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渊源
2020-05-14吴芷婧
吴芷婧
古籍《岁时百问》中说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每年的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吐故纳新,人们或是扫墓祭祖,或是踏青郊游,呈现出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传统的节俗活动与其丰富的文化蕴涵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的具体交节时间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前后,成书于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近20天均属于清明祭祖节期内。这一节气大约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也是唯一一个发展成了传统节日的节气,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作为节气,它既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作为节日,它又包含了一定的风俗活动与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的节俗活动非常丰富,除了祭祖踏青外,人们还会在这几日禁火、插柳、蹴鞠、放风筝、拔河、荡秋千、沐浴、斗鸡等等。而蒿饼、青团、馓子、清明果、欢喜团、清明螺等则是各地的清明传统食物。无论是丰富的节俗活动,还是文化内涵的形成,清明的由来都离不开两个已被淡忘的节日——寒食节与上巳节。
禁火冷食之说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也就是清明节前的一两日。“寒食”,即禁火,不生火做饭,吃生冷食物。寒食的节期在古时发生了多次变化,有时为3日、5日,有时甚至长达几个月。
关于寒食节的由来,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内乱不已,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而流亡他国19年,尝尽人世艰辛。一次,在一处杳无人烟之处,他们断炊绝粮,陷入困境,一直追随重耳的忠臣介子推走到僻静之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以供重耳充饥。当重耳后来取得政权,对当初跟随自己逃亡的臣僚论功行赏时,唯独遗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耻于追名逐利,已同母亲到今山西介休县内的绵山过起了隐居生活。晋文公悔悟,寻介子推于绵山而不得见,于是下令放火三面烧山,迫其出山。不料,烧遍绵山也不见介子推出现,后发现介子推与其母双双抱树而死。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于是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禁火寒食,以此纪念介子推,后来相沿成俗。
现存的典籍中会将寒食节的起源同介子推“割骨啖君”的传说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介子推的传说只是后人为求寒食节由来而编撰的,其真正起源,是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在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每次熄灭旧火,换取新火之前,都禁止生火。《周礼》记载:负责掌火的司烜氏,在“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就是指摇着以木为舌的大铜铃,在街上一边巡行一边振鸣,下令禁火。实际上,这是古人对季节变化引起气候改变的认识,气候干燥的春季易引起火灾,春雷也易引起山火。为防火灾,人们要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禁火之后换新火,则称为“改火”。禁火意味着吃冷食,于是逐漸形成了寒食节。
寒食节与清明节有何联系呢?在唐代以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独立的节日,至唐朝,因二者的节期仅隔几日,就有了相融合的趋势。寒食节禁火冷食的节俗融入清明的祭祖扫墓中,全国盛行。至宋元时期,寒食节日渐式微,被清明所取代,禁火冷食的习俗也让渡给了清明,直至寒食节完全退出了节日的舞台。
“祓禊”的日子
上巳节也是一个与清明节节期相近的节日,也是在唐宋时期与清明节走向合流。清明节踏青郊游、沐浴的习俗正是来源于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最初定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后改为农历的三月初三。唐前,上巳节有三种重要的习俗活动:一是祓禊畔浴,即在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于水中沐浴,具有祓除灾祸、祈降福祉的寓意。二是招魂续魄,在水边召唤亲人的亡魂与自己的魂魄回归。如战国文献《韩诗》记载:“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三是踏青春嬉,随着原始信仰的淡化,至魏晋时期,上巳节形成了春游的活动,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郊游,尽享春光。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正是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于会稽山而作。
唐宋时期,由于上巳节时间与清明节临近,又皆有郊外活动,逐渐融为一体。王维诗《寒食城东即事》中的“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正是清明节与上巳节融合的佐证。
时至今日,寒食节与上巳节皆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正因为有这两个节日的渊源,清明节才从一个单纯的节气演变成了具有完整民风民俗与文化内涵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日里蕴含的无论是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是踏青赏春的欢乐气氛,都不乏寒食节与上巳节历史悠久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