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员自信心的建立与巩固
2020-05-12林莺
林莺
摘 要: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比赛前运动员的心理准备对运动员比赛的发挥至关重要。竞技运动中,自信心是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发挥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已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心理学者和各级教练员的重视。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在把握运动心理学研究新动向的基础上,对体育运动中自信心概念的界定、在竞技运动中的表现与操作水平的关系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等问题做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
关键词:武术运动员 自信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c)-0252-02
1 自信心的建立
1.1 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建立自信心
根据班社拉的自我效应理论,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自信心的培养与提升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要让被试验的人员反复地从事某项成功的活动。因为只有反复地重复着成功的活动,才能够让人有想要成功的欲望,并且能为之而不断地努力。而反复地失败对人的自信心伤害较大,可能会使人的成功欲望下降。如果一个武术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性地获得成功,其自信心就会得到大大地增强,但是如果长期地失败,自信心不仅会受到影响,还会导致其在各方面都丧失积极性。换句话说,自信心能让每一个运动员意志坚定,信心百倍、勤奋、拼搏,所以看到运动技能的进步是建立自信心显而易见的方法。当然,武术运动员在场上眼神的表现也可以体现出个人的自信心。因此,自信心被看作是成功的重要动力,人只有拥有一颗想要成功的自信心,才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为之而不断地努力,从而实现奋斗目标[1]。
1.2 在正确的思维和认识基础上建立自信心
人的自信心是来源于对自己的能力的一种信念和确定,这是一种从大脑中产生的意识,所以在自信心的建立上也应该从思维和意识方面进行。在武术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上,自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运动员的精神动力和克服困难和挑战的力量,所以从运动员的思维和认识上树立自信心是非常必要的。同样,由于运动员的思维和认识表现各不相同,所以自信心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2]。
在武术项目的比赛过程中,有些运动员在思想上存在着错误的意识,焦虑较多,对自己不够信任,这是缺乏自信心的主要体现。这种消极的思想和认知在头脑中的长期存在,就会与大脑神经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样在运动员的大脑系统中就会被编入“我不行”等错误的想法,导致大脑对人体的支配效果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自己在比赛中发挥失常。反之,在武术比赛项目中,自信心较好的运动员,会在心理上给自己暗示,会肯定自己平时的训练结果,并给大脑神经元正确的指引,进而在比赛中超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可见,武术运动员需要树立和巩固自信心,并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建立自信心。
(1)积极的自我陈述。
采取积极的自我陈述的方法,能使武术远动员在自己产生了紧张、焦虑等情绪之后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这种暗示是通过不断地说一些积极的语句来实现的。逐渐地,自我陈述变为一种习惯后,运动员就可以随时地用这种思维去面对应激状况,进而提高自己自信心。
在应用这种方法时,武术运动员必须要对自己出现的应激现象和行为有明确地认知,并能够认识到这种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在日常的训练与比赛中,要不断地练习这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语句,并将它们生活化。同时还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使自己在应激环境下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2)运用想象。
想象是利用一切感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在头脑里再造成创造一种经验。研究发现,人在想象某种运动情境中,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运动,但脑和肌肉中也会有类似的神经冲动。因此在想象的过程中,相关的情境和情绪体验是可以被加强的。比如,在紧张的状态下,武术运动员会角色自己的动作、表情和呼吸都是颤抖的,观众给出的掌声和鼓励被视为一种嘲笑或者怀疑等。通过这些想象,可以加强大脑对消极情绪的巩固和神经连接,从而降低运动员的自信心。反之,如果运动员在放松的状态下,想象自己成功时的情境,自信心就会得到明显地增强。
因此,在武术比赛中,如果一个运动员因受伤不能参加项目,教练则可以通过帮助运动员想象自己伤好重新回到赛场上,并取得好成绩的情境来帮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同时,在比赛场上,运动员也可以通过想象的方式给自己创造一种功能性的经验,以此来提升自己在比赛中的自信心。
1.3 做好技能准备,巩固自信心
在武术运动中,比赛成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因此,在比赛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会通过对运动量进行调节,并使自己的技术高峰期在比赛期间,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加傲人的成绩。同时,这样也能够维持运动员的自信心,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对于运动员而言,成功的经验以及成功所带来的自信心是任何事物无法给予的。试想一下,在一场运动项目中,1次失败和9次失败相比,对于运动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有运动员有足够的成功经验,其自信心才能够建立起来。因此,武术运动员必须要在平时做好训练,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对每一次比赛都要认真地对待,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大大地提升比赛的成功率。另外,武术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必须要对做好准备工作,要对比赛的场地进行提前地熟知,对比赛所用器械进行充分地检查、对比赛中可能会出现的随机事件及应对措施进行考虑等,从客观上创造成功的有利条件。
1.4 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巩固自信心
树立积极性的思维方式,是帮助武术运动员树立自信心最好的方式,也能够使运动员在长期性地维护自己的自信心。因此,运动员无论是在比赛还是日常的生活中,都要用积极的观点和思维去思考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对自己、对生活、对比赛时刻充满积极的态度,才能够使自己的自信心得以维持。所以,在每一次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能够针对性地改进与训练。长此以往,运动员就会在不断的反思中,掌握训练技术,并善于用积极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从而是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武术运动员。
1.5 积极的临场表现,巩固自信心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临场表现,不仅是自身素质的体现,也是与自己的情感、行为和自信心紧密地联系到一起的。充满自信的临场表现,对运动员的身体、心理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也能够给竞争对手一个有力的打击。所以说,武术运动员在平时就要养成运动员特有的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自信的气质和行为习惯,这是临场保护自信心的最有效方法。
2 结语
自信心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一种意识存在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但是对人的行为却产生了致命性的影响。因此,武术运动员要在日常的训练中强化自己的自信心,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武术运动中,对于运动员自信心的树立与巩固并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将对自信心的树立与巩固贯穿到日常的训练、比赛、生活等多个方面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车丽萍.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M].重庆:人文出版社,2002.
[2] 王清生.武术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态及心理训练方法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0(4):25-27.
[3] 刘淑慧.自强、自信、自控[J].体育科学,2001(6):72-77.
[4] 夏文.運动员的自我效能与运动信心模式的理论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1(6):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