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
2020-05-13王超
王超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2],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绘制了任务书和施工图。基层党组织是乡村的核心灵魂,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毫无疑问,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之举。
中梁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境内东北部,地处主城生态“肺叶”中梁山脉生态走廊,属重庆市“四山”重点保护地区。全镇辖区面积36.99平方公里,为“三山夹两槽”地形,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8万余人,耕地面积2.1万亩,森林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近年来,中梁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足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治理,围绕田园、乐园、家园综合体,以社会资本与村民为动力,以亲子体验为特色,以乡村旅游为支撑,以风貌民宿为补充,以基础设施完善和村容村貌改善为着力点,促进文化旅游与乡村体验大融合,着力培育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促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基于此,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中梁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参考。
一、坚持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根基,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强调“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证明,振兴乡村产业有助于促进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和社会资本要素向农村汇集。
围绕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中梁镇坚持强基层党建与促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一是党建工作延伸产业一线。按照“一村一策”思路做好每一个乡村规划和项目策划,把党支部建在新型农业产业链、特色产业链和乡村旅游产业链上,加强对产业发展的领导与规划。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重点,主动适应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享受型的变化,立足农业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新兴产业业态,不断挖掘各村新资源、新特色和新风情,找准产业兴旺的“金钥匙”,让农业就地增值。二是产业联营助推群众增收。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进“三变”改革,在龙泉村探索以股份合作、订单农业为主要形式的村企融合形式,在永宁寺和新发村分别实施蔓宁茶产业、林下花谷集体经济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村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切实拓宽增收渠道,实现村集体、村民、企业三方共赢。同时,引导农民发展旅游服务业,开好农家乐、小商店、小摊位,让农民就近增收。
二、坚持党建引领乡村人才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乡村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的一切任务最终都要靠人去落实,落实的人包括基层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前者是落实乡村振兴具体政策的主力军,后者是参与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离开农村,农民老龄化、农村缺人才和留不住人的问题愈发突出[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把基层党员干部培养好、引领好,把乡村各类人才留下来、用起来。
围绕党建引领人才振兴,中梁镇坚持加强基层党建与汇聚人才合力。一是梯次建强“三支队伍”。配强村“两委”队伍,注重从致富能手、创业能人、返乡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等中培养选拔村干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收入待遇;依靠党员队伍,强化党员队伍学习、建设,真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倚重产业“能人”队伍,利用其见识广、思维活、威望高等优势,真正拓宽引领群众增收的路径。二是深化“三联”行动。坚持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村“两委”成员联系村民小组、普通党员联系农户的“三联”行动,坚持每周进家入户走访,实现党员联系农户全覆盖,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实施村社党员干部能力提升培训计划,镇党委、政府统一组织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培训;实施农民生产技能提升培训计划,联合重庆市科协开展酒罐萝卜提纯复壮技能培训;公开招录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建立村级干部后备人才库,镇、村(社区)干部互派交流,突破乡村振兴人才瓶颈。
三、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是保障。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要求之一,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的价值观变得复杂多元,特别是乡村年轻一代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加上一些农村地区薄养之风、厚葬之风、赌博之风、攀比之风、高额彩礼之风等不良风气弥漫,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发展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文化建设要塑形也要铸魂,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源泉。
围绕党建引领文化振兴,中梁镇坚持强基层党建与塑文化之魂“互联互动”。一是厚植本土文化底蕴。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健全完善文化大院、文娱广场、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文化大院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斐然渠”题刻、老屋院子、许家祠堂打造乡村文化院落群,厚植党建、廉政、教育、科普文化,农民文化素养持续提升。二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耕厚培乡贤文化,以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农村能人为主体,培育多名具有模范引领作用的乡贤榜样,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强化道德教化,倡导移风易俗,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走访调研和敬老爱老、清洁家园、“河小青”等红岩志愿服务;推广优秀家规家训8条,评选“美丽庭院”51户、“五好家庭”等10户,发挥先进典型在文化振兴中的带头、引领作用。三是拓展文化产业链条。通过党建网格化管理,依托华生园公司、雪鼎公司、蓝莓谷等非公企业党组织,发展乡村旅游,策划、推广、实施“郁金香节”“蓝莓采摘节”“荷花节”等文化节会活动20余次;推进企业党员亮身份、明责任、树形象,围绕文化节会开展交通劝导、文明旅游等志愿服务。
四、坚持党建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重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4]。然而,一些乡村地区仍然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乡村风貌遭到破坏等现实困境。基层党建要引领推进生态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振兴,这既是乡村振兴的外在表现,也是其现实要求。
围绕党建引领生态振兴,中梁镇坚持强基层党建与优生态环境“齐抓共治”。一是坚持绿色优先“促融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和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紧紧依托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打造海石公园、开心农场、花田筑梦、荷塘悦色等旅游景点10余个,推动各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夯实基础助推“农村美”。用好每年度的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办好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民生实事。明确“基层书记项目长制”,实施海荷路沿线美化、龙泉慢街项目建设、农业废弃物治理工程,改建扩建便民服务中心、停车场、卫生室、健身广场和休闲亭等,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在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动下,拓宽改造25公里农村公路,建成3条森林防火通道,安装路灯1000余盏。三是抓实重点还原“乡村貌”。建成沙坪坝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围绕产业发展前景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基础设施配套美、乡村文明身心美,打造“亲子小镇·开心龙泉”。党员干部和群众通力合作,按期完成7个重点“大棚房”问题点位整治工作,拆除违章建筑111处、面积7.58万平方米,整治污染企业193家。四是环境整治促进“生态优”。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大生活垃圾、农村饮用水、农业面源污染、畜禽粪污等综合治理力度;推出“党员河长制”,巡河279次,发现问题98个并及时督促整改到位,种植睡莲、再力花等净水植物5.4万株。
五、坚持党建引领乡村组织振兴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根本。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随着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日趋多元,乡村组织建设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一些组织班子软弱涣散、党员意识淡化、干部能力不足等问题,一些乡村甚至面临着“无人可选、无人可用、无人干事”[5]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有力,党员队伍必须始终过硬。
围绕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中梁镇坚持强基层党建与提升组织力“强根固本”。一是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深入实施“头雁”工程,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着重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特别是农村老党员、党员干部等在思想引领、矛盾调解、经营致富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二是支部联建筑强战斗堡垒。实行“村党总支(党委)+农村产业党支部”模式,如中梁镇龙泉村党委下设龙泉、六华、大华及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农村合作社产业党支部、雪鼎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构建村级党组织体系。三是党员联管彰显先锋本色。选优配强产业链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将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培养成党员,将优秀党员培养为党组织带头人;注重从青年农民、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业企业负责人和管理者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充实党的后备队伍;区分产业党组织类型特点,注重党员执行力、创造力、科学思维方面的培养教育。四是推进党支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部署,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扎实推进支部制度、工作流程、组织生活、教育管理、工作载体和活动场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结合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等主题,不断丰富和拓展学习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实效;按照要求健全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权力运行机制,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信得过、领导有威信”,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表現。党的十九大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不仅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也明确了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中梁镇坚持强基层党建与促乡村治理“融合结合”。一是建立健全“三治融合”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农村治理体制。二是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为乡村各领域贤人、能人提供参与乡村治理的岗位和渠道,搭建问题共商、利益协调、共促共建、调解矛盾的议事平台;推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落到实处,为村民提供农产品种植、牲畜养殖等方面帮助,提供少儿兴趣培养、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方面服务,让乡村成为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三是加强农村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深化乡村自治实践,在党组织引导下形成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院坝会议、村民监事会等乡村自治载体,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推动形成党的领导与乡村自治有机统一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基金项目: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2019年度校(院)级重点课题“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组织力提升研究”(CQDX2019BZD-012)和一般课题“从毛泽东诗词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CQDX2019B-0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魏后凯.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N].人民日报,2019-02-28(09).
[3]韩长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N].人民日报,2018-08-27(007).
[4]青文.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根本[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9-06-28(006).
[5]陈伟.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的“三化三无”问题及建议[J].重庆行政,2019(4).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胡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