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动手实践 感受数学之美
2020-05-14陈丽钦
陈丽钦
摘要:动手实践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才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美,实现数学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操作体验
动手实践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而是独揽课堂,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对此,教师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引導动手实践,体验成功喜悦
动手操作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自主探究的时机,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借助动手实践,帮助理解概念
在小学阶段,数学里有很多概念,对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实践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操作活动、自主探究,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长方体实物或长方体模型,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去观察、分析,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又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理解周长概念后,引导学生动手测量钟表、圆片、不规则图形等物体的周长。有的小组是用绕绳法,有的小组是用滚动法来测量物体的周长,测量长方形的周长时,有的小组根据长方形的特点测量一条长和一条宽再去求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体会思考的乐趣。
三、注重动手实践,完成知识建构
孩子们的手尖上跳跃着的是智慧。如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逐渐形成知识的建构,就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数学中很多公式、规律等,学生刚学时也能记住,但很快就忘了,也有的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数学问题。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在操作探究中发现规律,虽然一下子忘了,但通过推导的过程,也会很快得出结论。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例1:数方格,分别求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何验证这一猜测呢?教师的追问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学生会说: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学过的长方形来验证。学生简单的一句话,体现了数学的割补法和转化思想,如何转化呢?又有学生想到了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讨论过后,学生就可以动手实践,剪拼成长方形,从而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之间剪拼后的联系,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动手实践,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平行四边形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对公式的由来有了更多的理解,从而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
四、注重动手实践,引发主动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积极主动的思考,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讨论交流,碰撞出火花。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机会,通过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时,教师出示例题:育才小学学生在长24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树,共栽多少棵树?学生在读题之后,教师不急着让学生马上去解决问题,应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引出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情况(两端栽、一端不栽一端栽、两端都不栽),同时教师质疑:这三种不同的情况,栽的棵数一样吗?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任选一种情况,用画一画、摆一摆和算一算等方法自主探究不同情况下植树的棵数。在学生已经有所发现的基础上,再通过填表探究、类比归纳,从而探究蕴含在其中的数学规律,即“棵树=间隔数+ 1,棵树=间隔数,棵树=间隔数- 1”的植树问题模型。这样学生在探究、交流中形成自主解决生活问题的一般策略,做到积极主动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总之,动手实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更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感受到数学之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德成.注重引导探究体验活动过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