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戏曲表演“四功”技法的审美诉求

2020-05-11李静薛敏

神州·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戏曲表演

李静 薛敏

摘要:“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有着各自独特的表演技法与审美诉求。对于戏曲表演者来说,只有刻苦训练、掌握“四功”,深刻理解其审美诉求,才能在舞台表演中更好地展现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驾驭表演曲目,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戏曲表演;四功技法;审美诉求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也是戏曲表演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四功”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戏曲表演者的舞台表现力。“四功”有着各自独特的表演技法与审美诉求,戏曲演员只有娴熟的驾驭“四功”的表演技巧,深刻理解戏曲表演“四功”的审美诉求,才能在舞台上将“唱、念、做、打”的艺术魅力、韵味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本文基于戏曲表演实践,就“四功”技法的审美诉求进行一些探讨。

1戏曲表演“唱功”技法的审美诉求

“唱功”被列为“四功”之首,是指用旋律节奏严谨的演唱方式来传达剧本中的故事内容,以语言和语音的长短、高低、强弱等变化形式来进行角色性格与内心活动外化的诠释。其审美诉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唱字”,即要做到“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指不能让字音相互混淆,或者含糊不清,要求咬字要音准无误。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提到:“字若不真,曲调虽和,而动人不易。”戏曲演唱做不到“字正”,也就意味着演唱内容无法让人听懂,那么演唱声音与情感再怎么到位,也是无法动人心弦的。所谓“腔圆”,是在“字正”的基础上把律唱得圆润自然、和谐悦耳,产生听觉上的美感。戏曲是通过语言之美来表现声腔之美的,而语言的“字正”正是声腔上“腔圆”的基础,二者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

其次是“唱情”,即唱明劇情、唱出感情。唱明“剧情”是戏曲演唱的首要任务。在戏曲表演中,表演者需要通过“演唱”来交代剧情,表演者的“唱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目的是为突出剧情而服务的。而唱出感情,突显了表演者的演唱功底。戏曲唱段,尤其是内心独白式的大唱段,是集中表达人物意志与情感、精神与情操的重要表现手段,演员只有准确把握戏曲唱段的词情与曲情,才能通过声音将其完美地传达给观众。

第三是“唱韵”,即要唱出戏曲的“韵味”。戏曲演唱艺术的“韵味”没有一定之规,甚至与曲调、旋律本身也无太大关系。同一段唱腔,同样的曲谱与唱词,由不同艺术造诣的演员来演唱,产生的“韵味”大不相同。足见戏曲演唱的“韵味”只能依靠演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艺术造诣来创造与把握。要唱出戏曲的“韵味”,需要表演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深刻理解曲目内涵、人物形象特征,并能够体现出自身的独特风格,这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戏曲表演者的“唱功”的极致表现。

2戏曲表演“念白”技法的审美诉求

戏谚云:“千斤念白四两唱。”这句话表明,在戏曲表演中,“念白”的份量并不比“演唱”轻,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还要难于演唱,因为念白往往在传情达意之时并不像唱段那样有戏曲音乐的烘托配合,并且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戏剧情境交流与角色内心独白,所以想要用念白来吸引观众的确比演唱要难上许多。

戏曲的“念功”与“唱”相同都属于运用“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诗词体语言,念白也称宾白,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接近于生活语言的口语式的“散白”,另一种为韵律化的“韵白”。无论散白还是韵白,都不是生活化的语言,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念白,类似于朗诵体,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在念白的审美特征上,它与“唱功”一样非常注重“字正腔圆”,那么也就是说“念白”要在没有戏曲音乐的支撑下,同样产生足够的听觉美感。这样一来就要求演员在念白时若想达到听觉的美感,更应注重吐字归韵与发音技巧,与此同时还要遵循演唱的共鸣方法,方能美化念白之音韵,强化角色之情感,从而完善角色形象的塑造。

3戏曲表演“做功”技法的审美诉求

“做功”又称“做派”,泛指戏曲表演技巧,是以演员舞蹈化、韵律化的形体动作为表现手段,来展现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内心外化的叙事交流,是戏曲表演艺术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做功”是戏曲表演“四功”中重要的表演手段,更是观众评价演员水平高低的重要评判依据。“做功”的主要表现手段为“五法”,即“手、眼、身、法、步”五种基本表现技法,是戏曲“做功”表演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做功”要求演员的表演既具有程式化的审美特性,又要逼真合理,一招一式都要仔细推敲、细致揣摩,巧到妙处才能满足观众对戏曲表演的审美诉求。而俗话说“戏不离技、技不离戏”,剧情与表演永远都存在着无法分割的依存关系,尤其是戏曲表演,“做功”除了自身具有超强的表现性外,它的呈现与其他三种“功”的表现更是紧密相连,所以它对于“唱、念、打”三功都有着极强的辅助作用,是戏曲表演从观众们“听戏”到“看戏”转变的决定因素。

4戏曲表演“打功”技法的审美诉求

“打功”是指戏曲表演中的武打,它是戏曲表演中技术性最强、配合度要求最高、观赏性最强的表演手段。戏曲艺术的“打功”是从传统武术中提炼出来的,以表现戏剧中交战与格斗场面,极富程式性与舞蹈化,其特点是动作干净利落、配合度高、极富表现力,对人物造型美与表演程式美的要求极强。“打功”的程式套路很多,从表演形式上大致分为“把子功”与“毯子功”两大类,运用刀、枪、剑、戟等戏曲表演兵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对打、独舞或群战被称为“把子功”;而“毯子功”是指在毯子上翻、滚、腾、扑、跌、摔等技艺的戏曲表演基本功。“打功”是戏曲演员专业性的重要评判指标,同时也是戏曲艺术观赏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多观众对戏曲表演中“武场”戏情有独钟,无疑体现了其艺术魅力所在。

5结束语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艺术中演员表演的基本功,也是戏曲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虽然戏曲艺术是一门传统艺术,但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彰显了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其审美特征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依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给观众带来艺术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史震己.说“四功五法”[J].中国京剧,2017 (03):65-67.

[2]李玉昆.中国戏曲艺术“四功”的表演技法与审美诉求研究[J].戏曲艺术,2014,35 (03):49-54.

[3]洪保明.浅谈戏曲表演四功之唱、做[J].大众文艺,2010 (14):44.

猜你喜欢

戏曲表演
谈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概述
锣鼓伴奏对戏曲表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