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就业”
2020-05-13刘中平
刘中平
自2月18日复工以来,合江县榕山镇回洞桥村扶贫车间引进的制衣厂已经接到了3000多件衣服的订单,而且订单仍源源不断地到来。村民王元超家就住在扶贫车间旁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17年扶贫车间开工以来,她就一直在这工作。
合江县位于川渝黔结合部,境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交通不便,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较深,是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地区省级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合江县探索出易地扶贫搬迁与扶贫车间、文旅扶贫相结合的模式,让搬迁群众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还在家门口圆了“就业梦”,获得了更多归属感和幸福感。
? 家门口建车间,就近就业促增收
“过去,别人出去打工一年能挣几万块钱,我和我媳妇只有羡慕的份。我患有脊柱萎缩,媳妇患有肺气肿,两个人都干不了重活,就算是一些轻活别人也不愿意让我们干。我们夫妻就只能种庄稼、卖点农副产品,挣的钱还不够医病。”回洞桥村村民林中有回忆说。
2016年以前,林中有一家4口住在回洞桥的半山腰上。每逢赶场天,林中有和妻子王元超就背着自家的小菜、土鸡等农副产品,走十几里的山路到榕山场上售卖。所得的一点微薄收入,除了夫妻二人看病,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初中,巨大的开销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烦恼重重。
生活转机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悄然到来。2014年,林中有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教育扶贫政策之后,他们不用再担心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健康扶贫政策也让夫妻二人的医药费问题迎刃而解。2016年,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为他们落实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他们从出入不便的半山腰搬到了回洞桥村聚居点。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在离村聚居点不到100米的地方建起了扶贫车间(制衣厂)。病情稳定的王元超主动报名参加了村上组织的制衣培训,通过刻苦学习成为了制衣厂的优秀员工。
“当时县上在建易地搬迁聚居点的时候就有统筹考虑,不仅要让贫困群众搬得出来,更要让搬迁户富得起来。”回洞桥村党支部书记周守辉说,“所以我们结合县上的‘三个一工程,即每个村一个脱贫奔康产業园、一个温氏养猪场、一个扶贫车间,利用产业扶持基金和帮扶单位的捐助资金建了扶贫车间,然后租赁给制衣厂。这样不仅给村集体公司带来了租金收益和利润分红,更解决了贫困户的就近就业问题。”
如今,林中有通过镇上组织的技能培训,在合江临港工业园区扶贫基地从事叉车工作,一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妻子王元超在制衣厂一年能挣2万元左右。
“我跟这个‘穷字斗争了半辈子,做梦都没有想过,有一天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还可以照顾两个娃娃和庄稼。”林中有高兴地说,“我们家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也越来越好,一家人的精气神儿十足哟。”
? 新家成景点,村民吃上“旅游饭”
尧坝镇仙顶村曾是合江县两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距离场镇10公里,最高海拔近1000米,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群众难以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仙顶村五组的龙泽英就住在这片“深山”之中,下山一趟单边都要两个多小时,“以前我儿子还在上学的时候,天没有亮就要出发,晚上都是打着电筒回家”。
2016年,合江县统筹易地扶贫搬迁、旅游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第一批特色文旅小镇——尧坝古镇,引进泸州市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打造占地面积217亩、建筑面积6.3万平米的文旅扶贫产业综合体——“尧坝驿”,集中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户64户254人。
“尧坝驿”开街以来,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34.5万人,带动50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1650元。搬迁群众也在这里找到了脱贫的门路。2017年,龙泽英一家6口搬进了“尧坝驿”集中安置点,住进了“小洋楼”,并很快融入城镇生活——龙泽英在尧坝驿餐馆做服务员,月收入2000元左右,还能照顾在附近上学的孙女。龙泽英现在的邻居——原识字村六组的吴朋仁和原天堂坝村二组的张学贵,在“尧坝驿”分别找到了保洁和保安工作,全部如期实现脱贫。
据了解,“尧坝驿”解决了周边相当一部分贫困户,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就业问题。
为了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尽可能实现就近就业,2017年,在合江县脱贫办的统筹下,尧坝镇组织仙顶村、识字村和天堂坝村,联合其它乡镇的16个村共同出资,在大桥镇飞地建设扶贫车间,招引泸州宏旭包装公司入驻。参建的19个村每年可稳定获得2.5万元租金收益,部分收益注入村集体公司滚动发展,部分收益投入村级公益事业用于产业发展、维修村级基础设施等。如今,这些扶贫车间仍在高效运转,对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单位/中共合江县委组织部)(责编/余娜)
观察手记
合江县以“搬迁一户、脱贫一户”为目标,充分考虑现代文明生活、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等因素,创造性地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扶贫车间、文旅扶贫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帮扶资金造血难、小微企业落地难、村集体经济增收难、贫困劳力顾家难”等问题。让贫困群众在新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同时,又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就业渠道、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取得了城乡统筹、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多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