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0-05-15蔡幼群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期人性化

蔡幼群

(东莞市厚街医院急诊科,广东 东莞 523945)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的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疾病,主要是由过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酗酒及抽烟等导致的[1]。患者的临 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神志障碍、突发性剧烈且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发热及全身不适等,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加上多数患者在突发疾病后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及负面情绪,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康复[2]。因此有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我院针对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59例进行了护理观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急性胸痛流程预检分诊、抢救处理 转运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59例分成两组,常规组12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男女比例为75:54例,年龄53~79岁,平均(69.63±5.46)岁;实验组1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男女比例为79:51例,年龄52~78岁,平均(69.62±5.45)岁。

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年龄和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常规组12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按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流程的护理常规,针对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急救护理及流程优化护理,具体如下:(1)优化急诊护理操作,缩短急诊停留时间:患者进入急诊科室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安排做心电图,并及时将心电图结果打印出来供医生及护理人员直接看心电图的结果,控制患者的急救时间,为患者赢得最佳的治疗时间。在接到患者的第一时间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及支持,告知患者不要害怕,相信医护人员,并耐心的安抚患者家属,引导患者家属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各项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监护仪器的声音,当存在监护仪器报警时应及时的排除报警原因,必要时向患者耐心的解释,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第一时间观察及记录好患者的口腔、皮肤及胸痛等的变化,并及时告知医生。(2)人性化疼痛护理:患者在发病后由于胸痛、对于疾病的担心等等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在这一过程中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是尤为重要的,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疼痛部位、频率、类型、时间及严重程度等,针对患者实施VAS量表评分,当患者分数在7分以上给予患者杜冷丁肌肉注射或口服止痛药,针对分数在4分以上的患者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处理,针对分数在3分一下给予转移注意力的处理,缓解患者疼痛,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3)人性化支持系统干预:急诊只接受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且在整个救治过程都不允许家属陪护治疗,患者在急诊科室内接受治疗时会产生孤独、无助甚至哭闹的情绪,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通过实施支持即时的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通过语言、动作及肢体等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向患者传达患者家属的意愿及对患者的期待,强化患者的治疗信心。此外还应针对患者家属实施支持,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的治疗情况,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合理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性期心理状态评分(SAS)、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若P<0.05代表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 果

2.1 急性期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

实验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后的急性期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性期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性期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s)

组别 急性期心理状态评分(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疼痛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129) 65.63±3.45 62.01±2.26 85.15±5.64 6.93±1.47实验组(130) 66.10±3.36 57.11±2.21 90.33±3.69 5.01±1.33 t 1.11 17.64 8.75 11.02 P 0.27 0.00 0.00 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习惯的变化,现阶段临床中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在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急诊抢救及治疗的过程中应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现象的出现,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患者急性期的心理状态[3]。

急诊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主要是指结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胸痛症状、护理需求及心理状态等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人性化护理操作优化、人性化心理疏导、疼痛护理及人性化支持等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多方面的护理[4],旨在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急诊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后的急性期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实施急诊基础性护理的常规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且实验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说明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急诊的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抢救效果,缓解患者的急性期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急性期人性化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为什么心肌梗塞这么“可怕”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