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020-05-14胡青芳

学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使用高效课堂

摘 要: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过程中,多媒体课件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课前播放,设置情景;针对重点,形象展示;对比揣摩,挖掘主题;挖掘资源,拓展延伸。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使用;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0-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0.07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声像毕现,动感无限”,以及有效增大课堂容量的独特优势,迅速走入了我们的课堂,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于是有些教师每课必用,离了多媒体似乎无法上课。但也有人对此质疑,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影响了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我认为:只要适时、适度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恰当把握多媒体的使用维度,它仍然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有利手段。在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课前播放,创设教学情境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语文课来说,导入环节是整堂课的开始也是其重要环节,一节课能不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从新课改的要求来看,对于导入环节也愈加重视。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更为关键的是能够调动学生,对学生实现唤醒、激励和鼓舞,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所以课前的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来说一定要摒弃随意导入、甚至是没有导入的不规范行为,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架构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方向,使学生能够迅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我们常见的方法很多,如问题式导入、悬念式导入、故事性导入、情境式导入等多种模式。其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普遍的就是情境式导入,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适合。小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上还不够,因为其思维能力的制约需要形象、直观的刺激来激发其思维,应用情境式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求,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走进所学,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都能够得到发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在正式教学开始的课前,利用多媒体素材能够多种途径给学生呈现所学相关内容的优势,我们就可以把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进行播放,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迅速收心进入课堂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感官的刺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特别是有些教材中选取的内容,和学生距离较远,如果我们直接就开始不加铺垫的进行学习,可能学生因为知识储备的欠缺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素材,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辅助学生学习。

例如,在进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课内容学习时,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欣赏著名歌星田震演唱的MTV歌曲《月牙泉》,凄美的旋律在课堂回荡,画面在流动:碧水、黄沙、人的眼泪在流淌。然后我说:“月牙泉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珍贵的馈赠,和它一样的礼物还很多,比如九寨溝、青海湖、罗布泊等,那么,我们是怎么对待这些宝贵礼物的呢?今天,让我们到吴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去看看吧。”通过这样情景设置,营造了学习本课内容的氛围,导出了课堂探究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针对重点,形象展示内容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所学,特别是能够把抽象、甚至晦涩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积累较少,因为经历少所以眼界还是较为狭隘的。特别是自己没有经历或者感受过的事物学习起来是存在难度的。而应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就能够结合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短板进行针对性辅助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特别是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根据对学生实际的细致性分析,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给学生提供辅助性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来理解学习内容,特别是对于学习重点的突破和学习难点的解决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小学生知识积累和知识储备还是有所欠缺,同时因为眼界的限制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如果单纯依靠文本难免出现片面认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网络的优势,给学生呈现直观的资料让学生去全面感受学习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弥补教材呈现知识的不足,也能够使学生理解深刻,感受颇多。学生在多媒体课件资源的辅助下很快就能够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这是实实在在帮助学生突破了重点,把握了难点,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对比揣摩,挖掘课文主题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并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内容的学习,而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即把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过程与方法的感知,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的认识,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每一篇的语文课文学习,我们除了常规的字词语句的积累之外,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全文看主题。文章的主题是一篇课文的灵魂所在,也被称为是“点睛之笔”,这也是文本教学的核心任务。就目前来看,挖掘课文的主题切入点是很多的,可以通过重点词句的分析、题目的解析以及对文章创作背景的解读等多种途径,但是其遵循的原则就是学生思维的原则,要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的思维原则,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真正得出结论。而这是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的,要给学生适当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应用多媒体课件,我们就可以把相关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辅助学生对比揣摩,从而挖掘出课文的主体。

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展示了这样一张课件:屏幕最上方是“今昔对比”四个大字,屏幕左上角出现过去的罗布泊画面,旁白文字:昨天的罗布泊是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屏幕相对的右下角出现今天的罗布泊画面,旁白文字:今天的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小溪,是生命禁区。我提出问题:今天的罗布泊和过去的罗布泊有如此大的差别,原因是什么?此时多媒体的使用,有利于让学生进入文本、思考文本、理解文本、沉浸文本,在对比中让学生体验、思考,进而顺势引导,挖掘文章主题。

四、挖掘资源,拓展延伸课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学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特别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多样化、多元化给学生呈现所学,能够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形象地给学生呈现所学,这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同时,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对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多样化呈现所学,从而使知识更加直观易懂,使知识更加清晰醒目;教师通过对于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学习资料,这样在课堂上就省时省力,效果明显,很好的对于知识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增加了课堂容量,进一步挖掘了知识,有利于学生深化认识。同时,课件资源可以复制给学生和教师,能够有效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这也是符合时代需要,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仍然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来说一说这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挖掘资源、拓展延伸一问题。在引导学生探讨了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后,可以出示这样的幻灯片:从大气污染、滥砍滥伐森林、土地沙化等展示人类破坏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组图片,像连环画那样一一从学生眼前掠过。通过这些画面,学生不得不把目光从罗布泊移到我们现在生活的空间,不得不去思考:我们身边的环境究竟如何,有哪些情况还在拼命掠夺和破坏我们共同的家园。

用一系列的有深度、有思维的问题引领学生,这无形中会萦绕学生心头,让学生真正思考并懂得学习的现实的意义。这样,我们不仅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求,也能够把教材抽象学习的意义延伸到现实生活,教材对生活指导意义就在不言中了,这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是极其有价值的,这就是有生命的现代教育,真正有效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结语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依托。只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使用它,科学的使用,严谨的推进,切实发挥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上独特优势,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语文课堂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离“高效”的距离一定会越来越近。

[1]张进雄.初探“少教多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J].成才之路,2014(11).

[2]李明,那友志,谢慧娟.远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变革实践[J].大众文艺,2011(7).

[3]胡建丽.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3).

[4]李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逻辑学研究,2006(11).

[5]潘鸿滨.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9(3).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胡青芳(1974.6— ),女,漢族,甘肃武威人,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使用高效课堂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