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社会下预设性养老住宅的设计浅析

2020-05-13阮玲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5期
关键词:设计

阮玲

摘    要: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已转入老龄化进程,据报道,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0%。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多数老年人还是会首选居家养老,但现阶段很多住宅的空间布局与设施配置并不完全适用于老年人,为了确保老年人的晚年能夠过得健康舒适,设计师从老年人群体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出发,对住宅进行预设性养老空间设计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且具有意义。

关键词:预设性;养老住宅;设计

1  现状

就目前来看,城市中多数老年人的居住用房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或者是十几年前的商品房,这些房子的共性就是户型设计基本没有考虑老年人的需求,而房主在进行装修的时候,也没有提前预设过自己未来年老的情况,养老居住设计的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并没有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户型格局的变动和室内装修设计,导致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当他们步入老龄的时候,会逐渐发现家里存在诸多问题,居住变得不方便、不舒适,主要表现在:①无障碍设施缺乏,老年人身体运动系统逐渐衰退,身体灵活度降低,如室内存在高差、卫生间只有蹲便器等,就会带来行走和使用的不便;②空间功能有待完善,老年人余暇时间大大增加,如果能在住所里有一个独立完整的空间进行自己的兴趣爱好,会有助于身心健康,而多数住宅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弹性空间的预留,导致后期无法对空间布局做出变动;③室内采光不足,老年人视力普遍下降,普通的采光标准无法满足他们的视觉需求,需在照明方面针对老年人视力进行设计;④未考虑智能化系统的安装预留,在发生意外时,家人或看护人员不能及时得到信息,耽误救治。

2  预设性养老住宅空间的设计

在老年人群体中,自理老年人是在生活中能够实现自理,无需借助其他辅助设备的群体;介助老年人是指生活中需要借助一定工具如轮椅、拐杖、升降设备等出行以及部分生活行为需要帮助的群体,本文是从这两类老年群体的特点出发,进行养老住宅设计的探讨。

在住宅的无障碍设施方面,首先,室内各区域之间不要存在高差,设计师往往为了追求空间的丰富与变化,用不同高差连接不同的区域,这样会造成腿脚不便的老人行走不便,增加摔倒的风险。如果户型是跃层或者别墅,建议安装小型电梯,方便老年人上下,以及老年人主要用房设在一层,减少他们上下楼的几率。其次,在各房间留出轮椅回旋的空间(直径1500mm的圆形范围),以满足长时间依靠轮椅的老年人在家也可以行动自如。卫生间这种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应设置推拉门,方便老年人坐轮椅进出。卫生间设置坐便器,两侧应该安装扶手,方便老年人转换姿势,坐便器前要设置防滑垫。洗手盆下方最好有能够放置膝盖的空间,这样老年人洗漱的时候姿势会比较舒适。淋浴区设置淋浴座椅,空间宽敞的卫生间还可以安装开门式浴缸,浴缸内留有坐浴台,让老年人也能享受泡浴的权利,因为舒适的沐浴条件可以放松老年人身心,舒缓疲劳。再次,房间内的墙面转角、家具的转角宜做圆角处理,如无法规避尖角,则需在尖角部位包裹硅胶条或硬海绵结构,以降低老年人发生磕碰伤害的几率。地板一定要做防滑措施,采用防滑地砖、防眩光材料,以防滑到。整个无障碍设施要能根据老年人的行为动线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无障碍环境,以发挥最大效用。

在空间功能方面,房间尺寸宜比常规户型设计有所扩大,一是考虑轮椅通行空间,二是可以形成集中的活动区域,比如卧室与阳台打通,床远离阳台摆放,即可在阳台前创造出一个小型的活动区,或者是利用落地凸窗扩大窗前活动区域,老年人可以在这里吟诗作画,看书写字,做做手工,既可以消磨时间,也有益身心健康。较大的房间尺寸还可以有空间让老年人夫妇实现分床就寝,因为老年人作息时间彼此不同以及起夜、翻身、打鼾等问题容易互相干扰,如能分床休息,则可以减少彼此的睡眠影响,并且夜晚如有一方出现状况给出呼救信息,另一方能及时察觉、采取急救措施。住宅入户门厅的设计也值得重视,一般此空间都不大,应尽量避免用实墙来限定空间,否则更显逼仄,利用一些矮隔断如半人高的鞋柜、镂空格子柜等做空间的限定会比较有利,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移动,让出轮椅、担架等进出的空间。

室内光环境的设计也有讲究,在能利用自然光的情况下,门厅以侧向采光最佳,光线较为柔和,不用一进门正对采光窗,尤其东西向窗,光线直射眼睛会造成不适。老人如有阅读习字的习惯,书桌摆放尽量在窗户附近以获得较好的自然光,但不应正对窗户,光线过于强烈,也不应该背对窗户,身体会给书写台面遮挡住光线,应将书桌侧放在窗户一角,既有一定的亮度又不至于太过强烈。餐厅宜对外采光,如窗外有宜人的景色,餐桌应靠近窗户摆放,或者联通阳台,在阳台种植绿色植物,这样老人进餐时候可以欣赏绿植,心情会比较愉悦。人工照明方面,因老年人视力衰退,应选用亮度较高、不留阴影的灯具,房间里最好是一室多灯的复合设计,因为一室一灯的照明方向容易被挡住产生阴影,导致光线照射不均衡,且光环境单一乏味,缺乏居住情调。室内最好不要有裸露的灯泡,应采用漫射型的乳白色灯罩,灯光就会柔和很多。餐厅应选用显色指数较高的灯具,有助于增加老年人的食欲。入户门厅作为进门的起点与接待客人的首要区域,灯光可增加一定的艺术性与引导性,体现老年人的自信和对客人的热情。居室通往卫生间的走道在临墙离地面处安装地脚灯,以增加夜间行走的安全感。

互联网与养老住宅融合设计,将养老服务方式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智能家居服务系统能为老年人生活提供极大地安全性、便利性与舒适性,它具有自动化、多功能性、适用性、交互性、高效率的特点,其中传感器是智能家居中最主要的角色,如智能提醒功能,当老年人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之后,沙发上的压力传感器会自动反应给终端系统,终端系统再做出提醒,让老年人回到床上休息。还有智能化家电控制,比如自动根据空气状况进行加湿或者净化、根据房间明暗进行灯光调节、还有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空调大小等。家里如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在房间有火情或者老人在厨房忘了关炉灶而产生烟雾的情况下,报警系统会根据烟雾浓度产生警报,及时通知物管或者监护人。厨房里安装燃气泄漏探测器,燃气发生泄漏时远程app会及时警报,并自动关闭燃气阀门以防进一步的危险。还有人机交互智能系统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因为多数老年人对现代智能家电的认知能力不够,往往因为学习困难和记不住而放弃使用,或者因误操作而发生事故,而实现了人机交互之后,系统可以在老年人操作智能设施的时候同步用语音或者视频给与指导和教学,并提醒使用的注意事项,这就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便利以及心理上的安全感,进而更积极更深度地使用智能系统。

3  结语

综上所述,老年人作为特定群体,对于居住的内部空间与生活设施都有特别的需求,设计师应从他们的需求出发,提前将养老设计融入到户型设计、室内装修、家居布置等内容中,

当居住者从中年步入老年的时候,只需要简单地加以改造和购置一些家具与生活物品,就可以把自己的房屋转换成一个适合年老者居住的空间,不仅节省了时间与开支,也避免耗费过多的体力与精力。通过养老住宅的预设性设计研究,结合实践给老年人群体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安享晚年,是我们设计师试图解决的一个社会居住问题,是“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体现,也是我们肩负的社会责任,更是我们一生的职业追求。

参考文献:

[1] 王小乐.预设性模式下老年住宅室内设施设计探究[J].装饰,2014(2):84~85.

[2] 王德海.居家养老及其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和小编一起设计邮票
The Spirit of Christmas教学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增温设计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