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探讨
2020-05-11夏淑艳
夏淑艳
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基层地区的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再加上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公民群众的土地权属意识越来越强,在发展农业产业时,承包土地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现阶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工作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普遍的表现为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受到损失,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开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论述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面临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具体的工作对策,现将具体工作内容介绍如下:
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宣传不到位
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村集体的领导干部的法律法规意识不强,对法律宣传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在工作过程中随意改变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关系,使得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引发群众上访,群访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秩序稳定。
2、土地承包不合理
现阶段,在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承包行为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没有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在农村土地承包行为开展过程中,很多农民群众没有签订土地承包合同,还有不少群众根本没有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各项合同签订不规范,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损失。出现该种情况,主要是基层地区的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整个工作队伍职能瘫痪,没有充分掌握农村地区土地承包现状。
3、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工作,流转程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土地的利用价值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另外很多农民群众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个别双方没有签订相应的书面合同,即便是签订了书面合同,也表现为条款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双方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没有构建比较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机制,供求信息不平衡,土地需求者找不到流转方,流转土地的农民群众找不到土地需求者,进一步阻碍了农村土地的流转进程。
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对策
1、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高村集体领导干部和社会大众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规的认知程度,应该采取简便、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和承包仲裁法规,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能够真正按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后,可以依法维权,提高社会大众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应该尽快加强区级仲裁委员会建设,构建区级的土地承包管理机构,配置完善的编制,拨付专用款项。乡镇地区应该将熟悉本地区承包工作的农经工作人员充分组织起来,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农经工作队伍,提高工作质量。村集体也应该结合本地区土地承包经营现状,构建土地承包管理和纠纷调解组织。将村集体内部的土地承包纠纷在村集体得以解决。
2、构建完善机制,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持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信访工作的基础上,应该选择群众基础较好,乡镇政府工作积极性较高,土地承包纠纷较多的地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试点,在农村地区树立典型,依法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避免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损伤之后不知道该采取哪种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还应该做好农村集体土地利润和收益的分配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将农村集体土地的收益纳入到土地承包管理范围当中,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的用途。另外还应该注重做好四荒地、撂荒地等资源性土地的承包管理,规范招投标行为,把工作重点放置在土地出让和征收、补偿分配、使用审计监督方面。
3、建立区镇村三级预警平台,做好纠纷调解工作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流转双方依法建立承包关系,完善区、镇、村三级预警平台建设,平台指挥中心设在农业农村委员会,由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任指挥中心主任。区政府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及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建立主管区长为召集人,政府办、农业农村委员会、信访办、公安局、法院、司法局、审计局相关负责人和各镇镇长为成员的协商、调解、信访、仲裁、司法等多种渠道的流转纠纷调处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解决土地流转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农业农村委员会要设立专门科室和特定人员负责管理全区土地流转工作,统筹协调各镇做好业务培训、规范管理土地流转工作,尤其要抓好信誉审查、经济审核、备案、调查、统计汇总等工作。各镇设农村产权流转工作站,镇长为负责人,各村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村级服务点,村书记为负责人,负责流转土地合同的審核、上报、备案及日常监督、预警,以乡镇、村为纠纷调解主体,实行区域负责制,及时化解土地流转纠纷。
4、严格流转合同
各乡镇要严格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流转双方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规范文本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明确经营范围、流转价款、结算方式、流转到期后投入资产的处置、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土地复垦、违约责任等,做到手续完备、规范。
在新形势之下,农村土地承包归属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分析,要对农村土地承包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关系变化规律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及时掌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研究和探索,从而研究出有利于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新机制和新办法,确保农村地区的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能够稳定开展,并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速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301500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