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安腰刀制作工艺考察

2020-05-13王京鑫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民族美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刀鞘刀身保安

文/图:王京鑫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19 级硕士研究生

一、保安族与保安腰刀

保安族多数生活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东乡族保安族自治县。历史上积石山东乡族保安族自治县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镇,也是商贾云集和茶马互市的重镇。[1]保安族的族称源于保安族诞生和发展的地域青海省同仁保安城,保安族到晚清时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大河家地区。由于保安族与回族一样信仰伊斯兰教,历史上保安族也被称为“保安回”。1952 年依据本民族内人民的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2]命名为保安族,由区域名称转变为族名。

保安族人民制作的保安腰刀因外形小巧、坚固耐用、可随身携带便于切割牛羊肉,深受当地其他民族的喜爱,保安腰刀也因此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直到现在,保安族家家户户都会珍藏保安腰刀,制作精美的保安腰刀价值不菲。2006 年,保安腰刀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共有2 位国家级传承人,1 个省级传承人,11 个州级传承人,4 个县级传承人。保安腰刀国家级传承人马尕主麻从父亲(保安腰刀国家级传承人马维雄)手中传承了制作保安腰刀的传统工艺。

艺人口述:

制作完成的保安腰刀

我从小就开始做保安腰刀,是从父亲手里学下的,我们家族四代都是做这个的,我太爷、爷爷、父亲(保安腰刀国家级传承人马维雄),现在是我,保安腰刀2006 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的父亲(马维雄)在2007 年被文化部认定为保安腰刀国家级传承人。我们一开始是在村子里面,2007、2008 年左右搬到大河家镇上来。我们保安腰刀作为民族的东西,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销售还是不错的。工艺也做得还行,也是我国的三大名刀,像云南的阿昌族、新疆的英吉沙。保安腰刀是我们民族的东西,我们几十万人几百万人都在用着,靠这个吃饭的,保安族家家户户都会有一把好的保安腰刀,传家的东西。

使用现代机器冲锤

制作完成的保安腰刀刀身

二、保安腰刀制作过程

保安族被称为“带刀的民族”,刀指的就是保安腰刀,在保安语中被称为“什都乎”。制作保安腰刀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用途主要为军事与宰杀牛羊。[3]因制作工艺与形制的不同,保安腰刀可分为“波日季”“什样锦”“鱼刀”“双罗”“折花”等数十种。保安腰刀一般由刀身、刀把和刀鞘三部分组成。保安腰刀制作工艺相当复杂,要经过选料、锻打、加钢背铁、折花、淬火、整形、刻膛、起刃、打磨、抛光、刻刃、装护手、落把、 裁铜 、焊底、加箍、刻花等四十多道工序。本文分刀身、刀柄、刀鞘三部分介绍保安腰刀的制作过程。

1.制作刀坯

制作刀坯的第一步是选料,一般选用螺纹钢和熟铁,将螺纹钢条放在火炉中,在螺纹钢条烧红变软后夹出,放在铁砧子上反复锻打,使之变成钢片。将熟铁烧红后也捶打为铁片,铁片与钢片的尺寸需保持一致,这是为了在制作折花刀时加钢工艺的顺利进行。不断的捶打可以去除钢料与铁料中的杂质。

“加钢背铁”是制作折花刀的独特工艺,以钢为刀刃,铁附在钢的表面,刀刃为钢极大地提高了刀的硬度,延长了刀的使用寿命。其制作方法为铁片与钢片层层叠加,一般采用八层铁片加七层钢片,共十五层,也可以是十一层,最普通的为七八层,最简单的方式是两块铁夹一块钢。将铁片与钢片用铁丝固定,放入炉中进行加热煅烧,也可直接用钳子夹住加热。温度达到1300 摄氏度铁片融化时,转动毛坯使钢与铁结合在一起。然后用火钳夹住毛坯反复捶打,之后将毛坯再放入炉中烧红,取出锻打后折叠,经过七至八次的折叠锻打,保安腰刀加钢背铁可达一千多层。

“加钢背铁”之后的又一重要步骤是“折花”,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在刀的刀身上制作出一些奇特的花纹。将刀坯再次放于火炉中,加热至钢花四溅时,取出刀坯,一端用老虎钳夹住,另一端用手钳夹住后扭动,经过数次加热与扭动后,刀坯形似麻花。被扭动后的刀坯在经过捶打后会在刀的表面形成奇特的不规则纹理。

将麻花状的坯体放进火炉中加热的坯体发红后取出反复捶打,形成刀坯,经过“折花”工艺,锻打后的刀坯上会出现不规则的花纹。锻打出什么样的纹理全凭制作师傅的经验与技巧。锻打的时间一般长达两天,是制作保安腰刀过程中耗时较长的制作步骤。

锻打完成的刀坯要进行“淬火”,这一工艺俗称“沾水”,这一过程决定了保安腰刀的韧性的大小和硬度的高低。将锻打完成的刀坯放入火炉中烧至坯体呈现出黑红色,取出并迅速插入水中,提高刀的硬度。淬火所使用的水取自黄河,水中加入本地的大黄土与调配的材料,搅匀后即可使用。淬火后,刀坯会发生轻微的变形,需要再次进行锻打、打磨整形。这道工序要注意的是加热火候、入水角度和速度,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刀坯变形,而这些全凭匠人多年实践的经验和技巧。

刀身“淬火”完成之后,将刀坯放在砧子上,一人持小锤、一人持大锤进行锻打,锻打出刀刃与刀背之间的刀膛部分,将制作好的刀坯放在粗砂轮上打磨出刀刃,再用细砂轮进行细致的打磨。然后进行抛光。抛光轮一般用纯棉布料制作,先在抛光轮上涂上抛光油,再进行抛光。抛光后的刀身明亮,并呈现出青白色相间的纹理。

刀身制作的最后一步是刻刃,刻刃是指在打磨、抛光完成后的刀身上刻字或者图案。至此,保安腰刀的刀身制作完成。

2.制作刀把

刀身制作完成后制作刀把。首先是打磨刀把,将刀把打磨成合适的宽度。然后安装护口,护口是刀体与刀把的分界线,也可将穿在刀把上的铜片、木头等固定住,材质多为铜质或牛角。刀把上的二手一般用黄铜片包裹木头制成,从木头中间穿孔后装在刀把上。将铜片、铝片等裁切成小方块,打出小方口后,串在刀把上,称为“摞把”。串“摞把”时,一般是木片中间夹两层红铜片、两层黄铜片、一层铝片,每摞好一层用锤子将其砸平,直到全部摞完。安装好摞把后钉制盖嘎,其目的是将铜片、铝片、木头、牛角等摞把固定住。盖嘎的材质一般为黄铜或红铜,有时也会用木材,也可替换成其他材质。固定完盖嘎后,先用粗砂轮打磨出刀把的大轮廓,然后在细砂轮上打磨平整使刀把光滑。“什样锦”因十种材料累加在刀柄上而得名,另一说法为刀柄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十种工艺。刀柄上的梅花是“什样锦”的标志性图案。先在刀柄上打孔,再嵌入铜线,然后在铜线上打孔制作梅花,打磨平整。最后抛光,刀把制作完成。

3.制作刀鞘

制作保安腰刀刀鞘的第一步是将裁剪好的铜片制作成一根长度要比刀鞘稍长的铜管,通过反复捶打使铜管形成刀鞘的形状,将刀膛模型插入铜管内,修正铜管的形状使其与刀膛模型吻合。用清水将铜管内壁清洗干净,并在铜管接口处放上硼砂,将铜管放入火炉中将接口处焊接好。裁剪一块比铜管底部稍大的铁皮,用焊条焊接住,再用铁皮剪刀将形状修剪,用细砂轮将剪切处打磨光滑。制作出刀鞘的形状后,需要给刀鞘“上色”。先将铁棍在火炉中烧至变红,取出烧红的铁棍放入刀鞘中,上色后的刀鞘由土黄色变为金黄色。上色过后,还需在刀鞘上钉制压条,用带有花纹的压条将铜条固定在刀鞘上。将与刀鞘大小相同的木料从中间剖成两片,用铁铲在内侧挖出刀身的形状,并把木料外侧削成刀鞘的形状,然后将木材塞入刀鞘内,最后用抛光机将刀鞘抛光,刀鞘制作完成。

艺人口述:

做一把折花刀大概需要一个礼拜,锻打的时候比较费时间,需要一两天的时间,现在是用空气锤锻打毛坯,各种煤炭成本节约了很多,但是关键的步骤还是要手工锻打的。黄河流水纹是保安腰刀的最具代表性的纹样,是以前就有的工艺,但后来就失传了,我们就从一些老人们的口中(听说),我爷爷也说过黄河流水纹是怎么打的,我脑子里面就记住了,打了一个礼拜,把这个工艺恢复起来了,后来我们注册了一个商标,把黄河流水纹申请了一个专利,在我这买的最好的就是黄河流水纹的刀。像我们以前,这个制作保安腰刀的技艺是“传内不传外”“传女不传男”,现在基本上是开放的。制作简单一点的保安腰刀要四十多道工序,复杂一点的,像折花刀要八十多道工序。主要有四个比较关键的步骤,一个是“加钢背铁”“锻打”加热时要靠眼力,时间太短钢熔不住,时间太长的话钢就熔掉了。再一个就是“淬火”,把刀坯子烧红了在水中就沾水,这也是(制作)保安腰刀的一个核心步骤。再一个就是装刀柄,最后一个就是打磨抛光。

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车间中的保安腰刀半成品

给刀鞘抛光

保安腰刀————折花刀

现代社会中,机械生产对传统工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保安腰刀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引入部分机器代替原始制作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缩小了生产成本。在锻打过程中需要对刀身不断进行加热,使用空气锤锻打刀身缩短了锻打时间,加热时使用的煤炭也相应的减少,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但在锻打保安腰刀的关键部分时还是要使用铁锤手工锻打。在制作腰刀的最后一步抛光中,原本的手工抛光也由机器抛光代替。另外,原本保安腰刀的刀鞘上是无图案装饰的,但随着近些年,保安腰刀销售范围的扩大,消费者不再仅限于保安族人,刀鞘上增加了诸如龙、凤、龙凤呈祥、花卉等吉祥图案。

保安腰刀在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保安腰刀属于管制刀具,在线上销售与运输方面有较大困难。近期(2020 年7 月24 号)在甘南州举办的旅游节网红主播直播带货活动,临夏州多项传统工艺如砖雕、泥塑、彩陶等均在列,但因保安腰刀属于管制刀具,直播平台的管控力度较大,刀具在直播中出现会直接封掉直播账号,后与直播平台沟通后,也未能解决该问题。保安腰刀的网络销售形式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次,保安腰刀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扩大再生产方面的困难。保安腰刀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制作工具繁多,另有部分精细工艺,机器生产不能完全代替。由于金属制品生产的设备价格较高,所以另一个限制扩大再生产的因素就是资金的缺乏,因此政府可加大扶持力度,以帮助保安腰刀扩大其生产。

在生产与销售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以笔者采访的保安腰刀传承人马尕主麻为例,他现在制作的产品主要分为实用工具(宰牛刀、宰羊刀、菜刀等)与工艺品(保安腰刀、剑、刀等)两种,主要以制作工艺品为主,但在销售方面,实用工具与工艺品相比较销售速度更快、销路更广。在生产时,可以开发出不同价位的工艺产品,应对不同的层次消费水平的消费者,以提高盈利水平。

艺人口述:

目前保安腰刀销售主要是以“非遗”文化部门举办的非遗的展销与展销活动,再一个就是本地人慕名而来,抖音与快手,保安腰刀属于国家管制刀具,快手可以进行直播销售,抖音上不可以。最近由甘肃省举办的“非遗”购物节上我们上去,像24 号,在临夏州甘南有一个香格里拉旅游节,甘肃省的一百多个网红在那,主播直播带货,当时我们的省级扶贫加“非遗”的工坊,带过去想要直播,但是经过沟通后,刀具在直播中出现会直接封掉直播账号,后与直播平台沟通,也未能解决问题。

现在就是我们的工具设备比较落后,人家都是车床啊、磨床啊,设备都比较先进。我们自己打一把普通菜刀要用一天时间,但机器一天可以生产好几千把,这个速度是我们不能比的,我们还是想要想扩大生产与更换一些先进设备的,但是主要是资金的问题,缺少资金。

目前我们成立了一个保安腰刀的设计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均为各级保安腰刀传承人,其中包括2 个国家级传承人,1 个省级传承人,11 个州级传承人,4 个县级传承人。

四、结语

保安腰刀是部分保安族人民赖以生存的技艺,也是保安族民族文化的象征。在八百多年的制刀历史中,保安族人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技艺,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制刀工艺,制作出的保安腰刀花纹独特且精湛、坚固耐用。直至当代,保安腰刀仍然是保安族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保安腰刀虽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依然是保安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安腰刀锻造技术应继续传承下去。

注释

[1] 管仲主编.保安族[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8.

[2]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1949 年10 月21 日至1954 年9 月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构,1954 年9 月,根据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规定,“政务院”改称“国务院”.

[3] 张佩成,张佩兰,张佩红.保安腰刀生产民俗的人类学解析——以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甘河滩村为个案[J].青海民族研究,2006(01):11-15.

猜你喜欢

刀鞘刀身保安
路灯下的保安
刀鞘不需要锋利
那一阵风
刀鞘不需要锋利
保安成了幽灵人
卡皮兰刀:刀尖分又为哪般?
切割部件用途及制造方法的探究
猫头鹰当保安
登山
克赫帕什镰形刀的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