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政史融合现象探究

2020-05-11魏薇

祖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现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人才培养任务自然要落实在教育的转型上。而学科融合,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解决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提升学生的学科融合能力,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当前背景下,文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强,尤其是政史之间,关联性更强。本文试图以历史学科为基础,去探索在历史学科中可融入的政治学科知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   政史融合   现象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文科之间,部分内容关联性强。本文立足于人教版高中政治学科(以必修为主),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为依托,挖掘现行历史教科书中与政治学科之间的联系,更突出历史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来研究历史教学,并以具体的教学案例加以说明。

一、相关概念界定

目前需要注意的是,笔者虽然试图探究政史融合的相关问题。但是同时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政史融合并不是要打破高中政治和高中历史两门学科的界限,让两门课的老师共同备一节课,同讲一节课,并不是要消除各学科特征,走向大融合。在目前教育环境下,打破各学科的界限是沒有必要的。各个学科都承担着它培养学生各种素养的方向,而且,各个学科都有它自身内在的特质和学习方法,贸然打破学科界限只会造成学生知识的混乱。目前现行的学科分类教学已经推行了很久,已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如果贸然将几门学科重新洗牌融合,变成大文综学科,那么许多问题将接踵而至,在没有成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定论之前并不适合作出如此大的改动。

当然,政史融合也并不是将两个学科间内容的交叉简单加以总结。从哲学来看“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各学科间若有若无的联系是势必存在的。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就会使“政史融合”这一实践概念被模糊,成为纸上谈兵。

笔者这里所探究的政史融合,尤其要注意并不是为了知识点的融合而融合,所以一定要把握好重难点知识,不能为了渗透别科知识,而偏离了本科目的重点。而且,在历史学科的基础上渗透政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更广泛地利用教学素材去解决本学科的一些重难点,探究学科间共同的能力要求,使两个学科在教学中能够实现有效的配合。所以,政史融合在历史教学中起到的应该是促进作用而不是干扰作用。

二、当前政史结合的困境及解决思路

虽然在当前教育中,文科教师经常说:“政史不分家。”但是在笔者的从教过程中发现,假如历史课堂上涉及到一些政治概念,更多时候,教师的做法要么是花大量时间在解释所谓的政治概念上,要么索性不管,让学生去问政治老师。按照历史课标和本堂课的重难点并利用两个学科的交叉点恰当的开展教学工作的做法并不多。

目前笔者所在地区所推行的高中教材都是人教版,高中历史三本必修分别是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和思想文化史,而高中政治课本却是有所不同,必修一为经济生活,必修二是政治生活,必修三是文化生活,必修四则是哲学与生活。但是通过对应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必修一与政治中的政治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必修二与政治中的必修一较密切,历史必修三与政治的必修三对应,而哲学生活则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中。高一的学生在学习历史必修一时,会对整个政治制度确立的背景以及整个过程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政治制度本身的含义却无法透彻的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点重复考察和知识的断裂。而且,相应学科的教师在备课与讲课时基本以自己的学科为主去准备,很少去了解或者尝试了解邻近学科的相关内容,导致政史授课内容脱节。

在当前教学中,要解决政史结合的这几种主要困境,笔者试着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方案,仅供参考。首先,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教学顺序。政治基本必修教材相互独立的特征更明显,稍微调换顺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现有的历史教材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适当调整顺序也是可以接受的。按照之前笔者所叙述的顺序做以适当地调整和对应,这样,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经济政策的时候,能够适时用相应的政治概念做一阐述。当然,这种方法需要两科老师甚至整个年级的配合,也是现有条件下的权宜之计。除此之外,两科教师可以加强集体备课,在上课内容方面,可以提前做好沟通,以免多讲漏讲,而且,用别的科目已经讲过的内容作为自己的教学素材,也能够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

三、政史结合的主要方法运用

在目前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总结发现了几种较好的政史结合运用的方法,现将一一举例说明。

首先,政史结合可以用在历史的新课导入中。导入是一节课是否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灵活运用政史结合能够瞬间抓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专注于课堂。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二单元为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由于顺序以及学生的认知,很容易让他们误以为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基础上发展的。这时候教师可以运用政治必修三的相关内容进行第二单元的导入。告诉学生“各民族各国家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是由它自身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所决定的。

其次,政史结合可以用在历史课程重难点的突破上。历史学科中很多重难点都较抽象,若是处理不当,学生可能仍然无法理解。例如,人教版必修三宋明理学这一课一直以来都比较难突破,学生觉得抽象,老师也觉得不好讲清楚。而且,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对二程、朱熹、陆九渊和王阳明思想的把握。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材料并引入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这样更容易加深学生的理解。

再者,可以在历史课堂的小结中进行政史结合。历史中经常会在课堂做总结时涉及到对人物、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这时候仍然可以用哲学上的一些观点来做规律性的总结。可以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来分析,“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包含着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所以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世界。进而告诉学生在评价某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也要从它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去分析,而不是一刀切。

参考文献:

[1]周刘波.历史思辨性思维的教学逻辑--以部编历史教科书辅栏"材料研读"教学策略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08).

[2]宫炳成,林红玲.试论高考试题中的史学研究倾向--从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谈起[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3,(09).

[3]苗颖."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分解初探--基于对2000年以来相关高考试题的分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02).

[4]邢红阁.高中历史必修Ⅲ人民版专题六 第2课 神权下的自我[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5]范存俊,孙玉林.在历史教学中尝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学习方式在少数民族山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性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颜泽源.思辨:高中历史教学的灵魂--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史"辩论课的总结[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朱旭南.关注人文,彰显个性--浅谈研究性学习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融合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以政史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8】GHB0584。作者简介:魏薇,白银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现象
曾打造现象级IP“熊出没”的华强方特,能否再创造下一个爆款?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