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侨企:一场抗疫生产的爱心接力

2020-05-11杨宁尹琛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武汉疫情

杨宁 尹琛

眼下,广大侨商会员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投入到复工复产中。

“保质量、保物价、保供应”,这是正大集团旗下北京卜蜂莲花超市对消费者的庄严承诺。作为市场主要的零售商之一,卜蜂莲花致力于为万千家庭提供各类生活必需品。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卜蜂莲花更是在保障民生供应方面下了“硬功夫”。

眼下,广大侨商会员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投入到复工复产中。

稳生产保民生

“民生商品不停供,这是我们的基本目标”。北京卜蜂莲花新业态发展部负责人孟庆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卜蜂莲花超市从未中断营业,一直在为消费者提供必需的生活物资。”他提到,“保供应”的关键是备货和配送。“我们发动专业采购团队,去各大市场搜罗采买生鲜蔬菜;然后派车直抵厂家仓库,提货完毕后第一时间分发配送到各门店。对不方便出门的顾客,就将货品由专人打包,无接触配送至小区门口。”

2.98元的圆白菜、14.9元的正大冷冻腔骨、14.8元的大瓶84消毒液,这是北京卜蜂莲花各店近期的热卖组合。看着社区群里顾客们收到商品的反馈,孟庆松说“消费者满意就好。”

在此期间,同样为消费者持续提供生鲜蔬果等民生商品供应的还有正大优鲜。“疫情期间,我们蔬果的销售量涨至平时的4-5倍。”正大集团正大优鲜负责人刘骝说,“单个门店每天可能都要销售出上吨的蔬果”。

如此庞大的销售量意味着不可小视的客流压力。进店前测量体温、控制店内顾客人数不超过10人、收银处专人引导顾客排队间隔1米以上等,严格的消毒防疫措施是此类门店正常运营的必要条件。考虑到顾客挑选蔬果时会接触到商品,正大优鲜还为每一位进店顾客免费提供一只一次性手套。

像卜蜂莲花超市、正大优鲜这样的门店在全国有很多,它们大多离消费者很近,就开在社区里,能使消费者就近购买到必需的生活防护物资。而在离普通消费者较远的地方,也有大批工人已经走进工厂,站在生产线前为民生商品的保供奋战。

据悉,除湖北疫区之外,正大集团的种植、养殖、饲料、屠宰、食品加工等企业都已复工,生产能力已基本恢复。肉菜蛋奶等产品正从工厂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商超和电商平台。

2月4日,位于武汉的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大米加工厂正式开机。经过测温、穿戴防护工具、消毒等步骤后,一线生产工人进入车间,一如既往地开始了生产工作。作为粮油生产企业,益海嘉里集团在特殊时期发出了“粮管够”的积极信号。

粮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疫情期间,民众因恐慌大量囤积米面粮油,导致市场一度出现米面供应紧张的情况。为了缓解这样的局面,益海嘉里集团意识到复工生产刻不容缓。

为解决复工复产人力短缺的问题,益海嘉里集团号召各工厂非生产部门的员工主动申请支援生产一线。当地员工的亲属以及经销商伙伴也积极加入其中,到工厂从事装箱、打包等辅助性工作。

截至目前,益海嘉里集团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的50余家粮油生产企业已全面复工。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米粉、豆奶、餐饮专用粮油等产品正在持续供给中。

医疗卫材稳供应

正月初一,中翰盛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接到了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的电话,对方提出需要Jet-iStar3000免疫分析仪及相关试剂的需求,并强调这些设备需要在次日下午前全部安装到位。该公司董事长周旭一意识到,昨晚才停产的工厂恐怕又要忙碌起来了。

Jet-iStar3000免疫分析仪是中翰盛泰公司的优势产品之一。“只要将全血样本放入试管架,3-18分钟后,检验人员就可以等着看检验结果了。”该分析仪的优势在于检验全程不开盖,能保护检验人员免受生物安全风险,在全国350多家疫情定点医院中用于新冠肺炎患者和发热病人的快速筛查与诊断。正因如此,这一安全高效的分析仪吸引了来自各地医院的300余台订单。2月6日,中翰盛泰公司正式复产,数百名一线生产工人、设备工程师、技术研发人员纷纷到岗。

为了解决物流难题,中翰盛泰调动了子公司医智捷供应链公司专门负责运送。令周旭一印象深刻的一笔订单来自福建福州,“从杭州到福州,十几个小时,一辆十米长的大卡載着三台设备一刻不停地开往目的地。对方要得很紧急,这是最快的方式了。”

而人力问题的解决,则得益于中翰盛泰已有的应急机制。周旭一说,“医疗诊断仪器是很特殊的产品,为了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装机使用,我们有70多名客服工程师分布在全国各处,随时待命。”这其中就包括武汉的工程师王小明。

2月19日,王小明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安装Jet-iStar3000免疫分析仪。直到当晚10点完成安装调试前,王小明从头到脚都被包裹在白色防护服里。这期间他没去一趟厕所,甚至没喝过一口水。“危险肯定是有的,但能为抗疫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很骄傲。”王小明说道。

截止目前,中翰盛泰公司的产能已恢复至100%,接下来将致力于打通供应链,提高核心原材料的安全库存。在完成已有订单的基础上加大基于生物安全的医智汇数字化即检实验室投入,尝试将提升免疫力的健康检测产品上线。

除了医疗诊断设备之外,医疗防护卫材的生产供应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月10日,赛得利集团五家工厂已经全面复工。作为国内无纺布市场三大供应商之一,赛得利集团致力于为包括医疗卫材在内的无纺布生产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材料。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间,该集团被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纳入省防控应急物资调度企业。

缺乏原料是赛得利集团复工的困难之一。赛得利集团九江地区企业资讯经理甘怒提到,由于上游开工不足,生产必须的硫酸锌等原辅料供应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厂正常运营。“我们的供应链部门想方设法开辟新的供货渠道。”甘怒说,另一方面,负责对外联络的企业事务部也积极和当地政府对接,在政府的帮助下,协调其他企业的闲置原辅料,并开具特别通行证缓解物流压力。

“各部门间、工厂间的协调沟通,通力合作是保证集团复工复产的基础。”

目前,赛得利集团正不间断地生产和供应无纺纤维,为无纺市场原材料的稳价保供不断努力。

后勤服务有保障

测量体温、酒精消毒、穿戴上防护服和护目镜、背上按比例稀释好的消毒液,陈丽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武汉城市公司的环境主管,她的工作是给武汉世茂锦绣长江社区做消杀。“消毒液连桶加喷雾器,有四五十斤重。”陈丽英说,这样一桶消毒液,她每天要喷完两到三桶。小区出入口、人行道、垃圾桶,这些人们最有可能接触到的地方都是消杀的重点区域。

在世茂锦绣长江社区中,每天有20多位像陈丽英这样的一线消杀人员穿梭其中。这里除了消杀保洁人员,还有一群人引人注意,他们抱着蔬菜冒雨奔波于各楼宇之间。

“70栋的业主请注意,我们已经将蔬菜运到70栋楼下了,马上就挨家挨户给你们送上去。”武汉城市公司一客服主管肖英在业主群里发消息说到。这是一次免费派发蔬菜的活动,活动覆盖了武汉世茂旗下的四个社区。76吨蔬菜,两天内被派发给了8732户家庭。

白菜、萝卜,还有武汉人最喜欢的菜薹......18斤各种时令鲜蔬组合成的爱心蔬菜包被世茂服务人员送到了各家门口。“我们担心业主蔬菜储备不足,影响正常生活,所以想尽快将这些菜送到他们手上。”负责本次活动的武汉城市公司物业总经理周曦说,这些蔬菜解了居民们的燃眉之急。同时我们也借此希望缓解业主的压抑情绪,给他们关心和信心。

同样武汉世茂希尔顿酒店的服务人员也加入了这场爱心接力。

凌晨4点,武汉世茂希尔顿酒店副厨师长徐亮就起床了。他所在的酒店接待了驰援武汉的解放军医疗队。“医护人员们清晨5点半就要赶往医院,所以我们必须在5点前把早餐准备好。”因为是疫情期间,徐亮在进厨房之前,先进入一个专门的紫外线消毒房间,对全身进行消毒后再带上口罩等防护工具,才能开始准备餐食。

“我们做的早餐多以面食为主,因为医疗队里北方人居多。而午餐和晚餐則是三荤一素一汤和水果。做好的餐食分装在餐盒里,供医疗队取用。”徐亮介绍说。一天下来,厨房要准备600多份盒饭,显然徐亮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忙碌,从大年三十到现在,他已经在岗位上工作了一个多月。但是他说这不算什么,“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别人过来支援帮助我们,我们自然要把人家当客人招待好。”

像徐亮这样的厨师,该酒店目前有十几位。加上前台、客房等人员,共有40多位员工正在岗位上,为入住酒店的援鄂医疗队提供安心的后勤保障。

春意渐浓,侨企纷纷以最好的状态投入生产工作。从民生商品、医疗卫材到后勤服务,无论是负责决策调度的侨企负责人,还是负责一线生产的员工,都在为抗疫复工努力着。

杨 宁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尹 琛  人民日报海外版实习记者

猜你喜欢

武汉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疫情中的我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驰援武汉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武汉加油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