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间艺术文化数字化保护价值探析
2020-05-11张荣荣
摘要:陕西的民间艺术博大精深,覆盖面广、内容庞大,但是缺乏必要的归类整理,现状堪忧,因此对民间艺术加以保护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数字化保护作为一种适应当今时代需求的特殊的保护措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藝术进行保护,具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与学术价值。因此,本文认为陕西地区民间艺术在当下应该采取数字化保护,并据此分析陕西地区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现状,分析陕西地区省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的价值,提出相关具体的可行性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陕西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价值;保护方法
一、数字化保护的内涵
顾名思义,数字化保护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对对象实施各种方式的保护。尤其是针对非物质文化而言,数字化保护能够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非物质文化的信息进行获取、储存、加工、传输等。并且在收集了庞大的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系统建立有关数据库。这一保护方式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信息的保存与整理,还能实现资料的实时共享,便于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研究。因此,数字化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实现信息的最大获取,数字化保护运用的主要方法有数字视频、数字音频、数字摄影、动画和触觉媒体、三维全景等。对于平面化的艺术文化,可以通过使用精确度较高的相机或数字扫描仪等设备对民间文献、绘画类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其转变为便于处理及保存的图像;对于立体化的艺术文化,例如陶器、青铜器、雕塑等工艺品,同样可以采用全景多角度拍照或三维扫描仪对其进行数字化录取,争取以最接近真实的数据进行保存。
二、现有陕西地区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平台建设
陕西地区民间艺术是北方民间艺术的一个典型代表,是古代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陕西民间艺术是广大陕西同胞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艺术的具象就是指狭义上的民间艺术——民间造型艺术,其包括了民间艺术和工艺艺术两大类呈现方式,一般是按照艺术品的材质进行分类,主要有依照材质进行分类,主要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制成的民间艺术品。就地取材式的创造风格,带有深厚的民族气息,同时和陕西地区当地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并且,这些艺术形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逐渐被普通大众认识和接受。在专家与学者对民间工艺的数字化保护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探讨的同时,政府和民间艺人也尝试着将数字化保护技术切实地运用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2002年召开的第一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讨会开创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先河,随后,这一最初由高校组织的学术交流会议不仅吸引了国内的数字化专家,还纳入了来自国外的专家同行。在会上,专家学者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古文物计算机复原技术、数字博物馆理论、三维扫描技术等。
陕西地区民间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和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极大关心和支持,许多学者和专家在对陕西民间艺术的研究上做出了杰出贡献,出版了相关著作和论文,但在多媒体数字化宣传上就显得比较苍白。截止目前为止,在民间艺术资源保护这一工作上,陕西地区面临着三个严峻的问题:一是随着我国文化生态环境的急剧改变,民间艺术资源流失严重,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着无人继承、濒临灭绝的困境;二是法律法规的建设不够完善,民间艺术遗产无法得到依法保护,相关的保护机制需要尽快建立与完善;三是群众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目前普通大众仍然无法意识到民间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饱含着中华底蕴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社会价值:以文化促进陕西地区社会发展
第一,有利于陕西地区范围内文化资源共享。共享性作为文化的一个特点,决定了文化的范畴并不仅限于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陕西地区的民间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部分文化的保护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地区或民族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手段来进行。尤其是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陕西地区的申报应该被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申报,以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申报混乱。同时,统一申报也有利于将资源高度集合、方便共享。
第二,为构建和谐陕西提供智能支持。陕西不仅是周秦汉唐的物质文化中心,而且也是这一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的中心。要处理好陕西地区民间艺术资源抢救、保护与开发大西北之关系,不能以近、短期利益而破坏仍然存活的原生态文化;在此前提下,做强陕西非物质文化资源,为构建和谐陕西提供智能支持。
第三,有利于促进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针对正在遭受破坏和已不可恢复性资源,在陕西地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展示中心,同时结合采用生态博物馆这种保护模式,使陕西地区民间艺术资源的基本形式、内容、风格、特点以“活态文化”得以保留、存续下去;在经过分析和整理陕西地区民间艺术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数字化网站免费向人们开放,同时提供论坛,便于人们了解,讨论和补充遗漏的陕西地区民间艺术,有利于促进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四、实用价值:极大地方便文化传播
第一,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推广。从目前陕西各地对民间艺术的推广方法来看,多数地区仍采用的是展览这种传统的手段。展览这一推广模式虽然能为大众带来真实强烈的现场感,但其成本高、见效慢。并且受限于陕西地区各类艺术场馆资源,能吸引到的受众也十分有限。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传统的推广方式并不利于文化资源的普及与传承。庆幸的是,数字化与网络传播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弥补了这一缺陷,推进了民间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保护。
第二,受众面广。年轻一代对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接受性较强,因此这一方式可以吸引年轻化、高智化的受众,进而使得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有了针对性和可行性。妥善地利用诸如智能手机、电脑、户外屏幕或其他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移动终端,可以依托其优势,将陕西当地的民间文化向更大的范围推广,使得更多的群体有机会与渠道对民间文化进行认识。
第三,实时反馈。由于数字化来带的便捷性,使得推广能够持续进行并获得及时的反馈。区别于普通的展览活动,网络资源平台可以做到内容实时更新,变化及时。而且得益于网络维护的成本较低、自由发展空间较大,民间文化艺术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直接增强了民间文化的自身发展能力。不同于传统渠道接收反馈的时间较长,网络信息的反馈几乎是瞬时的,这为陕西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条件,能够让文化保护工作者抓住机会,第一时间掌握文化资源的最新情况。
五、学术价值:更高层次保护民间艺术资源,带动社会科学研究横向发展
虽然我国在上世纪前半叶已从引入西方学说思想发展到独立开展课题,但整个社会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关注较少,使其一直处于一种“冷发展”的状态。然而,作为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民间文化艺术,即使在这样的氛围中,也逐渐从业余化转向了专业化,从自由散漫的个体兴趣行为,转变成了具有严密规范的群体研究。从全局上看,这段历程还是局部铺垫性、前奏性的试验及草创阶段,学术规范尚处于问题不太突出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仍未被纳入学术范围,相关的学术规范更是无从建立。因此,收集整理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重担就落在了各地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基层干部的身上。然而,这一延续了民间文化收集整理活动的群体缺乏专业的学科知识素养与科学工作方法,因此,他们不仅要受到“改造”“出新”的思潮引导,还要背负起辅导、培训基层群众革命文艺创作的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的现实状况为学术失范埋下了隐患。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新时期”以来,民间艺术考查研究活动在中国各地域复苏并在各层面铺开,一时大红大紫、陡然升温,呈现为“热发展”。虽然在这一阶段创造了许多具有开拓意义和建设性的成绩,但是,学术规范的欠缺仍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薄弱点。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智慧觉醒、智慧发现的时代,我们需要寻找一个代表中国文化的发展模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迫切需要现代化手段加以科学系统地加以保护利用。利用民间艺术数字化技术,在学术方面在更高层次上保护和利用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进而挖掘这些艺术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文化谱系,带动社會科学研究在纵向发展的同时横向发展,关注各个文化之间的关系。
六、商业价值:促进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
民间文化作为当代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获得长足发展离不开商业化助推。同样,商业化也符合当下市场经济发展,不仅能使民间文化以艺术形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与发展,更能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加深远影响。数字化技术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借助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手段,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商业化包装和推广,既方便广大文化工作者更为直观、方便地进行借鉴参考,从中激发灵感,有助创作,也有利于形成并延伸民间文化产业链,形成上下游文化产业,为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七、结论
陕西地区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现阶段已经开始做了一定的保护,并建立了一批民间艺术馆,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得以被收藏保护,虽然如此,民间艺术保护仍然令人堪忧,不少民间艺术濒临灭绝,因此我们建议大力发展陕西地区民间数字化保护,更好地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精华。
陕西地区民间艺术数字化保护意义非凡,具有广泛而深刻的价值。其社会价值表现在以文化促进陕西地区社会发展,其实用价值表现在极大地方便文化传播,其学术价值表现在更高层次保护民间艺术资源,带动社会科学研究横向发展,其商业价值表现在促进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广道.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2]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3]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4]龙晓苑.数字化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周卓伦.生活于数字化之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林海青.数字化市场的兴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8]李春霞.论现代多媒体技术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9.25 (5)
[9]蔡群.任荣喜.邱望标.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 (4)
[10]孙海英.王宇佳.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J].图书馆学刊,2009.31 (9)
[11]陆霄红.郑奇.论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J].新美术,2007.28 (6)
[12]陈寿.大规模数字化对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 (7)
[13]梁弼.钱建军.民族文字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项目中的图片存储及呈现[J].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2008 (7)
[14]王晓芬.苑鹏军.王艳贞.河北民间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建设探索[J].视觉艺术,2009 (1)
作者简介:张荣荣(1966.1-)女,民族;汉,籍贯:陕西宝鸡,职称: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