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主要病害的防治

2020-05-11邵长远张高翔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0期
关键词:立枯病褐斑病菌核病

邵长远 张高翔

大豆原产于我国,已有五千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现在国内各地均有栽培。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是制作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的上好原料。生产中,危害大豆生长的病害较多,无论发生哪种病害,不仅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更会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危害大豆的病虫害有菌核病、立枯病、褐斑病、根腐病、灰斑病、霜霉病、花叶病等,本文主要介绍菌核病、立枯病、褐斑病、根腐病。

一、主要病害

1、菌核病。菌核病是危害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属真菌性病害,苗期、成株均可发病,尤以花期受害为重,导致苗枯、叶腐、茎腐、荚腐。

(1)发病条件。大豆菌核病在雨水多、连阴连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品种抗性差,连茬连作,养分不足、植株长势弱,植株间距过密,偏施氮肥、植株徒长,倒伏植株多等情况下发病率高。七月下旬是菌核病的高发期,扬花期长的品种更易发病。

(2)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在茎秆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发展后,斑点逐渐扩大为病斑。后期病斑上生出白色棉絮状及白色颗粒,病逐渐变为黑色颗粒。严重时病株枯死,枯死的植株呈白色。

2、立枯病

立枯病也称为死棵、猝倒、黑根病,是危害大豆苗期的一种主要病害,发病后一般可造成5%~10%的死株率,严重的地块死株率可达30%以上,高发年份甚至会造成全田死光,导致绝产绝收。

(1)发病条件。大豆立枯病多发生在品种不良,种子保存不当、霉变,连茬连作,土壤带菌率高,土壤肥力较差,植株长势弱,有机肥未充分腐熟腐透,地下害虫多等多种条件。

(2)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幼苗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生出稍凹陷的红褐色病斑。发展后,皮层开裂,呈溃疡状。后期溃疡部位的菌丝由无色变成褐色。严重发病的病苗,植株矮小弱化,发育迟缓。

3、褐斑病

褐斑病属真菌性病害,是生产中常见高发的一种病害,大豆产地均有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茎、叶柄、荚也可染病。

(1)发病条件。连茬连作,温暖多雨,夜间多雾,结露持续时間,田间密度大,通风透光较差,排水不畅等因素是褐斑病告发的主要因素。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7~28℃。

(2)发病症状。叶片发病,先从底部开始出现症状。子叶上生出不规则状的暗褐色病斑,斑上布有小黑点;真叶发病,生出棕褐色的多角形病斑,在轮纹上散生小黑点。发展后病斑逐渐扩大,多个病斑连成大病斑。后期叶片黄化,枯萎脱落。茎、叶柄发病,生有短条状边缘不清晰的暗褐色病斑。病荚发病,生有不规则状的棕褐色病斑点。

4、根腐病

根腐病是一种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受害。主要危害植株根部,影响根部的生长发育,导致植株长迟缓、矮小,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1)发病条件。土壤带菌量多,地下害虫多,根部伤口多,连茬连作,有机肥腐熟不充分,偏施氮肥,磷钾不足,追肥不及时,时晴时雨,高温闷热等因素易导致根腐病的高发。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5~28℃。

(2)发病症状。发病初期,茎基部或胚根表皮生出不规则状的淡褐色小病斑。发展后,形成红褐色坏死状的凹陷斑。并绕根茎逐渐扩展,致根皮枯死。病株的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叶片色淡,植株矮小且弱化,结荚量明显少于健株,导致产量明显下降。

二、病害防治方法

防治大豆菌核病、立枯病、褐斑病、根腐病等,要遵循农业防治与燕窝防止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防治效果。

1、农业防治。要结合本地实际,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与水稻、玉米、高粱等非豆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科学轮作,最好水旱轮作,轮茬轮作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彻底整地,施足基肥,有机肥要充分腐熟腐透,减少纷飞中的病原病菌,减少发病几率。适时播种,尽量避开病害高发时段。播种前要用拌种剂或浸种剂进行灭菌处理,减少种子的带菌率。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合理密植,控制好植株间距,保证田间有良好的通风、采光、透气条件。及时去除病叶、病枝、病株,并带离田外集中作无害化处理。对病穴要施药或撒生石灰进行消毒,以减少病菌病源。科学浇水,合理施肥,均衡施肥,确保养分充足,促进植株长势健壮,提高自身抗病力。保证田间排水设施良好,雨后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

2、药物防治。

(1)菌核病。菌核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复方菌核净1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治萎灵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等在初花末期或发病初期喷洒,8~9天喷1次,连喷2~3次。

(2)立枯病。播种前可用种子重量的0.3%的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发病初期,可用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甲霜灵等喷洒防治,9~11天喷1次,连喷2~3次。

(3)褐斑病。发病初期,可用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洒防治,9~10天喷1次,连喷1~2次。

(4)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10%双效灵水剂3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600倍液,或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4%农抗120水剂150~300倍液等灌根防治,8天左右灌1次,连灌2次。

(作者单位:277700山东省兰陵县农业农村局)

猜你喜欢

立枯病褐斑病菌核病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高温多雨 注意防治苹果褐斑病
楚雄州桑树褐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南部县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