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2020-05-11侯永军
侯永军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国民经济支柱,但是我国的农业化生产效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当前农村生产机械化不高、乡村空置率高、农民兼职化明显、且农村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农村教育普及率偏低等现象造成的。由于当前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现有的农村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当前的农村发展需求,但是国家的现代农业化发展需求却需要有创新的举措,为了保障国家粮食的稳步、安全生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愈发紧迫。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及发展困境
1、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新型职业农民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很多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都对其进行了概念性的阐述。首先新型职业农民需要符合农民的特征,即拥有一定数量的耕种土地用于生产、大部分的时间和工作要用于农业耕种,同时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源自农业生产,并且长期居住地要在农村或乡镇。还有的学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会追求市场化的需求,并有终身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在思想上兼具现代农业生产的理念,并有义务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不仅要对种植、养殖有一定的基础,还对生态、环保、经营等方面有正确的认知。我们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农民虽然是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很少站在社会改革的前沿,经常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被动的发生转变。“互联网+”是当前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变革,这也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代农民需要了解“互联网+”的运行机制,同时也要洞察市场的变化趋势,并主动的作出自我转变。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困境
农业生产关系到国家的命脉,“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党以及政府非常重视的工作环节,而关心农民的状况更是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摸索着带领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路径,也深刻的认识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代以及科技的变化,在培养农民工作中还存在着下列问题。
(1)培训活动先行,城乡对立明显
我国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项目,并在多年的实践中培养了数以千万的技能型农业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训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有了“一身本领”的技能型农民却渴望跳出农村这个“圈子”。究其原因,是城乡差距过大,城市中具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保险措施、教育环境等,农民希望走出农门,向往着在城市中定居,拥有相同的社会资源。
(2)教育种类繁多,缺乏顶端设计
当前是科技社会,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是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上条中我们说到国家早就注意到了问题的关键,也相应进行了技能型农民培训教育,从整个的农民教育计划和运行上看,在提高农民综合素养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技能型农民覆盖。但是其中也暴露出了农民培训教育缺乏顶端设计的弊端,首先是教育体制不够健全,很多培训教育内容没有整体性规划,教授的内容随意性较大,同时缺乏连续性。其次,教育培训虽然是由农业部统一组织,但是在具体行动和责任划分上却有教育部、扶贫办、农业部等多个部委联合执行,缺少统一的领导和部署。最后,当前农业劳动力需求变化较大,但是相应的技能培训资源却没能调动起来,现有的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缺少快速整合和变化的能力。
二、“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析
1、移动互联网,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城乡结构与模式,并为转变城乡二元次发展模式带来了转机。首先,“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互联,让农民掌握市场的主动权,由于之前农村与城市的信息不对等,很多农产品销售会被一些“小贩”进行炒作,又或者农民寻找不到销路,而“互联网+”可以让农民快速获取信息,了解市場的趋势,并能有效减少技术风险,更好的规避市场不利因素,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的全方位改革。其次,可以实现资源互联,充分发挥农村的潜在实力,以往的农业生产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的生产和销售,利用网络可以实现主体与个体之前的最低产业流动成本,同时人力资源也可以利用网络功能实现集约化办公,依托“互联网+”的功能让交流和沟通更加灵活,打破资源限制的矛盾,让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更快的占据市场优势高地。
2、吐故纳新,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1)学习新知识,发展专业化生产人才
“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可以让人们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习和创新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这也就需要新型职业农民从海量的知识信息中不断纳新与变革,并将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我国长久以来都是以家庭式“小作坊”的农业发展模式为主,这种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不断的进行资源合作生产,并让产业成为一个全链条的体系,建立科工贸一体化的农村综合中心,并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进程,着力实现生产、经营、质检、流通等全方位产业服务脉络。
(2)思维纳新,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
在新时代中农民不应该固守传统思维,而是要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现代农业生产当中来,将以往增加劳动力来实现农业生产量的方式进行转变,要以提高机械化水平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并要定期组织和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学习,即农业机械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培养部分农民成为专业性的农机服务人才。对于农业作物的种植、施肥、洒水、灾害防治等方面,要逐步走上智能化道路,利用与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灾害防御技术、无人机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化农业生产,减少劳动力的付出,增加机械化和智能化设备的运用。
综上所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科技进步,也是带动人类文明的重要契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与互联网产业有效结合,秉承系统谋划、科学合理、有序推进的理念来完成农业转型。当前我国的职业农民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正视问题的存在,以科学发展、政策跟进的态度,探索在“互联网+”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早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作者单位:036599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