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葡萄
2020-05-12刘寅喆李敬川于海森汉瑞峰李慧勇杜江飞
刘寅喆,刘 俊,李敬川,于海森,汉瑞峰,李慧勇,杜江飞,石 琳
(1.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 蔚县 075700;2.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3.中粮长城桑干酒庄(怀来)有限公司,河北 怀来 075400;4.怀来县葡萄研究所,河北 怀来 075400;5.河北绿满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10)
怀来县历史悠久、源流厚重、地貌丰富、生态完整、文化渊源、人杰地灵。历史上曾称之为沮阳、怀戎。公元916年,辽太祖建置州县统治,改怀戎为怀来,这是怀来作为地域名称之始。“怀戎”和“怀来”均有安抚北方少数民族,使之臣服、照顺之意。可见怀来是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拱卫故都、捍卫边陲的战略要地。花乡果海融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怀来葡萄产业更具生机活力!
1 怀来葡萄的历史
怀来位于北纬40°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地处桑洋河谷的最南段,是中国优势葡萄区划的最东端,是桑洋河谷葡萄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产区之一,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明,已有上千年历史。
据《怀来县志》物产篇果类中所记,怀来葡萄有红、白两种,此志成书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说明300a前葡萄在怀来已有种植,并颇具规模。
1993年河北文物研究所和张家口市宣化区文保所,联合发掘桑洋河谷“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墓主人张世卿、张世本、张文藻、张匡正祭品中都存有已干枯的葡萄种子、核桃等,并有一坛葡萄酒,说明在辽代葡萄已被“张家世族”所享用,张世卿为辽代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国子监兼监察御史,终于元庆六年(1117年),可见此产区葡萄栽培历史在900年以上。
经考证,怀来葡萄最早引种栽培时间应为唐代僖宗年间(公元874~890年),唐建武州城(宣化城),武军刺史刘怦,军驻武州,因无战事,在武州附近组织军民垦荒造田,营造园林,种植栗果,军中官兵由长安、洛阳招募而来,他们从中原引进葡萄、瓜果在军中和寺庙里试种,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
1995年农业部葡萄考察团访问日本,在山梨县看到一种叫“善光寺”的葡萄,与我国的龙眼葡萄一般无二,日本专家称此种是1200a前从中国北京附近引种,据分析当时北京附近只有怀来和宣化栽种葡萄,因此推定,怀来葡萄的栽培历史在千年以上。
表1 怀来县2018年葡萄种植面积统计
2 怀来葡萄的现状
怀来是著名的葡萄产区,是龙眼、牛奶葡萄的故乡。葡萄产业是怀来的传统产业,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葡萄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峰时葡萄种植面积(统计)16733.3hm2,葡萄年产量18.6万t,葡萄酒年产量约7万t,葡萄酒年产值14.9亿元。
2017年怀来县葡萄种植面积为6733.3hm2,产量达10.6万t。2018年怀来县葡萄种植面积为6666.6hm2,见表1。已建成中粮长城、中法庄园、容辰庄园、紫晶庄园、龙徽、红叶等39家葡萄酒加工企业,葡萄酒年生产能力15万t,葡萄酒年产销量达5万t,葡萄产业总产值15亿元。葡萄覆盖了全县16个乡镇、150街村、4.2万农户,分别占乡镇总数的82%,街村的48%,农户的38%。全县共有长城葡萄酒公司、长城桑干酒庄、中法庄园、容辰庄园、紫晶庄园、贵族庄园等39家葡萄酒加工企业,先后打造了“长城”、“中法”、“紫晶”、“坤爵”等 30 个名优品牌,500多款葡萄酒产品,累计获得600多项国内外知名葡萄酒奖项,葡萄酒总销量占国产葡萄酒市场份额的16%。以长城葡萄酒公司为龙头,吸引了来自美、英、法、比利时、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投资怀来葡萄酒产业,实现了与世界的对标接轨,形成了多元融合的葡萄酒文化。
目前葡萄品种发展到150多个,形成了鲜食专用、酿酒专用、酿酒鲜食兼用三大系列,开发建设了桑园、东花园、土木、沙城(含东八里、大黄庄)等规模化、区域化的四大基地,葡萄种植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占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对全县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30%以上,产业化经营率达76.3%以上,葡萄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0年怀来县被原国家林业局和全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经济林——葡萄之乡”,2001年被原河北省林业局命名为“河北省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县”,2001年被全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葡萄酒之乡”,2007年被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葡萄种植标准化示范县”,2008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沙城葡萄产区通过国家葡萄酒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验收。葡萄产业是连接着几万农户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图1 怀来盆地光照强度9月日变化
表2 怀来雨热分布
3 怀来葡萄的风土
3.1 独特的气候条件
3.1.1 怀来年光照变化
怀来县气象站统计资料表明:①怀来盆地地处中纬度地区,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能资源丰富,太阳总辐射146.36kcal/cm2,与北京(134.1kcal/cm2)、张家口(140.4kcal/cm2)及石家庄(125.44kcal/cm2)比较,怀来光辐射量最多,更有利于葡萄的光合作用。②从日照时数看,全年日照时数达3027h,日照率68%,≥10℃的日照时数为1609.2h,占年总日照时数的53%。生长季节各月的日照时数均在250h以上。单日最长日照时数可达14h以上。日照时数与我国新疆葡萄产区接近,较东部葡萄产区高出500~600h。③从光照强度看,我们利用PC-3型全自动气象站对怀来盆地9月份光照强度日变化规律进行了连续观测,可以看出:从上午6:00,光照强度就达到了2万Lx,最高光照强度接近13万Lx。晴天从早上7:30到下午的16:30有9h光照强度都在6万Lx之上(图1)。据葡萄防雹网防雹试验研究可知:红地球、牛奶、龙眼、玫瑰香、赤霞珠、梅鹿辄等欧亚种葡萄光饱和点较高,在5万Lx以上,红富士、先锋、8611等欧美杂种葡萄光饱和点较低,在2~2.3万Lx之间,以上各品种葡萄的光饱和点差异虽大,但均在6万Lx以下,可见怀来盆地光照强度可满足各种葡萄对光照的需要,极晚熟葡萄如龙眼也可充分成熟。④对日光能系数(IH)的计算表明:怀来盆地的日光能系数达5.68,远远高于晚熟品种所需要的4.5的标准。
以上情况说明:怀来盆地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日光能系数高,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属长日照区,可满足各种葡萄品种对光能的需要。因此本产区葡萄成熟极好,各品种均能表现特有的风味和理想的品质。
3.1.2 怀来盆地年温度变化
①怀来盆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适宜,年均温8.9℃,无霜期120~160d,适宜葡萄生长。②积温高。活动积温3532℃,从怀来盆地几个葡萄产区的有效积温与世界各产区相比,近乎相同(见表2、图2)。根据Bonhcls(1986)制定的葡萄品种栽培区域温度条件与品种关系也得出了同样结论,即有效积温低于1926℃的地方才能种出生产优质佐餐葡萄酒的酒用葡萄。怀来盆地年有效积温1623℃,葡萄主产区桑园为1756.3℃,东花园为1673℃,怀来盆地葡萄产区的有效积温,最高桑园为1756.3℃,低于1926℃这个标准,这表明怀来盆地是优质佐餐酒和香槟酒的最适产地之一。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长城葡萄酒公司用龙眼品种酿制的佐餐酒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奖励。③生长季节昼夜温差为12.5℃,最高可达15℃。较大的昼夜温差,白天光合效率高,有利于糖分积累,夜间温度低,呼吸少,养分消耗少。④最热月平均气温24.1℃,年极端低温-23.3℃(冬季必须采取埋土防寒措施)。
图2 国内外各葡萄产区有效积温
3.1.3 怀来年降雨量变化
根据怀来县降雨量资料统计(图3)看出:
图3 怀来年降雨量分布
①怀来属暖温半干旱的少雨地区,年降水在330~420mm之间,平均为418mm,对种植葡萄来说降雨量明显不足。②冬春降水少(11月至第2年4月),同期降雨只占年降雨8.49﹪,说明春旱严重,需要灌溉。③雨热同期,降雨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6、7、8三个月,占年降雨量的70.1﹪。与其它产区相比,怀来盆地6、7、8三个月的平均降水高于法国的波尔多,少于国内主产区山东大泽山、河北省的昌黎等地,而在成熟期的9月,降水只有42.5mm(图4)。可见怀来盆地年降雨集中,分布不均的现象非常明显,干旱季节需要灌溉。
通过PC-3型全自动气象站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试验地的年降雨量仅为384mm,降雨最为集中的7、8两个月的降雨量接近100mm,进入9月份后降雨量降到40mm以下,为葡萄成熟提供了良好的气候保证。④水热系数适宜。苏联学者达维塔娅认为,用水热系数k值来反映葡萄对水分的需求较为适宜,成熟期k值小于1.5,降水量<100mm,是世界葡萄著名产区的共同特点。怀来盆地与其它产区相比,6、7、8 三个月的平均降雨量均<100mm,7、8 两个月水热系数k值分别为1.5、1.6,而在成熟期的9月,降水只有40mm左右,k值在0.9上下,其它月水热系数k值均小于1,从水热系数来看,怀来葡萄在成熟期k值低,说明降水少,气候条件有利于葡萄上色成熟和糖分积累,减少病害发生,具有优质葡萄生产水热条件(表2)。
以上分析说明:怀来盆地总降雨量不足,春旱严重,雨热同期,分布不均,多集中于6、7、8三个月,最高不超过120mm。可见怀来盆地建设葡萄园不是水分过多而是需要灌溉。
将以上指标与表3中国葡萄优势产区气候指标相比,各项温度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从光、温、湿主要气象因子判断,怀来是我国适宜葡萄产区之一,是规模化建设优质葡萄基地的理想产地。
图4 波尔多、昌黎、大泽山、怀来年降雨量分布
3.2 理想的土壤环境
3.2.1 优越的地理位置
“怀来盆地”、“沙地区”是怀来葡萄的核心区,位于河北省桑洋河谷的东南端,形成于中生代。位于北纬 40°4′10″~40°35′21″,东经 115°16′48″~115°58′0″之间,从纬度来看,正处于世界上种植葡萄北纬 40°的“黄金地带”。
表3 中国葡萄优势产区气候指标
3.2.2 复杂的地形地貌
怀来县地形地貌类型复杂,中山、低山、丘陵、阶地、河川旱地皆有,地势由中间“V”型盆地分别向南北崛起,西北高而东南低,梯次倾斜。盆地海拔从幽州河谷的最低点394m,到大黑峰的最高点1997m,高差明显形成了不同高差带的小气候区域,这为在不同海拔高度葡萄园栽植不同成熟期的优良品种提供条件,并形成了葡萄的垂直分布。
3.2.3 疏松的土壤质地
怀来葡萄园大多建在海拔650m以下的河川区,是盆地的谷地,多为永定河冲击而成的含砾石的壤土,排水良好,风、光条件好,是发展葡萄的最佳区域;在海拔650~850m地区,多为丘陵坡地,土壤多为壤土和黏土,光照条件好,紫外线多,昼夜温差大,是酿造香槟酒的理想产地。
4 怀来葡萄理化品质
“怀来葡萄”栽培以其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品质好而享誉全国,特别是以白牛奶和龙眼葡萄而闻名。白牛奶葡萄是宫廷贡品和国宴佳品,解放后,怀来葡萄仍是国宴佳品,享誉中外。由于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活动积温高,以及沙性土壤,使得怀来所产葡萄相同品种表现出优于其他产区的优良特性。
在外品质上表现出皮薄、粒大、穗美等诸多优良特点。龙眼葡萄被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先生称为“北国明珠”。牛奶葡萄有“刀切成片不流汁”的美誉,即牛奶葡萄用刀可以切成片而不流汁液。
由于品质优良,怀来葡萄多次获得国家大奖:1994年获首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学术研讨会评选的全国优质葡萄奖;1994年获林业部举办的中国林产品博览会银奖;瑞必尔葡萄获1994年首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研讨会“全国优质葡萄奖”;龙眼葡萄1994年获林业部举办的“全国林产品博览会优质产品奖”;白牛奶葡萄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成为全国鲜食葡萄“四大金奖”之一;红地球葡萄1995年获全国葡萄优质产品奖;1998年获中国农学会与中国农产品保鲜工程协会联办的第五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全国葡萄优质产品奖。
内在品质理化性状上也表现出高糖,高酸,风味、香气浓,果实硬度高的特性(表4)。
表4 怀来鲜食主栽品种含糖量和色泽实内部性状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怀来龙眼葡萄平均含糖高于全国3.4~5.0个百分点,牛奶葡萄高1.5个百分点,红地球葡萄高3.15个百分点,意大利高3.45个百分点,可见,怀来葡萄含糖量比全国更高,色泽更艳,表现出优异的内在品质。
从酿酒葡萄种植产区定位看,怀来也是生产优质葡萄酒的最佳产地:
1974年,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弗开韦研究员等在对怀盆地全面考察后,认为该区是生产优质酒葡萄和鲜食葡萄的最佳产地之一。
1978年,我国最早进行葡萄区域化研究的北京农大黄辉白教授认为怀涿盆地是适合生产佐餐干酒及香槟酒原料的最佳产地之一。
1979年,中国轻工部发酵研究所郭其昌专家多次到怀来勘察比较化验分析,得出“钦定乾坤”的结论:怀涿盆地盛产的高质量龙眼葡萄,色深、粒大、穗型美、糖高、酸高、皮厚、口味喜人,宜冬贮。以它为原料酿造的干白葡萄酒具有优雅悦人的果香和上乘的酒质。
1993年,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修德仁研究员等进行全国葡萄区划时,也得出同样结论。
1994年,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的几十位葡萄专家云集沙城地区进行考察,一致认为沙城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生产优质葡萄酒的最佳产地。
从表5可以看出:怀来酿酒葡萄同一品种含糖量的理化性状明显高于全国数值,9个样本每升含糖量均高于全国,最高的琼瑶浆每升含糖量高出110.1g,最低的雷司令每升含糖量也高出11.0g;而含酸量9个样本均在6g/L以上。可见,怀来葡萄整体成熟度较好,糖酸比值适中,具有酿造优质酒的理化性状。
综上所述,怀来葡萄历史悠久,葡萄文化积淀深厚,独特的气候条件,理想的风土环境,所产葡萄品质优良,鲜食葡萄风味独特,颜色美丽,性状各异,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酿造葡萄,糖酸比协调,所酿葡萄为国宴专用产品,多次获国家大奖。事实证明,怀来是中国葡萄的优势产区,怀来葡萄是当之无愧的果中珍果。
表5 2019年怀来中粮长城桑干酒庄与全国酿酒葡萄糖酸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