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稀抗日英雄方绍舟

2020-05-14张应松

文史春秋 2020年5期
关键词:日军抗日

张应松

在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在安徽定远县,有一位71岁高龄的老人,率领一支4000多人的农民抗日军,于古稀之年举刀驰骋疆场斩杀侵略者,成为侵华日军口中闻之胆寒色变的“铁人”。

山河破碎匹夫奋起

1867年2月16日,方绍舟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炉桥镇,系前清优增贡生。年轻时的方绍舟豪爽旷达、慷慨大义,诗词书法贯通古今,接受革命新思潮后屡有新论,是定远相邻诸县中颇有名望的贤达乡绅。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方绍舟拍案而起,与当地进步人士办起了“炉桥储材学堂”,致力于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并于1907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置身革命洪流中。武昌起义后,方绍舟于1911年11月5日率众起义,率义军攻克炉桥光复定远,后相继攻占滁县、全椒等多座城镇。1914年,在上海,奉孙中山之命任讨袁军皖北总司令等职,纵横沙场,为推翻帝制立下汗马功劳。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当年12月中旬,日军第十三师团自镇江、南京、芜湖渡江沿津浦线北上,与津浦线北段日军遥相呼应,准备一举攻下徐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此时方绍舟虽已年逾古稀,但杀敌报国之心却从未懈怠。在家乡定远危急之际,方绍舟立即从上海返回故里,奔走集市宣传抗日,以保境安民卫国为己任,组织力量分赴各乡筹建队伍。在方氏聚居的本家村庄,乡亲们在老人感召下一呼百应,立即有52户人家献出短枪2支、长枪56支。其他四里八乡民众也被老人的满腔爱国热情所感动,纷纷从墙上取下猎枪,从床头拿起大刀长矛、钢叉红缨枪,从田庄、山岗,从商店、学堂潮水般汇聚到方绍舟麾下。

1938年1月1日,方绍舟用自家财产组织成立起一支约1500人的凤(阳)、定(远)抗日别动队,别动队编为6个大队,每队四五百人不等。别动队成立当日,长长队列中,一个个热血健儿各自饮尽一碗米酒,庄严宣誓奋勇杀敌。因方绍舟老人声名远播,且在壮年时参加过推翻满清及北伐等战争,作战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大家异口同声地公推老人为抗日杀敌领袖。队伍拉起来次日,驻守蚌埠的国民党第五战区第三十一军军长刘士毅任命方绍舟为凤(阳)、定(远)抗日别动队司令。别动队主要武器是红缨枪和大刀,还有缴获的三八大盖、捷克式、套筒等步枪约300支,手提式盒子枪10多支。

定远白占尚武,民风剽悍,虽然这支农民武装装备极其简陋,大部分是原始冷兵器,却生龙活虎、勇猛异常,在敌后机动灵活开展游击斗争,成为令日军心惊胆战的抵抗武装。1938年1月下旬定远陷落,战事激烈正酣之际,方绍舟家中所有男丁皆随军征战,弟媳唐氏、儿媳汪氏等女眷未及逃出,于农历正月初五被日军围困在凤阳县武店山马村,自知不能苟全,为保全名节免遭日军掳掠凌辱,女眷们携6岁曾孙女方喜娃纵身投水自尽。方家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令山河动容、日月失色,感动了大江南北淮河两岸,当时全国各大报纸都有报道。国民政府以“坤维正气”4字匾额赠其弟媳,以“义烈流芳”4字匾额赠其儿媳,以资褒扬。

1938年2月28日,方绍舟获悉日军向淮南与定远交界的洪山口进犯,便立即派特务队队副方华斋、第三大队队长杨雨青各率50名精锐,潜伏于淮南上窑镇东的洪山口。上午9时许,骄狂嚣张的日军出动近60名步骑兵毫无顾忌地进抵洪山口,进入伏击圈后,随着指揮员一声令下,别动队从天而降的手榴弹瞬间在敌群中炸开花,喊杀声、呐喊声震彻山谷。不可一世的敌人倚仗优势装备趴在山石间顽抗,机枪疯狂密集地向山顶扫射,掷弹筒、迫击炮轮番轰炸,别动队则避敌锋芒停止射击仅还以高声呐喊。敌人不敢冒然爬山进攻,别动队也不宜发起冲锋,不断以零星冷枪扰敌,引来敌人雨点般子弹还击,以达到消耗敌人弹药目的。双方相持约5小时后,方绍舟策马扬鞭率百余人前来增援,别动队顿时士气大振。内外夹击下日军防线崩溃,狼狈逃窜,死伤惨重。此役别动队战果丰硕,缴获很多马匹、自行车、枪支、雨衣、食品、望远镜和防毒面具等战利品。自此战后,上窑来往定远之敌再也不敢随意取道洪山口进犯炉桥。

除了择机巧妙伏击外,别动队也视情主动出击。考城地处雷罗镇之北,为敌人弹药辎重储备重地,经缜密侦察地势,方绍舟判断有夺取敌军火库的必要和可能。1938年3月5日,方绍舟亲率200名别动队员出击考城。糟糕的是,部队行至雷罗镇意外与一个200人的日军中队相遇,别动队火力居下风,随即边打边撤,退入山涧。日军步兵以机枪扫射,骑兵挥刀跃马前冲,方绍舟临危不惧,指挥大家沉着应战。日军数次靠近别动队近前防线,均被密集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有来无归。日军见猛打猛冲一时难以取胜,遂包围别动队四面围攻。

情势紧迫下,狭路相逢勇者胜。200名视死如归、豪气冲天的别动队队员们皆褪去上衣,舞刀执锐赤膊冲进敌阵。一时间,杀声四起,白刃飞舞,尘土飞扬,凶残的日军自恃武士道精神天下无敌,没想到被这些穿着各色衣裳的杂牌军上下翻飞的红缨枪刺花了眼,被呼呼作响的钢叉戳成了筛子。刀光血影中日军抵挡一阵不支,丢下遍地狼藉的尸体和枪械后,狼狈向北撤退。勇猛的别动队乘胜追击,数路迂回分头堵击,致日军死伤惨重。后据统计,此战日军被别动队红樱枪刺死、钢叉戳死、手榴弹炸死,及后被别动队包围自杀者达170多人,别动队亦伤亡10多人。

古稀老翁智勇双全

刘府镇的大来公司钢筋水泥工事坚固异常,日军据此要点频频外出抢粮、放火、屠杀村民。方绍舟遂将别动队主力分驻凤阳群山中的钟离山、蜂子窠、二升半等要隘,与刘府之敌仅一山之隔,对敌时刻形成高压态势。别动队每日派队员毁公路、割电线,伏击巡逻日军,使其不胜其扰。为切断日军自蚌埠至定远的交通线,必须夺取刘府这个战略要地。

1938年4月7日夜,方绍舟率300名队员攻打大来公司。在距离日军炮楼一二百米时被敌人探照灯发觉,日军枪弹如雨点般向别动队狂泄,旷野里没有任何掩体可用的别动队顶着炮火奋勇冲锋,瞬间伤亡20多人,全体卧倒匍匐前进。冲至高大围墙处时,别动队队员用集束手榴弹将日军几个机枪眼轰哑。排除威胁后,别动队从四面同时发起冲锋,顷刻间数百枚手榴弹像天女散花一样飞向高墙内,炸得敌人鬼哭狼嚎,血肉横飞。基本丧失抵抗力的敌人一股脑将大批罐头、饼干、皮鞋、皮带等物向围墙外乱抛,意欲引诱别动队员停止冲锋退出围墙捡拾物品时,好集中火力射杀。然而,别动队员始终不为所动,猛烈向内射击投弹,迫使狡猾的残敌无处藏身,只得将北面围墙推倒一段向外溃逃。别动队一口气追击几公里,终将日军一个小队基本全歼,缴获战利品足足堆满两个火车皮。大来公司被攻占后,方绍舟当即下令拆毁围墙,以防敌人反攻抢占后再次形成威胁。

从1938年2月下旬到6月初的3个月里,方绍舟率领这支临时组合的农民武装转战于定远、凤阳、怀远3县,先后进行了10多次较大战斗,相继取得夺取小唐家圩、激战雷罗镇、保卫龙头坝、克复刘府、御敌武店、死守炉桥等重大胜利,毙伤日伪军数百人,给敌寇以重创。每次激战,敌我双方投入兵力从几百人到数千人不等,方绍舟部因作战勇敢、功勋卓著、几无败绩,多次受到第五战区司令部的通令嘉奖。更令人叹服的是,日军越打越少,不断从华东占领区补充兵员,而别动队人数越打越多,成立不到半年规模竞达到4000之众。定远地处交通大动脉津浦线蚌埠、合肥之间,方绍舟紧紧抓住交通枢纽这个有利地形,不断破袭铁路、炸毁军列,搅得日军不得安寧。恼羞成怒的日军每每派遣重兵扫荡却都屡屡扑空,让日军伤透脑筋,方绍舟由此成为日军的眼中钉。

独木难以成林,为将抗日烽火燃遍江淮大地,方绍舟还常派轻便灵活的部队到合肥、六安、寿县一带协助当地自卫军作战,屡屡将火力强悍的重装日军伏击得晕头转向、死伤惨重。深究其原因在于,日军虽训练有素、配备精良,侦察轰炸有飞机,冲锋开路有重炮和坦克火力协同;别动队虽仅有数千缺乏军事素养的农民,仅3成成员持有步枪,但每战方绍舟都亲临指挥,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挥舞着大刀,手起刀落令日军哀嚎遍野,部下无不深为老人的神勇威武而感佩,因此不论是弹雨密集还是白刃相接,别动队将士皆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奋勇杀敌,被杀得闻风丧胆的日军称方绍舟为“铁人”。一封从被击毙日军尸体上发现的家书佐证了这点,信中说:“……你们在国内都以为此次战争会很快结束,其实还有很久,现在的敌人强硬异常,他们拿一支铁枪刺便一直冲锋,真是勇敢得很……真是可畏。”

“他就是方绍舟,就是他带领4000多好汉!就是他吗?骑黄膘马,在山岗上驰骋。就是他吗?举了民族自卫的战争大旗,奋勇打击日军!真的是他,方绍舟,他中等身材,老祖父一样的慈祥的老头儿。银鬃在微风中飘拂着,不笑的时候,眼睛四角也折叠水波一样的皱纹……”这是1938年3月11日出版的上海《大英夜报》中以《凤定别动队司令七二老叟方绍舟》一文中,对抗日老翁方绍舟的最生动描述。1938年6月26日,国民党主办的《扫荡报》第四版,刊登了一篇报道《皖中一老叟畅述抗敌经过在皖领导游击队迭创巨寇》,这个故事的主角也是定远县炉桥镇的抗日老英雄方绍舟。

满门忠烈铸就英雄

尽管别动队浴血奋战,但装备现代化的日寇兵锋所指生灵涂炭。皖北沦陷后,方绍舟化悲痛为力量,率家乡弟子4000多人与日军血战于淮水之滨,历大小战斗数十次,有效地配合了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发动的台儿庄战役。1938年6月2日,方绍舟率部驻长丰县水家湖。闻风而至的日军结集重兵,由陆家桥向水家湖一带大举进兵,妄图将凤定抗日别动队一网打尽。3000多日军涌入水家湖后,不间断用大炮猛轰,还动用飞机狂轰滥炸。这个北方小镇顷刻间遍地残垣断壁一片焦土,周边寿(县)定(远)难民上万人分数路西逃,大批敌人在后穷追不舍逢村必屠。由于难民处在敌人射程内,空旷原野上子弹呼啸,难民哭声震天,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惨不忍睹。面对强敌“围剿”,转移中的别动队无法眼睁睁看着日军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同胞,遂奋不顾身掉头与敌拼杀,以伤亡数百人的惨重代价堵截敌人,终使上万扶老携幼的难民得以安全转移,逃脱虎口。

1940年春,皖东北各县洪水泛滥,灾情严重,方绍舟(时为国民党皖省府参议兼省赈济会委员)奉省府之命到定远、凤阳监放急赈,救济沦陷区的饿着肚子上战场的抗日军民。方绍舟住银杏山庄(今凤阳县宋集乡小营庄),住处紧靠敌占区,日伪活动非常猖獗。此时,凤阳县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曹世嘉已准备叛变投敌,并与凤阳伪军头子叶茂才暗中勾结。曹世嘉知道日军对方绍舟恨之入骨,欲谋害方绍舟作为向日军邀功请赏的见面礼。在探明方绍舟的行踪后,1940年5月21日下午6时许,曹世嘉以共产党游击大队长的身份作掩护,率40多人突然前往银杏山庄“拜访”方绍舟。因曹世嘉的叛徒面目尚未暴露,方绍舟毫无戒备,被诱骗到卸甲店老鸹窝塘边麦田里杀害,时年74岁,方绍舟为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定凤两县抗日军民得知方绍舟老人牺牲,无不深感震惊悲痛。国共两党分别召开追悼会,沉痛哀悼为民族解放事业光荣献身的这位抗日老翁。方绍舟老人一生致力革命,且矢志不渝。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皆站在民主、进步、爱国的立场上奋勇斗争,全家有5人为国家和为民族独立解放而献身,可谓满门忠烈。儿子方国华因为刺杀汪伪政府安徽省省长被捕后在蚌埠被杀害,弟弟方衍也死于汪伪政府的牢狱中。

英灵虽逝其魂犹存。如今在凤阳县殷涧镇当地政府建有抗日英雄方绍舟的陵园,古稀老叟的抗日精神和动人事迹一直在淮河两岸广为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的楷模和骄傲。

猜你喜欢

日军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捶醒穿日军制服、行纳粹礼的无知
爷爷的抗日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
日军密码四次落入美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