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风清气正的言论生态

2020-05-11潘玉驹

人民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言论权利公民

潘玉驹

言论是思想最常见的呈现形式,承载着利益诉求和现实期待,体现着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澄明言论自由的实质与边界,引导公民在权利与责任的价值平衡中正当行使这一权利,为民族复兴建好言立好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言论自由是促进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提出言论自由思想并逐步形成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郑国“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掀开了古人先哲对言论自由的积极探索;春秋末期开启的“百家争鸣”,推动了我国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为推翻封建帝制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了“左”倾错误思想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航程。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言论自由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例证同样举不胜举。就个人而言,言论自由的价值同样不能忽视。它是促进思想交流交锋、实现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公民意识、融入国家和社会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消除人际隔阂、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正是因为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人们不仅把它当做一种信念,而且将之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和保障。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共同纲领》以及诸多国际联盟都以法律或宣言等形式对言论自由做出明文规定,赋予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

言论自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无限的

世间万物皆有其两面性,有权利就会有义务,有保障必然有限制,言论自由也不例外,它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无限的。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国家和社会之中,都必须遵循公认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准绳,而不允许借言论自由侵犯他人权利、损害社会公德、危害国家安全、危及世界和平。因此,无论是各国宪法还是国际公约,在宣告言论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同时,都对这种权利的行使规定了明确的边界与限制:美国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亵渎国旗、危及公共安全、侵犯他人名誉权、咆哮公堂等18种言论不在法律保护之列;德国禁止利用言论自由攻击民主、自由的基本价值,破坏自由秩序;新加坡建立起互联网分类管理制度,韩国2005年开始实行网络实名制。

厘清言论自由的法律边界并不是为了限制公民的权利行使,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正当地行使这一权利,以防止言论自由权被滥用,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被侵害,从而陷入言论自由的“沉寂化”境地。

自媒体时代言论更需审慎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抖音、视频直播账号,可以写文章、贴照片、发视频、开讲座,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或非规范性信息。发言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新闻发布更加及时,人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更加自由,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短板,发挥着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作用。

大量的优秀自媒体让受众获益匪浅,成为社会正能量传播的重要渠道。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自媒体为了实现自身特殊的利益诉求而罔顾道德底线,甚至触碰法律红线。他们之中,有的别有用心捏造事件和事实,歪曲杜撰政策和方向;有的囿于主体能力、主观动机,无法甄别信息的真伪,加之自媒体平台审核机制的不完善,最后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认清西方国家言论自由的虚伪性

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手段不遗余力地把自己标榜成言论自由的卫道士,令不少不明就里者羡慕不已,误以为西方国家的言论是完全自由的。2001年9月,“美国之音”台长惠特·沃恩和国际广播局局长因不顾国务院官员警告,播出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领袖奥马尔的专访消息而被撤职。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期间,一公民在祖科蒂公园用扩音器喊话而被警察以未经许可使用扩音器为由逮捕;一女子在公园人行道上用粉笔写口号,也以涂鸦罪被捕。近年来,随着棱镜门丑闻被揭露、阿桑奇被全球通缉、斯诺登事件被披露……无数案例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言论自由同样是有限度的。鼓吹没有界限的“言论自由”,不过是骗人的幌子和别有用心的伎俩。

言论表达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各种媒体来推广实现。以美国为例,其国内的报刊、广播电视、社交媒体大都由财团把持,充当其工具和喉舌。美国学者米琪尔·巴兰蒂在《为少数人服务的民主》一书中指出:“我们看什么,听什么,不看什么,不听什么,我们如何观察问题,甚至我们把什么叫作‘问题或‘事件等等,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控制公众媒介的人。”究竟是谁在控制着媒介呢?大通曼哈顿、花旗等五家银行掌握着美国广播公司等三家全国性广播电视网的控制权,同时还是《纽约时报》《时代》等媒体的股份持有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国家在世界上鼓吹的言论自由,其实是表达统治阶级意志实现其霸权利益的手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言论自由自信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历史的、阶级的,而不是永恒的、普世的。言论自由也总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言论自由,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谈言论自由,无异于缘木求鱼。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存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势必导致利益格局和社会舆论的多元化。把握好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關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我们理解并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言论自由的根本前提和基本原则。

对于借助各种传播渠道涌现的不同言论,政府必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加以对待,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尤其要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将言论舆论作为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汇聚民智的工作场,作为发现不足、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的助推器,作为化解群众疑惑、协调矛盾纠纷、疏导民众情绪的减压阀。对于社会组织尤其是主流媒体和平台运营商而言,必须加强行业自律,担当社会责任,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公众理性看待、认识问题,积极传递“正能量”,消解社会“负能量”。公民则应增强权利义务意识,认清自由责任边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言论自由自信,坚守意识形态安全底线,为民族复兴建好言立好论。尤其要提升社会责任感,增强政治鉴别力,争做理性守法公民,多些“围观”,少些“围攻”,更不能发表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他人隐私的言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言论生态,以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注:本文系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KS176)阶段性成果】

责编/孙垚    美编/王梦雅

猜你喜欢

言论权利公民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股东权利知多少(二)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他们的言论
权利套装
言论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
爱一个人
自由总是相对的,言论不是随意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