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会展命运共同体,确保行业稳步前行
2020-05-12徐智
徐智
在后疫情各行各业逐渐复苏之时,会展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广东珠西国际会展中心(下简称“会展中心”)副总经理曾晓斌相信,会展中心在工业、商贸、旅游等会展业态的关键“土壤”播下的奋斗种子,蕴含着勃勃生机,“美好将如约而归,未来可期!”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多种运营模式
曾晓斌表示,目前中国会展业正稳步复苏,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制度优势,相信广大会展同仁有足够的能力克服前进中面临的困难。与往年相比,会展中心在业务开展上从三个方向进行思考:一是持续分析本地产业,为服务本地产业的转型升级,物色可引进的展会项目;二是继续推动“展+产业”,探索“展+节”“展+活动”等多种运营模式,丰富会展中心的业务类型,为项目注入更多“活泼”的元素;三是紧贴目前行业发展趋势,关注“云会展”“直播”等增值服务,为主办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2020年下半年,会展中心最大力度保障原有的大型展览的举办,包括江门国际车展、江门市庆祝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江门市第七届农业博览会(简称“农博会”)、任溶溶童书节、2020第九届江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以及2020中国(江门)智能装备、模具金属加工、自动化、激光博览会等。其中,农博会和任溶溶童书节是首次落户到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在疫情防控把关、展会现场服务等方面均获得江门市委领导的高度赞许,充分体现了会展中心作为专业展览场地的综合优势。
会展和产业,与城市共生共长
曾晓斌指出,江门市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正积极打造“5+1”重大产业平台,并已形成“1+6”核心园区。会展中心依托江门城市特色和产业优势,紧扣江门市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展专业品牌展会项目的招揽、开发和培育,重点打造与江门优势产业关联度高的专业展会项目,培育具备江门市特色的品牌展会。投入运营至今,已成功举办广东教育装备展览会暨第二届江门?台湾教育装备展览会、江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中国(江门)国际摩托车工业博览会、中国特色照明电筒博览会暨小家电商品交易会及中国(江门)智能装备、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激光技术博览会等众多与城市优势产业紧密相关的展会。
曾晓斌认为,一个城市的“会展”和“产业”应该是相互帶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地的产业基础,为专业展会的引进、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有利于项目的落地与成长;随着展会项目的发展,国内、国外的新技术、新模式将通过展会这一平台引进到当地,从而助推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除此以外,“会展”与“产业”的关系,可以延伸至“会展、产业”与“城市”的关系。随着会展及产业的影响力、知名度的提升,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将推动城市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及升级,并要求城市配套服务向规范、高效、便捷等方向发展,城市的整地形象将提升至新高度。“会展、产业”将成为“城市”的名片,“城市”将支撑“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动为主办方分忧,提升友好合作关系
在举全国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会展经济与其他实体行业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曾晓斌认为,后疫情时期,会展业内各个板块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由于行业经营状况的整体低迷,主办方对于展会成本控制、投资回报率的把控会更加严格。这让他们在选择会展场馆时会更加慎重。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大馆、名馆一定程度上优势更大,他们普遍知名度较高,而场地本身已具备相对成熟的服务体系,对于应对特殊时期的需求响应效率会更高;但同时,在大馆、名馆办展的成本会相对较高。这会促使一部分中小型规模展会的主办单位去重新考虑选择一个符合展会发展需求的场地。现阶段,能主动为主办方提供活动解决方案、提供资源整合途径的场馆会更受主办方的青睐。
曾晓斌表示,在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会展中心经营团队在复工后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客户,共同探索挺过困难时期的途径;结合本地防疫防控需求及场地实际情况,在复工后的两周内拟写了防疫防控方案,并落实各类防疫措施及设备设施到位,筑牢安全底线。在听取主办方现阶段面对的实际困难并充分调研分析后,会展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方案,通过场地服务费用的优惠,延长展会项目布撤展时间等措施,减少主办方的运营压力。同时,通过整合展会档期,促成面向同类型群体的展会在同一时间举办,减少主办方在防疫设备设施、观众引流方面的投入。曾晓斌相信,只有凝聚起会展行业的命运共同体,优化合作模式,才能保证会展业有序复苏并稳步发展。
“软硬兼施”,适配市场需求
曾晓斌指出,在2020年之前,一些传统展会的主办方就已开启对线上展会的探索,同时一些规模较小的展会也“借道”技改创新扬长补短,期望在云上平台中实现“弯道超车”,但当时“线上平台”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线下展会的补充。无可否认,疫情的发生加速了这一模式的进化,而且更大程度地放大了“线上展会”的功能。按照目前的情况判断,线下展会依然是主办方希望呈现的形式,但线上展会则有助于扩大展会的持续影响力,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发展将是顺势而为。
因应这一趋势,会展中心作为展会的载体,一定要“软硬兼施”,才能更好地适配市场的需求。“硬”的方面主要是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线上线下展会的发展,对于“大数据”的运用、数据交互的效率需求越来越高,这要求场馆对现有的网络设施、系统进行升级换代,不能因为“无网络”“没信号”等问题影响展会现场运作;同时配合目前“直播”“云展会”的需求,展馆可在一些利用率相对较低的区域设置如直播间、工作室等空间,为展会的配套服务提供相应的空间。“软”的方面主要是服务的提升。作为前面提到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场馆方可以提供直播、大数据采集的解决方案,以增值服务的形式供主办方选择,提高现场运营效率;同时,场馆的经营团队应保持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敏感度,学习新模式的运作及经营模式,做到“想主办方所想”,紧贴市场发展趋势。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广东珠西国际会展中心团队将持续深耕会展领域,与企业、与行业共同成长。“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做好启承者和突破者的角色,继续恪守初心、努力拼搏、睿智进取,在探索中成长、在困难中蜕变,勇当行业先锋,与各方一同迈向美好新征程。”曾晓斌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