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夜幕降临现代艺术中的夜总会和俱乐部

2020-05-15Harako

BOSS臻品 2020年1期
关键词:夜总会游乐黑猫

Harako

夜总会无拘无束的自由氛围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展,苏黎世的「伏尔泰夜总会」是先锋派诗人和舞者的天堂,达达主义最终在这里诞生;罗马的两家俱乐部则是意大利未来主义的摇篮;墨西哥城的激进主义者在「无人咖啡馆」颠覆传统;法国建筑师们建造了抽象风格的「黎明宫咖啡馆」,被称为终极的「建筑解构」。艺术家们在觥筹交错间分享灵感与观点,久而久之,轻松自在的夜生活竟然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展……

「纵情歌舞的夜巴黎」

本次展览于2019年10月4日至2020年1月19日在英国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展出,展览中超过200件艺术品,探索1880年代至1960年代艺术史中的夜生活——从伦敦、巴黎、维也纳,到纽约和墨西哥城,艺术家、设计师、音乐家、作家和演员聚集在夜总会里,在杯觥交杂间分享灵感与观点,共同突破艺术表达的界限。

展览以19世纪末的巴黎为起点,聚焦当时最受欢迎的两家夜总会——黑猫夜总会(Le Chat Noir)和女神游乐厅(Folies Bergères),介绍与之相关的艺术家与他们的创作实践。

19世纪末,巴黎两家极具盛名的夜总会——黑猫夜总会(Le Chat Noir)和女神游乐厅(Folies Bergères)吸引了当时的艺术家、作家、设计师、演员等争相前往,他们在此自由畅快地交流,共同突破艺术表达的界限。

1881年,艺术家鲁道夫·萨利斯在法国巴黎蒙马特区开设了一间名为黑猫的夜总会。他将其内部装修成哥特式风格,同时设有舞台,让表演者们尽情载歌载舞。画家保罗·希涅克(Paul Signac)、诗人阿尔贝·萨曼(Albert Samain)、作曲家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等人均为这里的常客。

黑猫夜总会海报

黑猫夜总会一隅

女神游乐厅海报

不久后,黑猫夜总会便成为了热闹非凡的名人汇聚地。创始人曾自豪地说:“在这里,你将与巴黎最有名的人靠着肩膀,见到来自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外国人。”

趁着黑猫夜总会的名声已经打响,极具娱乐精神和经济头脑的鲁道夫·萨利斯还借机办起了杂志,同时举办巡回演出。

一听到有这样的好去处,作为资深玩咖的艺术家毕加索也坐不住了,他决定前往巴黎一探究竟。不巧的是,由于创始人去世,黑猫夜总会于1897年就关门歇业了,这让三年后才抵达巴黎的毕加索心愿破灭、很是伤心。

此外,艺术家爱德华·马奈(?douard Manet)晚年的巅峰之作《女神游乐厅的吧台》取材于与黑猫夜总会齐名的女神游乐厅。与前者相比,女神游乐厅的歌舞表演更胜一筹,身着华丽服饰的舞者不仅撩人心弦,也成为该时期艺术家们绘制海报中的主角。

而位于蒙马特中心的狡兔酒吧(Lapin Agile)同样也是彼时藝术爱好者的天堂,其别致的装潢风格吸引了毕加索、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等艺术家成为这里的常客。

值得一提的是,酒吧老板弗雷德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他会为客人们演奏吉他,同时善解人意地让囊中羞涩的艺术家们以画换酒。据说,毕加索的作品《在狡兔酒吧》就是一幅买酒钱的抵押品。

「艺术家的天堂」

夜总会、歌舞厅不仅使巴黎为之疯狂,也让世界各地争相效仿。毕加索赴巴黎前常去的一家名为四只猫(Els Quatre Gats)的咖啡馆是当时巴塞罗那艺术家们的聚集地。该咖啡馆也来头不少,哥特式的建筑为建筑师Josep Puig i Cadafalch亲自操刀设计。

1899年,17岁的毕加索还未成名但却已经是一个泡吧达人,他在四只猫咖啡馆混得风生水起,除了喝酒享乐结识前辈外,还在此举办个人展览,同时参与设计菜单封面。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艺术家Ricard Opisso也经常造访此地,喝点小酒、看看木偶表演、聊聊艺术。

有趣的是,创始人Pere Romeu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非合格的商人,他经常会给艺术家朋友们折扣价格,或者干脆就不收钱了,以至于小店生意入不敷出,最终他不得不休业闭馆。

不仅如此,一战时期作为中立国的瑞士也同样吸引了大批流亡的艺术家、音乐家、诗人、学者、政客等各种人物聚集此地,这里充满了反战情绪以及由此自然集结成的团体和集会活动。

1916年春,德国诗人雨果·巴尔(Hugo Ball)和艾米·翰宁斯(Emmy Hennings)在苏黎世开设了伏尔泰酒馆(Cabaret Voltaire)。此后这里便成了这些自由人汇集的地点,达达主义也最终在此诞生。

在罗马,夜店和俱乐部则是未来主义的摇篮。Bal Tic Tac歌舞俱乐部是当时罗马最时尚的夜生活场所之一,富有创造力的歌舞表演以及享乐主义口号使其吸引了一大票粉丝前往。当时这家俱乐部在门口还挂着一块招牌,上面写道:“如果你不喝香槟,请赶紧离开这里”。

Bal Tic Tac内部采用了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家贾科莫·巴拉(Giacomo Balla)设计的壁画,这幅作品在Bal Tic Tac关闭后的翻修中丢失,后在2017年奇迹般地被重新发现。

「内心迷失」

一战后,夜总会和俱乐部迎来了复兴。此时德国社会处于两种极端,当弱势群体还沉浸在战争所带来的创伤中时,大都市的权贵阶层却已经开始沉迷享乐。人们急于寻求精神上的麻醉剂来掩盖残酷战争带来的内心迷失。

灯红酒绿的生活使天生敏感的艺术家们嗅到了社会中的危险气息。艺术家珍妮·玛蒙(Jeanne Mammen)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记录下了此时游走于酒吧和咖啡厅的迷茫女性。

珍妮·瑪蒙《She Represents (Carnival Scene)》,1928年

珍妮·玛蒙《Carnival in Berlin,NIII》,1930年

此外,艺术家Erna Schmidt-Caroll描绘的夜店中的人物也被赋予了真实的灵魂。极具情绪张力的作品为那个时代的女性描绘出最为真实的肖像,艺术家将她们内心深处的焦虑迷茫全盘托出。

Erna Schmidt-Caroll《歌者》,约1928年

下班直奔夜店,享受周围嘈杂环境对脑仁的轰炸是不少现代人选择的生活方式。纵观艺术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夜总会和俱乐部也是艺术家们的天堂,他们在推杯换盏间结识了有趣的灵魂,自由肆意地畅聊,从而得以触碰世人内心最真实的角落,谱写出不朽的艺术诗歌。

猜你喜欢

夜总会游乐黑猫
冬奥游乐会
黑猫钓鱼 边庆祝
游乐
借 鱼
丢了两元钱的车
网绳探险
合适的出入口
The Cat’s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