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5-15叶尔包力·马吾力提别克
叶尔包力·马吾力提别克
摘 要:建构主义是现代基础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思想。其理论对于人类在学习过程当中个人知识体系的变化规律、变化过程的阐释,改变了人们对于教学活动的目标与实施方法的认知。由于构建主义理论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科目的教学中均具有普适性,因此被广泛以应用于指导中小学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活动。本文分析构建主义理论在小学数学中如何运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研究;学习情境
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源自于对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的不断探索,人们对生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无法解释的现象不断的寻求答案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建构过程,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成果,也造就了现代的人类社会。个人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也是如此,从幼年的懵懂无知,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各方面关于现代人类社会的知识,逐步成长为具有独特知识体系的个人。这正是建构主义理论对个人学习过程的阐释。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与知识体系的建构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是数学学科最为基础的部分,涉及到的概念和知识都与学生的日常所见所闻联系最为频繁,因此教材里面有很多生活化的内容,用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并探索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现实问题。小学生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对于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的内在规律充满了热情,因此正是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黄金时期。从知识体系的构成上来讲,小学数学涵盖了所有数学常识,即现代社会个人生活所需的全部数学基础知识[1]。足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有可以建立为关于数字运算的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
(二)利用建构主义理论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将学习者定位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工作者、身边的同学、家人以及课堂、课外的环境都起到促进学习个体进行知识建构的作用。其中教师需要通过设计周密的计划、使用有效的策略,引导所有学生找到课程有关的知识领域的探究途径,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触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并促成各自的学习成果融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获得的数学知识真正内化成为学生可以应用自如的理论工具。
二、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究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情境设置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并且小学数学与生活日常之间的紧密联系的程度、小学生的鲜明的心理特征,都对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生动的课堂情境十分有利。例如学习克与千克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买卖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质量单位的概念。例如教材中指出一枚两分硬币质量为一克,那么同学们接触过哪些像这枚硬币这么轻的物体呢?学生会首先想到通过称重的方式买来的食品,瓜子、花生、辣条等。这时要提醒学生那些没有重量标示,也不是称重方式出售的商品和身边任何物质,都是有质量的。将学生引导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去,引发学生对于质量概念的深度思考。
三、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构建
小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方面还有待发展,看待身边的事物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不善于发掘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在学习新知识时也是如此[2]。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探究未知领域的能力和动力更强。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依次提出以下问题,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同学们听说过面积这个词吗?这个词是用在什么场合的呢?同学们听到的含有面积这个词的话具体是怎么表述的呢?学生普遍听说过住房使用面积多少平米、国土面积多少平方公里、某某新落成的地标建筑占地多少平方米。接下来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面积具体是指什么呢,比如我们的教室面积是指什么?学生开始各抒己见,想方设法的定义教室的面积。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正方形单位面积的概念去理解面积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总结出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为学生之间互相协作交流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沟通和协作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究新知识领域的有效办法,也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的学习過程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组成若干小型团队,通过共同努力收集信息和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一课时,让每组学生绘制一幅平面图,题材可以是学校、学生居住的小区或者学生熟悉的超市等公共场合。假设平面图用于引导初次来到这一场所的人找到正确的教室位置、某栋居民楼或某一类商品的货架。通过对实际生活场所的位置和方向的认真研究,学生们绘制出的平面图在方向和位置上都基本表达正确。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种形式可以成功的把构建主义理论运用到教学当中,学生在学习中都获得了更大的动力,学到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实现了有效的融合,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有目的的探究未知领域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才立杰.建构主义教育下小学数学教学漫谈[J].神州,2017(12):173-173.
[2]张红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6(0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