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增强图像纹理分析技术预测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价值
2020-05-15曹明明刘树学
曹明明,刘树学
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易被忽视。大部分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时就诊,但因病情进展成中、晚期,错过手术时机[1]。近年来,临床主张对这类患者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rter arteri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该方案能促进肿瘤缺血、吸收以及缩小[2]。然而,研究指出,TACE术所致的病灶完全坏死率较低,约为22%~29%,仍有部分病例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3]。这就需要尽早对TACE预后进行预测,为术后个性化干预提供依据。目前,MRI以多参数成像、对比度高等优势,在肿瘤鉴别中体现出较高价值,但既往行常规MRI序列扫描,对残留活性病灶的检出欠佳[4-5]。研究发现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癌预后具有评估作用[6]。也有研究认为表观扩散系数易受微循环灌注、b因子等影响[7]。因此,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具有争议性。MR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可对异质性进行定量评估,能最大化提取医学信息,弥补常规扫描的不足。本研究旨在分析MR增强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对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山市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0~84)岁,平均(58.32±9.90)岁;病灶部位:左叶34例,右叶42例,交界区4例;Child-Pugh分级:A级36例,B级44例;病灶大小(2~5)cm,平均(3.27±0.63)cm;肝炎:有17例,无63例;腹痛:有31例,无49例。研究方案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3-7号)。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①术前经穿刺活检确诊为肝癌;②行TACE治疗;③多发肿瘤数量不超过3个,病灶最大径不超过3 cm;④单个病灶最大径不超过5 cm;⑤脉管系统内无癌栓;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动静脉瘘;②弥漫性或巨大型肿瘤;③术前接受放疗、化疗;④术前未行MRI增强图像纹理分析;⑤运动伪影较明显,影响判定。
1.3 方法
1.3.1 TACE治疗 实施局麻,经Selainger技术对右侧股动脉行穿刺,常规置导管。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明确病灶、供血动脉分布情况。通过透视引导注入碘油、聚乙烯醇颗粒、造影剂,使于肿瘤内碘油聚集,若DSA提示基本将病灶供血动脉阻断,病灶染色消失,则提示栓塞良好。
1.3.2 检测方法 于术前1周行MRI(GE signa HDext 3.0T)检查,在接受检查前,患者在检测医师指导下进行屏气训练。仪器源于美国GE医疗系统,扫描参数见表1。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扫描时间分别为20~23 s、50 s、90 s。
1.4 图像分析
将检测信息上传至后处理系统,于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对感兴趣区进行勾画,由软件对纹理参数进行提取。经2名经验丰富的检测医师对结果进行分析,当2人意见不同时,通过商讨统一结论,作为最终结果。纹理参数包括能量、偏度、熵、均匀度、峰度。
表1 MRI扫描参数设置
1.5 预后评价
在术后3个月,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8]中的标准评价患者近期预后。完全缓解:病灶缩小达100%,完全坏死;部分缓解:病灶缩小50%~99%;稳定:病灶缩小30~49%;进展:病灶缩小<30%。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将稳定、进展者纳入预后不良组。
1.6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经检验均呈正态分布,行t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各纹理参数对肝癌介入术预后的预测价值,确定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佳界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80例患者短期预后评估
在80例患者中,有51例(63.75%)缓解,23例(28.75%)稳定,6例(7.50%)进展。分别纳入预后良好组(n=51)、预后不良组(n=29)。
2.2 两组纹理参数比较
预后良好组能量、均匀度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熵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见表2。见图1-8。
表2 两组纹理参数比较
图1 预后良好组TACE前动脉期 图2 预后良好组TACE后动脉期 图3 预后良好组TACE前门脉期 图4 预后良好组TACE后门脉期 图5 预后不良组TACE前动脉期 图6 预后不良组TACE后动脉期 图7 预后不良组TACE前门脉期 图8 预后不良组TACE后门脉期
2.3 纹理参数对肝癌介入治疗后预后不良的预测分析
据表2提示两组偏度、峰度比较无差异(P>0.05),因此,此处仅针对能量、熵、均匀度绘制ROC曲线。能量、熵、均匀度预测肝癌介入治疗后预后不良的ROC曲线分别为0.771、0.701、0.661,三者联合(三个结果中有两个阳性为阳性)预测的ROC曲线为0.855。以能量≤0.255、熵>2.500、均匀度≤0.845时,患者预后不良风险更高,见表3。ROC曲线见图9。
表3 纹理参数对肝癌介入治疗后预后不良的预测分析
图9 纹理参数预测肝癌介入治疗后预后不良的ROC曲线
3 讨论
TACE是治疗错过手术切除时机肝癌患者的重要手段,这种干预方式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微创等特征,能有效促进病灶坏死[9]。然而,部分肝癌患者经1次介入治疗,并未能达到完全栓塞的目的,可能因栓塞不完全,导致病灶复发,这就需要行多次TACE治疗[10]。与此同时,临床还需寻求有效方式对患者介入术的预后进行评估,尽早发现预后不良情况,及时给予干预。MRI常规序列对肝癌诊疗有一定价值,但所提供的诊疗信息非常有限,对预后预测效果欠佳[11]。目前,MR增强图像纹理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中体现出较多优势。研究指出纹理分析包括多种方法,如转换法、统计法、结构法等,以统计法最常见,可用于病灶异质性的评价,便于医师调整干预方案[12]。
在各项纹理参数中,均匀度指灰度分布是否均匀,熵主要反映灰度分布是否呈规则状,峰度指灰度分布峰值,偏度可反映灰度分布对称性,能量可体现灰度分布相似性[13-14]。肿瘤病灶具有异质性,且病灶不同层面包含不同的纹理信息。本次结果显示,在80例肝癌患者中,经TACE治疗后,缓解率达63.75%,与既往研究[15]结论基本符合。通过分析患者的纹理参数变化,发现预后良好者的能量、均匀度较预后不良者更高,而熵较预后不良者明显降低,两组偏度、峰度比较无差异,这提示预后不良者的病灶异质性更明显。其原因可能在于预后不良者的病灶细胞增殖更加活跃,致局部处于相对缺氧、缺血状态,增加了病灶血供异质性,从而导致图像灰度值分布处于不规则状态,且相似度、均匀度下降[16-17]。有学者指出熵越高,表明图像内部体素处于不均匀状态,且表现更加复杂,术后复发风险高[18]。另有研究提示,熵越高,能量、均匀度越低,则患者预后越差[19]。上述研究为本次结论奠定了基础,进一步证实纹理参数对肝癌患者预后存在评估价值。
笔者绘制ROC曲线,发现能量、熵、均匀度对肝癌介入治疗后预后不良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以三者联合预测的效果最好。此外,本次研究确定了各参数的最佳界值,当能量≤0.255、熵>2.500、均匀度≤0.845时,患者预后不良可能性越高。因此,临床医师可通过密切观察能量、熵、均匀度的变化,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笔者以TACE治疗后临床评估结果为金标准,证实MR增强图像纹理技术与临床评估的一致性较高。纹理分析无需额外成像,它属于图像后处理形式,可获取多个客观定量参数,分析病灶的异质性,从而预测疗效,为二次治疗或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20-21]。本研究不足体现在笔者仅选择80例病例,纳入的样本量相对较少,且仅分析了近期疗效,可能影响研究效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倚。在未来研究中,将弥补上述不足予以分析。
综上,MR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可作为预测肝癌介入术后疗效的重要手段,能对短期预后进行分析,主要通过观察能量、熵、均匀度预测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