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桥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20-05-15胡燕华季丹丹岑璐琳

农业与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寒潮冷空气降温

胡燕华 季丹丹 岑璐琳

摘 要:本文利用气象自动观测站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的综合分析,对2020年2月14—16日柯桥区出现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影响系统、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前期北方冷空气的堆积,后期西北气流迅速南下,欧洲中心EC数值预报的高度场、风场、温度场、气压场对本次寒潮预报效果较好。

关键词:寒潮;降温;冷空气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430043

引言

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主要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和霜冻。寒潮能导致早春晚秋作物受冻等影响。根据中央气象台的寒潮标准规定:过程降温≥10℃,温度负距平绝对值≥5℃,可以定性本次为寒潮天气过程[1]。

刘海丽[2]的研究表明,冷空气南压前会出现明显的回暖过程,是寒潮天气预测的较好参考;李帆等[3]研究指出500hPa高空冷涡是寒潮发生的主要系统。本文通过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2月14—16日柯桥区寒潮天气过程的演变进行分析,探究寒潮天气的成因和形成机制,为今后柯桥区寒潮天气的预报提供移动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浙江省自动气象探测信息业务系统柯桥区国家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EC再分析资料和OCF分析资料。

常规观测资料:2020年2月14—16日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

EC数值模式资料:500hPa、700hPa、850hPa等各大气层中的形势场、风场和温度场等资料。

1.2 研究方法

利用数值预报EC再分析资料,分析高空形势场,探究寒潮天气的成因和形成机制。

通过预报和实况对比的方式,分析出造成误差的原因,为今后的预报做参考。

2 天气实况

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2020年2月15—16日柯桥区,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11.3℃,最高气温降幅10.7℃,最低气温降幅11.9℃;日最高气温从14日的17.9℃将至16日的7.2℃;日最低气温从14日的13℃降至16日的1.1℃;温度负距平绝对值为13.3℃。

2020年2月14日14∶00—16日14∶00柯桥区全区普遍出现5~7级大风,局部达到8~10级,最大水平为新横溪10级、王坛丹家村8级;面雨量27.5mm,国家站累计雨量24.6mm;其中,16日凌晨2∶00—6∶00时出现降雪天气现象,王坛镇丹家村等高海拔地区出现少量积雪。

3 天气分析

3.1 中高空形势分析

2020年2月14日14∶00,在500hPa上N42°,E110°附近有一冷中心为-36℃的深厚冷涡系统,N39°~45°有一西北向—西南向大槽存在,此时脊后槽前的西南气流不断东移北抬至柯桥区,旺盛的西南气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和暖空气,致使柯桥区14日白天监测到的实况为阴天,但气温上升明显。15日02∶00,500hPa冷涡系统东移,并处于稳定状态,柯桥区处于槽前偏西气流,700hPa有弱切变线存在,850hPa仍是西南气流,3层。15日14∶00,500hPa上冷涡系统继续东移,-12℃线向南推,处于浙中北部,700hPa上有一西南急流在东移,850hPa上有一切变位于柯桥南部,0℃线处于江苏中部,柯桥已经出现降温、降水。

16日02∶00,500hPa上我国东北部的冷涡系统东南移动,并发展扩大,槽后的西北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冷平流;700hPa上0℃线已南移至柯桥上空,且有急流存在;此时,850hPa上的0℃线和切变线均处于柯桥的东南方,根据实况监测,柯桥大部分地区在2∶00—6∶00出现下雪天气,气温将至1.1℃。16日14∶00,500hPa冷涡系统已东移出我国东北部,700hPa急流已东移入海,850hPa上西北气流控制,根据柯桥国家站观测,天气晴好,白天气温有所回升,降温过程结束。由以上各高度形势场分析,冷涡系统是寒潮过程的必要条件,13日、14日白天的迅猛升溫是前提条件,高空槽后西北气流是冷空气的引导气流,为本次降温能到达寒潮标准提供重要环流。

3.2 地面形势分析

2020年2月13日以偏东风为主,1000hPa上存在风切变,根据气象站观测,白天阴天,夜里出现小雨天气。14日8∶00,地面西南气流给柯桥不断输送暖平流,有利于气温的明显回升,此时冷空气在华北堆积;14∶00起北方冷高压迅速东移南压,影响柯桥区的寒潮就此爆发。15日14∶00,随着冷空气南下抵达柯桥,区域内风力增大,气温下降明显。至16日20∶00,地面冷涡中心气压减弱至1000hPa以下,且已东移入海,风力减弱,寒潮过程趋于结束。

4 小结

通过对2020年2月14—16日的各类气象资料分析,可以得出,西南暖湿气流,为北方冷空气的堆积和后期冷空气南下所产生的降水提供有利的条件;冷涡系统的东移和发展扩大,以及槽后的西北气流,有利于冷平流的不断输送;700hPa西南急流和850hPa切变配合,以及各层0℃线的南推,有利于气温的迅速下降,形成寒潮。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第四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266-319.

[2]刘海丽.“2010·2·10”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浙江气象,2010(4):13-16.

[3]李帆,罗静静.2017年1月29-30日舟山市定海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3):175-177.

[4]陈尊界,董大治,万小雁.2016年1月浙江省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浙江气象,2017(2):11-14,30.

[5]林群.2016年1月21-26日平阳县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206-207.

[6]王万筠,卢焕珍,卜清军,等.2018年华北寒潮天气的强降温及大风分析[J].天津科技,2019(11):110-116.

(责任编辑 周康)

猜你喜欢

寒潮冷空气降温
小诸葛漫“话”天气之寒潮
超级秀场 寒潮来袭
动物降温有妙招
关于冷空气的八个真相
冷空气从何而来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瑁恩瑁爱:大寒潮来袭,衣橱里怎能少一件舒适的保暖衣呢!
冷空气的故事
寒潮悄然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