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的生长点

2020-05-15吕勇

天津教育·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教师

吕勇

吕勇,男,1963年出生。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承担、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主要研究領域为认知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

教育家历来重视教育工作与心理学的联系。例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之学术,非可独立存在。彼立于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种学术之基础上”。陶先生其整个教育实践中都自觉运用了心理学理论,他的“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的提出都有心理学基础。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教师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心理学恰好是研究“灵魂”的科学。英文单词“psychology”后面的“logy”是“学问”的意思,而前面“psycho”的意思是“灵魂””或“心理”,来源于希腊语“psykhe(灵魂)”。因此,教育学术与实践和心理学的密切联系是天然的。心理学研究“灵魂”的构成、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所获得的知识必然是教育工作的基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得以获得极大地改变。人们开上了电动汽车、坐上了高铁,远在天涯的人可以随时通话甚至在屏幕上见面。几十年前,近视眼手术、心脏搭桥手术还是新鲜事,现在早已司空见惯。这一切都要拜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学科的进步所赐。与此同时,心理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几十年前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现在已经有几百所院校设有心理学系(专业),培养出的心理学从业者人数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心理学的研究水平也明显提高。几十年前,我国的心理学研究基本上处在“译介”和模仿国外研究的水平,而现在我国心理学研究者的论文频频发表在国外高水平专业期刊上,似乎已能与国外心理学研究者平起平坐。

然而,在心理学表面繁荣的背后,是否有隐忧?人们常说“科技改变生活”,心理学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当然,改变是有的。例如,几十年前,心理咨询对人们来讲还是个新鲜事物,但现在它已经走进了不少人的生活。但平心而论,心理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依然不大。心理学最大的应用领域是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在教育行业工作。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哪些变化?答案恐怕只能是“不尽如人意”。几十年前,中小学生通过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课下写作业、刷题来学习,今天依然如此。几十年前,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要上课外辅导班、请家教,现在也还是如此。

心理学之所以出现这种虚假的繁荣,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心理现象很复杂,想要搞清楚复杂的事物自然较为不易,因此研究中想要取得突破性的实质进展难度很大。我认为,造成心理学虚假繁荣还另有原因,其中较为主要的原因是心理学对应用研究重视不够,大量的研究工作脱离社会实践,走偏了方向。

与许多学科一样,心理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首要目标是要搞清楚某种现象的存在形式和背后的机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或理论需要;而应用研究的首要目的是解决某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划分是相对的。有时候,基础研究中得到了很有应用价值的成果,或者应用研究中发现了具有普遍意义原理,但这并不影响划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价值,这种划分基于最初、最主要的研究目的。

目前,心理学中充斥着大量名不符实的“应用”研究。假如有这样一项研究,题目是“中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研究中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分别测量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并通过统计发现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是负相关关系,那么这算不算一项应用研究呢?严格来讲,这类研究很难算作应用研究,起码算不上一项好的应用研究。因为,这项研究的目的虽然是想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也发现心理健康与心理压力有关系,但它既没有提出减小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可靠措施,也没有验证减压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因此其可操作性几乎为零,所以基本上就谈不到应用性了。此类研究在心理学中比比皆是,因此心理学对人们实际生活的影响甚微就不足为怪了。

心理学在研究过程中重视其应用性是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其新的生长点。在象牙塔里自说白话只会损害学科的进步。重视研究的应用价值意味着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前苏联科学院心理学所所长洛莫夫曾强调心理学研究不应该脱离“社会脉络”进行。他指出,许多心理学研究属于“静力学”研究,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产品”上,而不是“过程”上,没有把心理现象放到更广阔的社会系统中加以探讨。“产品”指的是心理现象,而“过程”指的是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在他看来,在心理学发展的一定阶段,“静力学”研究也是有必要的,但动态研究的时代已经到来。他主张将“社会过程”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当中,并认为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心理现象具有动态性质,而其动态性质起源于社会存在的动态性质,“社会过程”应该与心理学的其他基本概念,如“个性”“交往”等一起构成心理学的基本范畴系统。这就是说,心理学不应该研究真空中的人,而应该研究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社会中的人。

心理学研究的常用套路是编制一个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并用它测量不同人群,发现有显著差异之后就万事大吉。假如有人用《职业倦怠量表》测量了美国教师和中国教师,发现中国教师得分更高,于是写论文说中国教师比美国教师倦怠。这种研究的应用价值很有限,因为它没有考察美国教师和中国教师所处的社会背景。中国教师为何比美国教师更倦怠?如何减少这种倦怠?须知造成美国教师倦怠和中国教师倦怠的原因可能很不相同。这种研究没有涉及中美教育体制及中美教师生活的社会背景差异,几乎就是在研究真空中的人,自然不会对解决教师过分倦怠问题有实际作用。

除了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重视应用性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目前有两项研究技术特别值得关注,他们也很可能会成为心理学的生长点。其中一项是大数据技术。有人总结出大数据的特点是3个“v”:第一个“v”是“Volume”,指数据的量非常大;第二个“v”是“Velocity”,指产生数据的速率很快;第三个“v”是“Variety”,指数据的广度非常广泛。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记录人的行为。你上街,街上有许许多多摄像头,而且有人脸识别功能,因此你到过哪些地方会被记录下来;即使你在家宅着,点了啥外卖,看的啥电视节目,浏览过哪些网站也会被记录。这就是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普及,人的所作所为几乎都会被“记录在案”。能得到这么丰富、真实的关于人的行为的数据是过去难以想象的。

在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中,数据的来源主要有调查法和实验法。调查法实际上就是询问法,口头上询问叫访谈法,书面形式的询问叫问卷法。访谈法和问卷法最大的“短板”在于,它所获得数据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调查者。在某些情况下,被调查者不想告诉研究人员真实情况,这时所获得数据便不太可靠,依据这样的数据得到的研究结论也就成了问题。通过心理学实验获得研究数据也有不足。首先,通过实验获得研究数据费时费力,因此实验中使用的被试人数往往不多,一些研究者想当然地认为这些被选作被试者的人是有代表性的,因此从他们身上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推论到其他人身上。后来,大量研究证明,不同人的心理与行为差异很大,“你的蜜糖,我的毒药”,因此推论往往是错误的。过去曾有人将心理学讥讽为“心理系二年级本科生心理学”,这是因为心理系二年级的本科生对心理学最好奇、热情最高,他们经常被选作研究对象,导致许多心理学研究结论是在他们身上得到的。这些结论应用到其他人身上的时候,有时是有问题的。另外,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行为也往往与其在现实中的表现不同。“这是做实验,所以我要……”这种想法会使得他在实验中的行为具有表演性,这也会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大数据的3个“v”中,对心理学研究最宝贵的是“varielv”,因为它意味着被记录下来的不是少数几种人的少数种类的行为,而是各种人各种各样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不是传统心理学实验中被试者那种有时带有表演性质的行为,而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最真实的表现。

大数据这种丰富、真实的特性是对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所用数据的极好补充,必将极大地促进心理学的进步,使我们对心理与行为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另外一项值得关注的技术是神经科学技术。上个世纪末,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结合诞生了认知神经科学,它是目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现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核磁共振、事件相关脑电位等设备获得神经活动指标已非常普遍。有的人对此不以为然,讽刺为“集体发神经”。还有人觉得这些测量电、磁或化学物质的技术属于生理学技术,心理学者采用这样的技术搞研究有点走偏,成了搞生理学的,背离了心理学的“初心”。对于这些看法,我不敢苟同。每个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心理是脑的机能和特性,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

长期以来,由于研究技术的限制,心理学对人如何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做了汗牛充栋的大量研究,但对于脑是如何“运作”使人产生心理活动却涉及不多。但是,须知过去的研究不多,不代表这是心理学工作者的份外之事。揭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本来就是心理学的应尽之责,只不过过去条件不具备,研究得不多,现在条件正在慢慢成熟。人脑的功能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前者指脑如何调节呼吸、消化等,这应该由生理学家來研究;后者指脑的记忆、思考等功能,这些难道不是心理学家应该搞清楚的吗?这种研究工作怎么能说是生理学研究呢?

一个研究汽车发动机的人是在研究汽车,而不是在研究热力学。打开机盖,爬到汽车下观察底盘,甚至拆解汽车以便搞清楚汽车各部分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利于对其性能有更深刻的了解,也有利于在汽车出现故障的时候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同样,研究心理活动的脑机制不是在研究生理学,而是在研究心理学。揭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有助于对心理机能获得更深刻的了解,也有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当然,这种研究工作才开始不久,还比较肤浅,目前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对行为研究结果的验证,但谁能断定这只蹒跚学步的丑小鸭不会长成一只美丽的天鹅呢?

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研究往往被认为是走还原论路线。关于还原论,目前在哲学上还存在着颇多争议,并且在许多人眼中声名不佳。前已述及,研究心理活动的脑机制就是在研究心理学,而不是研究生理学,因此跟还原论不沾边。另外,还原论并非像有些人认为得那样不堪。化学和生物学中分别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两个子学科。物理化学是用物理原理解释化学现象,从而使得化学反应得到本质上的理解;生物化学是用化学的原理解读生命现象,从而使得遗传变异、发育等许多生物学现象得到明确阐释。化学领域和生物学领域没有人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斥为还原论而欲废之,相反,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核心学科、带头学科。因此,对还原论不能一棍子打死,它有的时候是一条很有效的认识途径。

不少人认为,心理学的知识太庞杂、混乱,觉得它“太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这种看法与心理学的研究水平还不太高有关。心理学家对同一现象的看法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我看来,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在此引用一句著名的话与大家共勉——“让我们向混乱出发,那里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吴莹)

猜你喜欢

心理学研究教师
“没有用”的心理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