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教学模式中的探索
2020-05-11高希瑞
高希瑞
我国正处改革发展攻坚克难的关键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需要弘扬和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汽车机械基础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课,但在高职中,《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急需要找到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高职教育对《汽车机械基础》的专业建设需求。
一、高职类专业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设置存在的问答题
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类专业综合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基础理论多,基本概念多,涉及知识点广,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逃课、睡觉等现象。为了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做到理实一体,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以上问题,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引进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教学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任课教师过度依赖计算机,忽视了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发挥。湖南职业技术学院采用 “分层课程”教学, 抓好体验式教学,开展多样课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对专业能力的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开展了体验学习,尝试企业体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
二、高职类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方式
(一)革新教育教学理念
以学生对专业理论掌握的状况为基础,采用SPOC项目化教学模式,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改变以往教学中单纯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依据工匠精神的主要内涵,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教学目标、过程、评价等环节渗透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要研究分析汽车机械专业学生应必备的职业素养,将其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中,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途径,塑造“做事认真、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等精神,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工匠精神。
(二)实施翻转课堂的科学评价性策略
综合考虑学生学习态度、自学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工作过程为依据,采用工作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对实践的考核。
(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充分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让学生走进企业,体会真实的企业工作,了解企业文化,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比如:在汽车零件制造这节课中,在上课前,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去合作企业参观,在生产车间看到每个产品的每道生产工序都有严格的检测,只要一点瑕疵就直接报废,学生觉得很是浪费,这时,我找企业的专家来给学告诉学生解释,一个产品可能需要几十道工艺,如果每道工艺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缺陷率,那对于一个产品的缺陷率就是级数增加的,这就让学生明白我们在学习汽车电子专业相关课程时对数据的处理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从而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养;第二,在企业,我们会找企业人员给学生讲企业文化。企业会展示员工的优秀事迹、活动剪影,企业提高员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的活动,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养。
(四)“榜样教育”、文化拓展弘扬“工匠精神”
所谓榜样教育就是以先进的典型人物为榜样,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促使受教育者受到启发和鼓舞,进而产生行为动机的一种教育活动。比如引用典故,或者宣传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国劳模,提升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自豪感。“榜样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多元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以校园中各种社团或是其他的自发性组织为载体,利用文化大讲堂、文艺节目及相关专业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大对工匠精神内涵的宣传,使得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同时,增加了工匠精神的培育,从而达到既丰富校园生活,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五)小班化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根本是良好的做事态度,所以,《汽车机械基础》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敬业、精业的态度。在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看淡名利,看淡面子,用心去打磨每一个零件,认真完成每一道工序。先培养态度,后传授知识,这样,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才会端正,工匠精神在《汽车机械基础》教学中才会更好地体现。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成员负责项目的一部分,每个小组的学生围坐一起,讨论、分析、设计、完成小组项目,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关注几个组而不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每个小组碰到的问题也能得到及时解决。
总之,《汽车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的学习方式。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 使目标更为清晰、明确。对教学过程从时间上进行量化,使课堂更加紧凑;对学生学习情况从过程上进行了量化,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学习、作业等环节,进行知识的内化,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