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音拼读能力?促进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2020-05-11张珍
【摘要】在初中阶段,英语是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如今初中英语教师往往是借助国际音标来开展教学,随着自然拼读法被引入中国,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学生的学习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将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的方法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语音拼读能力的提升,是目前初中英语教育从业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未来英语教学方法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笔者以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所显示出的优势进为入手点,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切入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国际音标;自然拼读;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张珍,云南省德宏州民族初级中学。
自然拼读法指的是学生基于26个字母来引导学生解析英语单个字母与整个单词组合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促使学生能够很自然地读出单词的读音。国际音标法指的是教师为学生传授48个基本音标符号的读法,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音标组合的读法。在对初中英语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大幅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一、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的优势和劣势
1.国际音标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国际音标是读音与音符对应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语音识别系统,也不会受到单词长度以及重音位置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下,国际音标教学法已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音标发音之后便可以準确读出单词的发音,有助于学生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从而形成比较长期的记忆。然而国际音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部分音标的写法与字母非常相似,这使得英语初学者可能出现混淆音标和字母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体系的创建;除此之外,国际音标学习的基础是掌握音素的发音,为了保证音标发音正确,学生就必须提前掌握完整的音素发音知识,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难度。
2.自然拼读法的优势与不足。在对英语词汇进行学习时,自然拼读法可以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它更加重视单词的拼读集结合,学生以字母以及字母的组合为出发点便能直接读出单词,这样操作简单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得以提升,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促使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益处进行感知。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一些相对复杂程度比较高的多音节词汇的发音规律并不明显,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进行单词拼读,那么很容易出现错误拼写的情况,这会影响学生的英语词汇积累。其次,自然拼读的规则有二十条之多,内容比较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会花费学生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可能也会对其他英语学习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也会使得学生认为英语学习难度很大。尤其是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会更感觉到学习的吃力,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更深层的学习,英语成绩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二、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结合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1.增加游戏元素。无论是借助国际音标的方法还是自然拼读的方法进行教学都需要基于学生对音标系统以及拼读规律形成完整记忆的基础上,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与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的特点存在一定的矛盾,传统教学方式的教条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游戏化的元素,如此有助于学生充分意识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2.引导学生对学习规律进行总结。尽管英语字母仅有26个,但是这些英语字母的组成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容易出现很多形式相似、读音相似的英语词汇内容,这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会增加学生学习的无力感。那么,初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国际音标以及自然拼读结合的方法时,就需要主动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促使学生在长久的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发现其中的发音规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take和home这两个英语词汇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发音规律进行总结,通过分析发现,两个单词当中的e、o字母的发音与元音字母a和o的发音相同。借助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英语词汇组合以及音标内容,有助于自然拼读与国际音标结合的教学策略的实施,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英语知识进行迁移,更加系统地对英语词汇展开学习和记忆。与此同时,学生也能逐渐建立起单词拼读与国际音标学习之间的联系,对英语词汇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是自然拼读法与国际音标法实施的基础条件。
三、结语
总而言之,自然拼读法与国际音标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都体现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将两者结合起来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两者的优势。可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同时引入音标与字母拼读的元素,借助游戏以及学习规律总结等有效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将单词拼读与音标的学习结合起来,能够提升初中生理解英语知识的全面性,实现系统性的学习,为将来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穗瑜.自然拼读与国际音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6):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