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疫冲锋者

2020-05-14邵红能

科学24小时 2020年4期
关键词:李兰娟赤脚医生传染病

邵红能

2020年初,在疫情山崩海啸之时,年逾古稀的李兰娟主动请缨,带队奔赴武汉,只为打赢这场“硬仗”。为了国人安康,李兰娟本就甘愿用一生韶华去维系,甘心用一生的牺牲去捍卫,更何况此时此刻。2020年2月11日,李兰娟已经进入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ICU,不舍昼夜地分析着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给出治疗方案。在她的防护服上,写着“武汉加油”四个醒目的大字。

人生在于专与勤

李兰娟出生寒门,父亲因患有眼疾无法工作,因此全家人的生活都要靠母亲卖山货赚得的微薄收入来维持。就在李兰娟刚念了两年初中时,母亲为难地告诉她,家里已经再也拿不出钱给她交学费了,懂事的李兰娟不得不含泪同意辍学。当她自己把要辍学的想法告诉老师后,老师心疼李兰娟的前途,劝她先请假,保留学籍,还和乡亲们一起为李兰娟凑了学费。

在老师和乡亲们的帮助下,李兰娟读完了初中。中考填志愿时,她为了节约学费,选择了一所中专。但命运之手再次眷顾了她,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被省重点中学杭州一中(现为“杭州高级中学”)直接录取,成为全村的骄傲。李兰娟却来不及高兴,沉重的学费又令她望而却步。好在高中老师了解到李兰娟的情况后,帮她申请了助学金。李兰娟抓住这个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在高中阶段取得了门门功课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似乎考上一流大学,对她来说不过是探囊取物。

此时命运却又和李兰娟开了个大玩笑。1966年,当李兰娟满心憧憬着高考时,偏偏碰上文革开始,高考取消。于是,李兰娟回到老家,做了一名乡村教师。在家乡教书的日子里,她注意到乡亲们因常年劳作而腰酸背痛,于是到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技术,后来便成为农村的一名“赤脚医生”。感冒、伤寒、跌倒,感染……只要村民生病,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24小时随时待命。当时代课老师每月的工资是24元,而赤脚医生最多只有3元,但李兰娟从未后悔。她认为,病人康复后的笑容,比金钱更宝贵。

赤脚医生的这段经历,坚定了她在医学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后来有个大队组建了农村合作医疗站,李兰娟主动去那里学习知识。为节省开支,她自己上山采药,不仅药材做到了零成本,而且用半年多的時间认识了几十种中药材。两年的赤脚医生生涯,全村1300多个村民,没有一个不认识她。因为医术精湛,李兰娟深受乡亲们的好评。1970年恢复高校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后,她以赤脚医生的身份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李兰娟凭借着自己对医学的热爱和勤奋,终于迈进了大学校门。

1973年6月,李兰娟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医几十年,李兰娟身上的荣誉无数,但在她看来,自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医生,自始至终都是做着医生该做的事情而已。

疫情面前从不退缩

2003年,“非典”肆虐。出现SARS病例的当天早晨5点,浙江省卫生厅便向社会及时公布,当天晚上杭州就对密切接触病人的1000多人进行就地隔离。由于人们当时对“非典”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有人开始质疑隔离的做法是否大题小作,但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力排众议,坚持对SARS患者予以隔离。因为李兰娟的远见和坚持,浙江省的“非典”防治应对得十分有力。

2013年,H7N9禽流感来袭,李兰娟再一次站出来,她用5天时间锁定病毒来源,继而关闭活禽市场,有效切断了传播源,控制了禽流感的大爆发。她首创的“四抗二平衡”疗法,为传染病诊疗做出了极大贡献。她还成功地自主研发出了H7N9流感疫苗种子株,打破了流感疫苗种子株靠进口的局面。

2020年初,“新冠”病毒席卷全球,这场疫情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和警惕。国家卫健委组成了包括钟南山、李兰娟等6名成员在内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73岁的李兰娟再一次冲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2020年1月18日,刚刚抵达武汉的李兰娟顾不上一路的舟车劳顿,立刻听取了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的汇报,并到武汉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最多的金银潭医院和华南海鲜市场进行实地调研。之后,李兰娟提出了对疫情的预判,尤其是提出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1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会上,李兰娟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体建议。

1月22日凌晨,李兰娟从北京回到杭州后,立即率领团队开始在杭州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经过夜以继日地工作,一个多星期后,李兰娟领导的杭州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分离出了3株(30日增加到8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这意味着我国离拥有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又前进了一步。

1月24日,农历除夕,李兰娟再次来到北京,参加科技部关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研部署紧急会议。当晚在机场吃的一碗饺子,就算是她的年夜饭了。

自2020年2月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达武汉,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的李兰娟便开启了固定作息模式:赴东院与其他医院会诊、回驻点撰写文字材料及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在接受的数次专访中,李兰娟均提及“传染源发现和控制”的重要性,指出武汉应继续保持社区排查力度,控制人传人,防止病患疏漏,保证“外面的安全”,“底牌要清,否则(疫情)还会蔓延”,“如果所有的感染病人都找出来了,那才是‘拐点到了”。在李兰娟看来,不能仅从确诊、疑似病例等数据下降来判断疫情。不把传染源彻底、仔细找出,谁都难说“拐点”。

抗疫一路,阴影相随,但因为有李兰娟等专家的“保驾护航”,我们抬头,总能看见阳光。

甘为人梯 为祖国献力

作为中国人工肝的开拓者,李兰娟创建的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项目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自2001年起,李兰娟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人工肝的推广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治疗方法无偿教授给更多医生。李兰娟认为,科学科研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要大力培养,不仅要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而且也要重视德育。她要求学生做科研一定要严谨求实,绝对不允许任何虚假。当博士、硕士来到李兰娟的团队,她会让学生先把研究方向定下来,然后由他们自己去发挥、思考,然后拿出一个方案做开题报告,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李兰娟觉得,培养一个人重要的是能力培养,要让他们善于思考,善于做课题设计,善于研究,善于写作。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此时的李兰娟,走上了同李四光、陈省身、华罗庚等科学家一样的道路,那就是通过燃烧自己微弱的光芒,为下一代学子指引方向,为下一代学子铺路。

李兰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给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只有少年强才能国强,我们要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栋梁之材!”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源源不断的、前赴后继的、矢志不渝的、数以万计的科学工作者,才能为我国的长远发展奠基一座坚不可摧的科学大厦。

人物简历

李兰娟,浙江绍兴人。现为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Lancet、NEJM等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代表作品为《传染病学》《感染病学》《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

猜你喜欢

李兰娟赤脚医生传染病
我家有位“赤脚医生”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老照片里的赤脚医生
小学生收到李兰娟院士回信
院士李兰娟:73岁上前线
李兰娟
古稀率队
CITY OF LIFE AND DEATHBY ROBERT POWERS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浅析政治力量在赤脚医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