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
——一个古老又现实的病害
2020-05-13李明远
有人说蔬菜上有1 000多种病害[1],但有些病害只是昙花一现,只发生了一段时间,随着发生条件的变化,已逐渐地消失了。而有些病害则是从19世纪发生以来,一直延续到现在,不注意防治,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最典型的是黄瓜霜霉病。
据文献记载,黄瓜霜霉病是1868年首先在古巴发现的,20年后传到日本,此后广泛地在世界各地出现。我国是1899年在吉林发现的,而在北京是1918年被报道[2],说起来在北京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对笔者来说,早在1958年读大学时就知道这种病害。听老师说它又叫“黄瓜跑马干”,流行起来如同跑马一样快地造成植株叶片干枯,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蔬菜病害。现在已是21世纪20年代了,它仍然是黄瓜的重要病害,时不时地造成黄瓜“跑马干”,给种植者带来重大的损失。
进入5月,北京又到了黄瓜霜霉病发生的季节。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病害。
危害症状
黄瓜霜霉病从黄瓜的苗期即可发生,在子叶上形成水浸状斑,后形成褪绿斑,在背面出现黑色的霉层;进而向真叶发展,造成子叶和真叶的干枯,严重时幼苗会死亡 。
在成株期,主要为害叶片,先是引起水浸状斑,后病斑变黄(封底图1),在病斑背面长出少量的黑霉(封底图2);进而形成多角形的病斑(封底图3),严重时叶正面产生大量多角形黄斑(封底图4),并在叶背生出黑霉(封三图5);扩展到整叶时,引起叶片的上卷枯焦(封三图6)。被害叶一般自下而上地发展,但发生较晚时,也会上部叶先卷(封三图7)。在霜霉病发生的早期叶片出现的水浸状斑往往和棚室高湿、叶片吐水造成的水浸斑相似,为了及早确认它是否是霜霉病,可将叶片放在塑料袋中保湿一夜,出现黑霉的即为黄瓜霜霉病。发生过严重霜霉病的黄瓜棚只好毁棚。防治比较及时的,往往因叶片受损,营养跟不上,形成畸形瓜,使产量和品质下降。
危害病原
黄瓜霜霉病菌(封三图8)属于卵菌门、霜霉科、假霜霉属,学名Pseudoper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 Rostov.,该菌的菌丝无色,无隔,一般在细胞间扩展,长出吸器深入细胞,吸取营养,逐渐使寄主细胞坏死;进而在叶背面产生孢子囊梗,由气孔伸出。孢子囊梗单生或2~5根束生,无色,长200~350 μm,其下端不分枝,近基部略膨大;上端约1/3处分杈,分杈方式为锐角双杈式,一般分3~5次,上端逐渐变细,顶端变尖,略弯曲,着生孢子囊。孢子囊卵形至柠檬形,顶端有乳突,榄褐色,单生,大小(18.1~41.6)μm×(14.5~27.2) μm[3]。孢子囊可以芽管形式萌发,但以游动孢子萌发为主,一般每个孢子囊含有游动孢子6~8个,游动孢子圆至卵圆形,具有2个鞭毛,游动片刻失去鞭毛,发芽入侵。该菌的有性世代为卵孢子,卵孢子球形,淡黄色,壁较厚,直径20~43 μm,处于有皱褶的卵囊中(封三图9)。目前,认为该菌的卵孢子仅在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伊朗、中国有所发现[4],但一般认为其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不大。特别是在日光温室已较普遍的今日,病菌通过孢子囊即可越冬。
发生规律
由于该菌的卵孢子比较少见,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北京的霜霉菌只能在暖洞子(土温室)及阳畦里的黄瓜上越冬,也有人认为露地黄瓜的霜霉病是由南方吹过来的;但在目前日光温室已经十分普遍,多数已可通过日光温室在当地越冬。病菌的传播除气流外,雨露的飞溅以及田间操作,都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一般是先在潮湿多露的地方形成发病中心,逐步地扩展到全田,但在病原较多、条件合适时,也可同时使全田普遍发病。
黄瓜霜霉病的流行受环境温湿度条件的影响较大。总体上看,黄瓜霜霉病属于低温病害,病菌孢子囊在15~20 ℃、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3%时才大量产生,且湿度越高产生孢子囊越多。在此温度下孢子囊落在叶面上后,只要叶片上有水滴或水膜,5~32 ℃都可萌发,最适为15 ℃;此时持续1.5~2.0 h就可萌发,6 h时完成侵入。当气温在20 ℃时潜预期为4~5 d,低于20 ℃潜预期则为8~10 d,温度低于15 ℃或高于28 ℃,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因此,黄瓜温室的温湿度管理十分重要。
霜霉病的发生和寄主的抗病性有关。在感病品种发病很重的情况下,抗病品种可以发生得很轻或不得病。一般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要抗病。在一棵植株上,中部的叶片比心叶及下部老叶易感病。
另外,黄瓜的营养状况不同,抗病的情况也不同。一般营养状况不好,叶片很薄,植株含糖量低也容易发病。有人报道过黄瓜中的糖分水平会对霜霉病的抗病性产生影响,测定卷须糖度,可以预测黄瓜霜霉病是否发生。方法是:自上而下地数黄瓜的卷须,取第5~6个卷须,用旋光测糖仪测定其含糖量(糖度为3.0~3.5度,则较抗病;糖度下降到2.5~2.6度,则不抗病;糖变下降到2.0~2.2度,易感病),并将卷须含糖量2.5度作为用药防治的指标。总之,在病菌量多,温湿度又合适的情况下,寄主又不抗病,病害就会流行起来。
防治方法
黄瓜霜霉病应当采取以栽培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的利用是防治黄瓜霜霉病首要考虑的防治方法。由于黄瓜霜霉病流行地区广泛,全国不同地区都有一些适合当地不同条件和季节的抗病品种。适合露地种植的抗病品种有津研二号、津研7号、津杂一号、津杂四号、中农二号、中农8号、津早三号、京旭二号等,适合保护地种植的有碧春、津春3号、津杂2号、津优3号、中农7号等;但是,在选择时要注意其适应性,在不同季节适应性不同;此外,还要注意商品性,有的黄瓜虽然抗病,但品质差,不受市场欢迎,也不要盲目种植。在选用时应通过试种,再扩大种植面积。
◎ 栽培防治
黄瓜栽培防治主要是通过栽培措施采用有利于黄瓜生长、提高抗病性的各种方法来抵御霜霉病的发生,包括栽培方式、水肥管理以及棚室温湿度调控等。
改进育苗和管理方式
从育苗的方式来看,近半个世纪变化较大,走过了切块育苗、营养钵育苗、营养块育苗和穴盘育苗等阶段,目前来看采用穴盘育苗的优势较大,目前应用较多;但是,不管哪种方法,为获得抗病性强的黄瓜苗应当采用变温管理,即在播种后,将温度控制的高一些,让其出苗越快越好,这样可以减少和土传病害的接触;出土后,应当将温度降下来一些,这样可以使植株长得敦实一些,提高其抗病性。如果在定植前要进行分苗,在分苗以后的前2 d,要适当地提高环境的温度,促进根系的恢复和发展,之后再把温度降下来。定植前,应当把温、湿度再降低(表1),力争做到和苗房外面的温、湿度接近,以利于幼苗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种植方式的优化
在保护地,采用膜下滴灌或沟灌种植方式较好。众所周知,高湿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棚室中的湿度来源不外乎2点:一是外界进来的空气里的水分;二是灌溉后土壤及地表水的蒸发。两者比较起来,主要是灌溉造成棚室的高湿。在保护地使用地膜覆盖后,将水灌在膜下面,可以明显地降低棚室内的湿度。湿度小了,黄瓜霜霉病会明显地减轻。要实施膜下灌溉,在整地的时候就要留下空间。例如,我国北方保护地果菜类,一般都是起垄栽培,在做垄的时候,在垄背上应留出1道浇水的小沟,盖上地膜后,就用皮管子在这条小沟里浇水。有的菜农甚至在垄沟里也铺上地膜,将整个温室的地面都覆盖起来,还有的利用滴灌管伸到膜下灌溉,这样降湿的效果会更好。
棚室温湿度的调控
棚室温湿度的调控又称为“生态防治法”,即利用人工调控棚室的温湿度,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不利于病害发展的条件,进而控制黄瓜霜霉病。这里讨论的生态防治包括上面提到的膜下灌溉,还包括生长期温湿度的控制、高温闷棚、施用二氧化碳等措施。
(1)利用放风改变棚室温湿度防治黄瓜霜霉病。上文提到黄瓜霜霉病在15~22 ℃、叶片上有水膜的条件下,病菌侵染需要6 h。又明确了最适黄瓜一天中生理活动的状况及所需要的条件,即上午以光合作用为主,需要较高的气温(25~30 ℃)和较强的阳光;下午以营养转运为主,需要中等的温度(16~24 ℃);晚上以呼吸消耗为主,需要较低的温度(10~12 ℃),夜间温度过高会增加营养的消耗。在满足黄瓜生理活动需要的状况下,避开病菌所需要的条件,即可抑制霜霉病的发生。
根据这一原理,管理黄瓜的时候采用以下几项措施就可以控制病害的发生:上午闭棚升温,让棚温迅速由12 ℃提升到30~35 ℃。在这一阶段,虽然会出现适合发病的条件,但时间很短,不会引起病害的发生。在下午逐渐放风,降低棚温,使日落时棚温不低于24 ℃。这段时间温度合适发病,但相对湿度较低,一般也不会造成病害的发生。日落后,根据预报的夜间最低温度,适当地放风排湿后(具体放风的时间见表2),再关闭放风口,使整个夜间温湿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样结露的时间明显缩短,也不适合霜霉病的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霜霉病的作用。
表1 果菜类蔬菜苗期不同阶段变温管理的温度指标 ℃
(2)高温闷棚。高温闷棚是利用蔬菜和病菌对温度的耐受能力的不同进行病害防治的一种方法。例如,黄瓜霜霉病菌,一般45 ℃以上处理30 min即全部死亡,而对黄瓜来讲,处于45 ℃,除个别比较敏感的部位(如花粉)外,一般处理2~3 h不会出问题;因此,将日光温室中的温度升到45 ℃左右,保持1~2 h,就可以在保证不伤害黄瓜植株的情况下,杀死黄瓜上的霜霉病菌。
具体的做法是:
选择晴天,闭棚后日光温室温度可达到45 ℃以上的季节进行。首先了解一下次日的天气,如果是晴天即可进行。同时要查看一下拟处理棚的土壤墒情,如果比较旱,前一天应先浇1次水,并将温室内分散悬挂3支温度计。其高度为感温部分(水银球)与黄瓜的生长点取平。
闷棚的那天,从9:00开始将棚膜盖严,待到温度提高后,不断地进棚观察温度。当棚温达到42 ℃时开始计时,利用适当开缝的方法,将棚温保持在46 ℃以内,处理1~2 h(瓜秧比较弱时处理1 h)。
处理完成后,逐渐地通风,使棚温慢慢地恢复到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放风降温时一定要缓慢,以免引起叶面失水过快,造成伤害。使用这一方法,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化瓜,但也会促使后期的幼瓜增多。另外,由于高温对花粉可能造成影响,种植目的是采收种子的黄瓜不适宜使用高温闷棚的方法防治霜霉病。
(3)补充二氧化碳。施用二氧化碳,是一种间接补糖的办法,这是因为在保护地缺少二氧化碳的时候,影响到植株糖分的制造。补施后,植株糖分增加,提高了植株抗霜霉病的能力。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多种:一是化学反应法。即使用硫酸和碳酸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如在棚室内放30~40个塑料桶(封三图10)。每桶放0.5 kg 25%的稀硫酸(共20 kg),每天加90 g的碳酸氢铵(共3.6 kg);每次可连续放3 d碳酸氢铵,使棚内的二氧化碳增加到近1 600 mL/m3。二是施用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法。将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按一定间距均匀施入植株行间,施入深度为3 cm,保持穴位土壤有一定的水分,使其相对湿度在80%左右,利用土壤微生物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三是吊袋二氧化碳施肥法。袋装二氧化碳肥(封三图11)产品由粉末状的发生剂和促进剂组成,发生剂每袋110 g,促进剂每袋5 g。将二者混合搅拌均匀,在袋上扎几个小孔,吊袋内由促进剂使发生剂产生二氧化碳,并不断地从小孔中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利用。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可自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晚间无太阳光时则少产生或不产生,这完全符合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要求。四是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燃烧液化石油气、丙烷气、天然气、白煤油等产生二氧化碳。采用燃烧法容易控制二氧化碳施用浓度及时间,但投资大、成本高,对燃烧要求严格(如要求燃烧含硫量低于0.05%)。此外还有干冰法、燃烧法、纯气源法、有机物发酵法、生物反应堆法等,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施用二氧化碳应当注意以下4个问题:
第一,要保证棚膜的密封性。由于用上面的方法施用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要大于通常大气里存在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棚膜的密封性对使用的效果影响较大。如果是旧的棚室,使用二氧化碳前一定要检查一遍,将漏气的地方补好。
表2 不同的夜温下,日落后放夜风时间
第二,配制稀硫酸时要特别小心。首先使用不怕强酸的容器;再就是只可以将浓硫酸往水里加,不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里,否则浓硫酸与少量的水会发生剧烈的反应,引起浓硫酸喷发甚至爆炸。
第三,环境里的二氧化碳并不是越多越好,当二氧化碳饱和时会损害蔬菜的光合系统,降低光合率,甚至引起伤害。一般控制在1 600 mL/m3以下较为安全,所以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配备二氧化碳浓度监测器(封三图12),达到指标的要适当的放气。
第四,二氧化碳气体施肥要保持连续性,一般前后2次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同时,施肥结束时,不要突然停止,要缓慢减量,以防早衰。
加强水肥管理
施用二氧化碳不能代替氮、磷、钾的作用。平时该怎么施肥,就怎么施肥。实际上由于糖分的增加,多追一些复合肥,更有利于增产。黄瓜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在整地时要施足底肥,结瓜期要随水追施适量速效性肥料。
浇水最好在晴天早晨进行,忌阴雨天浇水。结瓜期土壤含水量以20%~25%为宜。浇水后连续数日相对湿度饱和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在晴天上午浇水,在浇水后必须马上闭棚,使棚温升到33~35 ℃,并持续1 h,然后放风排湿,3~4 h后若棚温低于25 ℃,可再闭棚升温至33~35 ℃,持续1 h再放风,这样棚内湿度大大降低,当天夜间叶面结露及水膜面积减少2/3,可大大减少病害。
此外栽培防治还包括:选用透光率高、无滴效果好的塑料膜,定植时合理密植,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叶,增加田间通透性等。
◎ 药剂防治
由于瓜类霜霉病发生的很快,应采用预防为主的方法进行防治。
一般到发病的季节,发病前应当用药预防,即使用45%百菌清烟剂(667 m2用250 g)熏烟或5%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粉(667 m2用1 000~1 200 g)。每隔10~15 d施用1次。
有人认为这是“打保险药”,会造成浪费,但笔者并不反对打保险药。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前还没有专性杀菌剂的时候,常用此法预防病害的发生。笔者理解的“打保险药”和“乱打药”是有区别的。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是有规律的。从发生季节上来分析,我国北方每年主要流行期始于4—5月和9—10月,“保险药”主要是在这个期间使用;另外,打保险药还应当根据周边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情况来决定,如果周边的保护地已有不少田块发病,也就是周边病原菌已经很多的时候,需要用1~2次“保险药”,以免因防治不及时,造成延误。实际上应用好了,并不会造成浪费。无非是使用百菌清烟剂熏几次。试想如果真得流行了起来,那就不是靠百菌清烟剂能解决的问题了,花费会增加几倍到十几倍。
在进入发病初期,可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银法利)1 000倍液、52.5%恶唑菌酮(抑块净)1 500倍液等高效专性杀菌剂来防治。之所以要用这么好的药剂来防治,是因为黄瓜霜霉病有个潜育期。当病害刚被发现的时候,实际上有可能已经发展得十分严重了,只是当时外观还看不到。当病情稳定下来后,再使用较一般的药剂,如:66.5%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水剂600~1 000倍液,或40%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00~700倍液,或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克露)600~750倍液,或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旺克)500~1 000倍液,或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300~400倍液,或 60%灭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药1次,共喷4~6次,这样用药既降低了防治成本,也避免了病菌对高效专性杀菌剂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