的教书育人责任意识,才能够真正为学生着想,将每一个孩子都当作祖国未来的栋梁,不舍不弃,结合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合适的课程计划。而部分高校教师在教育学习中,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重点问题,这无法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造成资源严重浪费,高校学生无法真正地理解素质教育,缺乏心理、情感上的认知。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的策略

(一)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

针对高校学生的教育问题,相应部门制定出统一化、高要求的培养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地组织课程体系研究人员、小学数学的优秀教师等交流经验,紧密围绕素质教育、核心素养要求,观察分析小学生的逻辑,感受小学生思维模式,最好能够结合我国的国情,结合当前小学生学习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数学这门学科分析其特征性,制定出更加符合核心素养培育的系列指标,构建更为明确的方向计划,通过全国优秀教师、心理学专业的意见等,为高校教育提供参考资料,对高校学生展开理论实践、情感指导。

(二)加强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联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实事求是,结合当前小学数学真正教育的情况,展开课程之间的联系,吃透教材并把握课程关键信息点,分析学生在小学时期身心发展的特点,寻求更加适合学生的课程模式,能够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激发出学生内心对数学求知的渴望,关联学生的系列思想,找到更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因素,将现有的高校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分析数学的内涵,数学中隐含的情感元素,让课程体系的建立真正在数学教育条件下得以落实。

(三)构建具有反思性和合作性的实践课程

课程体系构建不能带有自身的主观臆测,应凭借经验,从客观的视角出发,共同合作分析问题,同时做好反思与讨论,将实践所得的经验,用于课程体系的反思;结合现有的人际关系、人力资源,展开合作探究,分析学生的向师性,叛逆性等特点,在常规的见习与实习基础上,可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汇课观摩,既要让高校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在实践中感受如何传递素质精神,又要转换角色定位,让高校生尝试做一名小学生,感受在课堂互动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活动,找到课程体系构建的失误、不足,不断进行整理汇总,灵活地改编体系结构,分析更合理的体系模式。

(四)对小学各阶段有一个大致的区分

小学又可以分为低段、中段、高段。每个年龄段学生的求知观念都不同,学生各项学习习惯等也在发生着改变,同时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同,低段主要就是打好基础;中段是一个转折时期,既要巩固基础,又要激发学生独立、积极学习的意识;高段阶段更要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围绕学生的情况,围绕素质教育的相应要求展开,教师应尽可能地构建层次化的教学体系,而不是过于单一地创建课程结构,应将生活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慕课教学、学案导学等考虑在内,形成有所区分又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五)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核心素养的强化有时候不是一个人的逞强,小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总是充满疑惑,合作能力是促使学生快速形成核心素养的路径。合作中相互分享彼此的经验、讨论难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充分,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合作能力。课程体系构建中,教师不能单纯地关注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还应考虑学生吸收知识后的消化能力,促使学生在合理的体系下自我检阅。

(六)学生培养的标准要统一和谐

课程体系构建当中应注意以一个和平、和谐的方式制定标准。当前部分小学数学的课程设置缺乏计划性,较为随意地展开课程设定。教师应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长,基于素质教育的目标制定出教师在今后数学发展方面的考核、评价标准。教师应考虑到相应标准的执行价值,制定更加清晰化的学习目标,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过渡,运用更加合理的实践方式,解读数学的定义。

(七)全球化核心素养问题的考量

我国数学教育能力远远高于其他许多国家,英国近年来已经逐渐引入我国的数学教育体系,“核心素养”,英文叫Key Competencies,或Core Compe-tencies。“Key”在英語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可以直译为“胜任力”或者“能力”,结合它蕴涵的意思,国内一般译作“核心素养”。世界组织已经展开了素质教育的相应讨论,并构建了一个分别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我国数学教育,也应考虑全球核心素养的指标,鼓励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并脱离工具获得数学探究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建构,应紧密衔接素质教育的指标,分析当前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分析课程体系之下存在的问题,寻求更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建构形式,强化教师的素养,为我国小学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高校在教师课程体系建构分析层面,应考虑到实际的小学数学教育需求,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让人民教师更具知识整合能力,素质责任感,激发教师数学教育的创新意识,让教师建构出更加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课程体系,敲开素质教育的大门,带领学生徜徉在数学世界,为小学教育注入新鲜活力。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小学数学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