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教育:小心喂出“白眼狼”
2020-05-11蓝橡树
蓝橡树
教子不光要趁早,也要懂得从小处入手。因为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问题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家长发现问题时已经晚了。所以,小到吃每一顿饭、出每一趟门,你都不能掉以轻心。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它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而性格等于命运。
喂出来的“白眼狼”
曾经在视频上看到一对夫妇喂孩子吃饭的情景,简直就是自虐大戏。
小女孩10岁左右的样子,一个人在吃蘸水面,爸爸站在她旁边夹面条。女孩吃完一根,爸爸夹一根。突然,女孩说:“我吃不了了,妈,我要喝饮料。”妈妈说:“问你爸爸要吧,我没带钱出来。”这时,女孩竟然用力地给了爸爸一个耳光,啪的一声打得网友心里一颤,随后听到两个字:“给钱!”
一个孩子竟然在公共场合打爸爸耳光,任何一个正常的家长估计都要狠狠教训一番吧?可这个爸爸竟然没有任何反应,反而拉着女儿的手去买饮料了。而她的妈妈,就很自觉地吃起了女儿剩下的面条。
虽说父母爱子是天性,可这般无原则、无底线的爱,换来的恐怕只是噩梦一场。
从吃相里看人品
吃饭,是生存本能,也是孩子接触最频繁的事情。它虽小,却逐渐塑造着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塑造着他的人格。马未都讲过一个从吃相里看人品的故事:
父亲、儿子、儿子的好朋友一起吃饭。饭毕,父亲对儿子就说了一句话:“你这朋友不可深交。”儿子很不理解,就没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没想到后来因为一点小利益,这个朋友果断抛弃了他,验证了父亲的话。父亲不是神算子,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就是从“翻菜”这个动作中看出来的,“他夹菜有个习惯性的动作,就是用筷子翻菜,翻上来以后扒拉两下夹起自己爱吃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
餐桌上的习惯性小动作,会放大到整个人生里,影响每一次选择。
四大养“狼”金句,你中招了吗
金句1:宝宝先吃,宝宝不吃了妈妈再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就成了孩子的“剩饭桶”。孩子不吃的家长才能吃,孩子想吃的一定让孩子先吃。
这点我赞同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所讲的:如果孩子和长辈同桌吃饭,应该等长辈动筷子了,孩子才开始吃。这件事很小但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要让孩子心里有他人。
金句2:赶紧吃,不然一会儿就被抢光了。
一盘菜端上来,赶紧往孩子碗里夹。特别是孩子爱吃的,恨不得整盘都夹给孩子,别人都不能动……
先不说在饭桌上人为营造的这种紧张气氛是否有益于孩子进餐,让其他人想吃不能吃,眼巴巴等着的场面,想想都尴尬。况且如今的孩子不仅不缺营养,反倒很多是超重肥胖、营养过剩。
其实想想看,能同桌吃饭的不是亲朋就是好友,多吃一口少吃一口,能有多大关系呢?就怕养成了“抢食”的习惯。
金句3:宝宝,挑个最好的、最大的、你最喜欢的。
一次周一例会,同事吐槽说,周末几个闺蜜带着孩子一起聚会,有人带了刚摘的草莓分给大家吃,一个闺蜜直接跟自家娃说:“快,挑个最大的。”
听到这,估计不少人都和我的反应一样:“谁家的娃不是宝贝?就你家的要吃最大的、最好的呀。”
金句4:宝宝,这个好吃,都是你的……
每次聚會吃饭,都能遇见几个这样的熊孩子,自动默认好吃的就是自己的,这样的孩子在外面其实很容易受挫。而关于分享,最好的学习场地就是在家里。
李玫瑾教授曾讲过她给女儿分橘子的故事:“我剥完一个就给她一瓣,我说给爷爷送过去,第二瓣我说给奶奶送过去,第三瓣我说给大姑,第四瓣给爸爸……最后那瓣我给她的时候,她拿起来送到了我嘴里。这时我又拿了一整个剥给她。因为我需要她有一个家庭意识。”
在孩子小时候,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有家庭意识,心里有别人,享受到分享的乐趣,以后才不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李玫瑾教授有一句话提醒得特别及时,她说:“孩子3岁时,你不满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满地打滚;可是当他15岁时,他可能会自残、自杀,和你争吵;当他20多岁时可能会怨恨你,甚至攻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