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的典型案例及建议
2020-05-15王海英
王海英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多年来,通过当地园林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把濮阳市建设成了美丽和谐的生态园林城,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国际花园城和首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在此基础上,该市今后将进一步推进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不仅要建设园林濮阳、绿色濮阳,还要建设生态濮阳,最后建成森林濮阳[1]。在此背景下,介绍该市道路绿廊、林网、小型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化建设的典型案例,并从转变栽植和管护模式、保障植物健康和提高绿地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该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1 濮阳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典型案例
1.1 道路绿廊
濮阳城市道路绿化以白蜡、千头椿、枫杨、栾树、悬铃木等大乔木为主,营造了多种道路生态景观(表1)。在道路绿化建设中植物配置结构越复杂、植物种类越丰富,生态景观效果越好,因此可进一步挖掘濮阳本地乡土植物,采取更丰富的配置形式,增加植物种类,丰富道路景观特色,构建优美绿廊。
表1 市区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及景观效果
1.2 林网
结合环城路建设环城林带,新市区与工业区之间建设防污染林;市区内马颊河两岸建设生态风景林带,南金堤河两岸建设水源涵养林带、护路林带;市区北部顺河沟两岸建设宽林带,西北部营建多层次防风固沙林带,同时建设森林公园。由此,形成环城林网,也构成濮阳生态屏障。
1.3 小型森林化公共绿地
典型案例主要有濮阳中心广场、戚城公园和新蕾公园,其绿化模式、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见表2。3块公共绿地经多年栽培与养护,有的已形成森林小环境,如新蕾公园和戚城公园;有的部分地段,如中心广场周边形成郁闭水杉林带,身处林下具有置身森林的感观体验。
1.4 小区绿化
经过多年建设,濮阳市大多数单位和居住区的绿地绿化已达标,但由于设计理念不同,绿化生态效果大相径庭(表3)。其中,“建业花园”绿化按照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以以速生落叶乔木为主,自然配置各类名贵花灌木,结合大面积草坪,获得了较好的生态景观效果。而“清华园”绿化以宣传历史文化作为设计理念,尽管文化气息浓,但绿化效果差,生态环境无改善。表明,对于绿地面积本身较小的小区,重点应是通过多种措施增加“绿量”,而非在其他方
表2 3块小型森林化公共绿地的绿化模式、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表3 3个小区绿化的设计理念、模式和景观及生态效果
面(文娱设施建设等)投入较多。在建设绿色生态化小区过程中,应着力营造森林小环境,在林下为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等场地提供足够空间,并合理适量地建设永久性配套设施,在实现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的同时,满足小区居民的业余生活需求。
2 濮阳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建议
2.1 转变栽植和管护模式
按照建设森林濮阳的定位,在建设模式上,对部分大型绿地先行粗放管理以恢复其自然状态,同时停止将已形成森林小环境的绿地改造为大草坪,而应在部分大草坪基础上营造以乔木为主的森林环境[1]。对于森林化公共绿地,可采用团组式栽植模式,以速生落叶乔木为主要树种,尽可能少修剪;造景植物材料必须丰富,如乔灌草花藤本相结合。另外,必须保证基础性投资,如增加必要设施、适当改变地形和地貌等所需的前期一次性投入。
在栽植和管护上,将目前的人工化栽植与管护为主,逐渐转变为近自然栽植和管护,如乔木不截腰打头并只修剪病枯枝;灌木较少进行模纹化修剪整形;卫矛嫁接黄杨不作球状修剪而呈自然状生长;对市区高大乔木树池面积适当扩大,并铺设防踏网格;保护鸟类,减少硬质铺装[1]。
2.2 保障绿地植物健康
根据濮阳市园林绿化多年建设经验,由于城市生态环境中存在各种影响植物生长的不利因素,导致绿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病虫害在市内绿地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可能频繁发生,甚至出现多年乡土树种或比较稳定的引种也发生虫害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大植物病虫害防治投入,特别是植物栽植初期(5年内)的病虫害多发期和15~16年林木生长旺盛期;对已总结出的成功防治经验,应根据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的新需求进一步改进。另外,重视防御气候灾害破坏植物生长。
2.3 提高绿地经济效益
濮阳市经济树种和药材植物资源丰富,建设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过程中,可在优先保障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营造经济生态林或种植药材增加经济效益,也有利于解决园林部门从国家生态效益补偿税中获得资金支持有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