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分析

2020-05-12马艳艳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技战术

马艳艳

摘  要:羽毛球双打是体育比赛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对比赛中的客观规律进行分析极为必要。基于此,本文尝试研究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首先给出羽毛球双打场地分区方法;其次选取比赛样本,以数据为基础获取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规律;最后给出羽毛球双打技战术建议。本文尝试通过样本数据分析的方式,对羽毛球双打内容进行研究。

关键词:羽毛球双打  发球落点  站位方式  技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c)-0059-02

1  羽毛球双打场地和规则分析

1.1 羽毛球双打场地

标准的羽毛球双打场地长度一般在13.4m,宽度为6.1m,球场对角线长度为14.723m,略大于单打球场。羽毛球双打场地中发球区域一般包括前场、后场2个部分。前场区即标准场地中的1、2、5三个区域,后场区即标准场地中的3、4、6三个区域。前场区中,1号区域位于前场中线位置,2号区域,则处于前场边界位置,5号区域处于1号和2号位置之间。后场区中,3号区域与1号区域位置对称,4号区域则与2号区域位置对称,6号区域与5号区域位置对称[1]。

1.2 羽毛球双打规则

羽毛球双打规则复杂多样,本文仅就其发球规则进行简单介绍,为后续的技战术分析部分提供支持。在比赛开始阶段(包括各局)应从右侧发球区发球,且仅有接发球员才能接发球。接发球的一方,应由站在右侧的运动员接发球。如果发球一方的得分为单位数,应由左发球区运动员进行发球、接发球[2]。如己方得分为双位数或尚未得分,接发球的运动员应在右发球区发球、接发球,得分为单数,则在左发球区进行发球、接发球。双方的运动员应处于场地2个对称区域内。

2  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规律

2.1 样本收集和分析方法

自网络文献库(包括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网)中获取研究样本,包括奥运会、亚运会等赛事记录信息,获取其原始资料作为直接分析对象,获取结构化资料和半结构化资料作为整理参考。所选分析方法除文献分析外,强调对数据的准确划分,按照上文中的区域划分方法,对资料中1~6号球场分区内的发球落点次数、占比进行计算。此外,考虑各局比赛中运动员体力、技战术特点的差异,额外以时间变化作为约束条件,将比赛分为3个部分及开始部分(比赛开始到比赛进行第30min)、结束部分(比赛最后30min)、中间部分(剩余时间),分别对发球落点变化进行分析。

2.2 分析结果和规律总结

共获取11份羽毛球双打比赛资料(4份奥运会资料、7份亚运会资料)。共选取符合分析要求(非犯规和无效发球等)的样本1803个。按照区域划分法(无时间约束),获取其落点变化规律:

1号区域落点共926次,占比51.4%;2号区域共33次,占比1.8%;3号区域共29次,占比1.6%;4号区域共52次,占比2.9%;5号区域共701次,占比38.8%;6号区域共62次,占比3.5%。在不考虑时间变化的情况下,1号区和5号区内,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最为集中,占比分别达到51.4%、38.8%,3号区域、2号区域最少,占比分别为1.6%和1.8%,4号区域和6号区域稍高,占比分别为2.9%、3.5%。按照时间约束法对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进行评析,获取结果如下。

开始部分(n=422),1号区域落点共220次,占比52.1%;2号区域共8次,占比1.9%;3號区域共7次,占比1.7%;4号区域共8次,占比1.9%;5号区域共167次,占比39.6%;6号区域共12次,占比2.8%。中间部分(n=982),1号区域落点共501次,占比51.0%;2号区域共16次,占比1.6%;3号区域共13次,占比1.3%;4号区域共34次,占比3.5%;5号区域共371次,占比38.8%;6号区域共35次,占比3.6%。结束部分(n=399),1号区域落点共198次,占比49.6%;2号区域共10次,占比2.5%;3号区域共11次,占比2.8%;4号区域共12次,占比3.0%;5号区域共153次,占比38.3%;6号区域共15次,占比3.8%。

结合该数据,可发现在代入时间约束条件后,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总体规律呈现为落点的均匀化,1号和5号仍是落点集中的核心区域,但6号点、4号点的落点数目有所增加,分别由2.8%、1.9%,增加到3.8%、3.0%,2号点和3号点的落点数目,分别由1.9%、1.7%增加到2.5%、2.8%,这种变化规律与球员的比赛状态、精神集中程度、体力变化3个因素存在关联。开始阶段运动员尚未完全完成肌肉活动,但注意力最为集中,体力充沛,发球质量高,大量集中于1、5号区域。进入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可基本维持注意力的集中,运动状态优化,但体力有所下降,发球质量略有下降,向4、6号区域偏移。进入比赛结束阶段,运动员体力、比赛状态下降明显,虽然发球落点依然集中于1、5号区域,但出现了更多的落点偏移。

3  羽毛球双打技战术建议

3.1 站位方式优化

以上述分析结果为基础,在羽毛球双打比赛中,可适当调整运动员的站位。比赛开始阶段可结合运动员习惯,常规站在发球区内,比赛进入30min后,可适当调整位置,略向场地中间位置移动,以应对发球落点偏移的情况。比赛进入最后阶段,可进一步调整位置,向场地中间偏上位置移动,应对发球力量不足以及堆放发球落点偏移的问题。上述一切移动可形成习惯,且不应违反羽毛球双打比赛的基本规则。

3.2 时间点运用

在时间约束法下,可发现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带有一定的线性规律,即区域集中特点明显,但可随时间推移出现落点变化,且比赛时间越强,偏移情况越严重。建议在比赛过程中,充分对时间节点进行运用。在比赛进入第30min左右时,可有意进行发球调整,适当向1、5号位置方向偏移,保持发球方向和质量。比赛进入第60min以后,可进一步进行发球力量调整,在保持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施适增加力量以保证发球效果。进入决胜阶段,运动员体力下降,为保证发球效果,可在调整站位的同时,增加发球角度的分析,向1、5号位置的边缘发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发球偏移情况。

3.3 加强战术针对性

不同运动员在比赛中呈现的竞技状态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运动员技术特点、体力分配等因素存在关联。在比较进行前,可对运动员的发球落点资料等进行收集和分析,做针对性安排。如A运动员体力充沛,能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质量发球,观察发现该球员为左手球员且力量较强。

4  结语

综上所述,羽毛球双打发球落点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加以分析和运用可服务于双打技战术优化。将羽毛球双打场地分为6个部分,借助所选样本,可以发现1号区域、5号区域内的落点十分集中,随比赛进行,又可见落点分布渐趋均匀的趋势,但总体变化不大,可在后续羽毛球双打比赛中优化站位方式,根据比较时间调整策略,同时加强战术针对性,利用发球落点变化规律获取比赛胜利。

参考文献

[1] 黄洁.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陈清晨/贾一凡得失分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9.

[2] 崔佳帅子.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双八强比赛得失分球的落点与技术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 闫超.羽毛球发球规则改变对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技战术
对女子花剑近距离交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探究
国内外男子柔道运动员技战术对比研究
李晓霞的技战术分析
201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67Kg女子技战术特征分析
篮球规则的演变对篮球发展的影响分析
试论28、29、30届奥运会男子篮球冠军队主要特征
中国与世界男篮优秀内线队员个人技术能力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