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德育校长的专业素养:以学术思维引领工作思维*

2020-05-11朱晓宏

中国德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验校长德育

当前,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普通教师的德育素养日益受到重视,中小学校德育校长的专业能力尤其需要进一步提升。今天在座的各位德育校长,很多人有多年从事班主任、年级主任、德育主任等工作经验。在此,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学科教师与一位优秀的德育校长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基于各位德育校长的工作体验,或许能够看到班主任、学科教师与德育校长工作之间的差异,但是,三者的工作经验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被简单地迁移。更何况,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诸多问题,表面上看或许是德育实践领域的问题,实质上则是德育理论领域的问题。因此,德育校长必须以学术思维引领工作思维,即以教育学专业之思超越日常工作经验之思,真正提升学校德育实践的专业水准。

一、职业人基于日常工作逻辑的

经验之思

一般来说,特定职业都要求从业人员掌握特定领域的基本常识、技能等。职业常识或许需要职前培训,但是,职业技能多靠工作中的习得与积累。各位德育校长回顾个人从业经历,或许能够清楚地意识到,班主任或者学科教师的工作常识和能力多是来自长期职业生活感悟,即教师个人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之知。

人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之知,正是来自人与生俱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或者说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先天综合判断能力。小孩子总爱问“为什么?”这类问题,说明他们对于因果逻辑也有内在寻求。由此推及,每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经过日积月累的工作经历之后,一般都能够总结经验,即心得体会,由此构成其特定职业领域的从业经验。一般来说,一位拥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人,能够自如应对具体职业境遇中的许多问题,在每位优秀班主任或优秀学科教师身上,通常也能够看到类似品质。

对于在座的各位德育校长来说,各位在多年的职业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积累一些处理教学或管理班级事务的经验。在大家的日常工作中,也能凭借这些经验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去应对学校日常工作中的各类教育问题。但是,各位由于受到自身职业生活境域与习惯的局限,在判断和行动时,多是依赖原有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等经验之知,即以经验方式去决定如何应对当下的问题。然而,一旦面对教育实践中的新问题或难题,教师凭借原有经验常常无法作出准确判断,更难说行动的有效展开。

总之,社会飞速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日新月异,学校德育面临许多新问题。与此同时,多数德育校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每天沉浸在学校各类教育日常事务性工作之中,处理态度多表现为“我觉得”或“我认为”,言行明显缺乏相应的教育理论依据。这一局限极易导致教师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只能依赖过往经验,无法对问题实质内涵进行深入剖析,更谈不上采取合理的教育行动。

二、教育专业领域的学术之思

基于教育学视角看,教育是属于专业领域。由此比较一下班主任、学科教师与德育校长的专业工作差异:从表面上看,三者的分工不同;实质上看,三者之间的差异归因于其工作分属于学校教育的不同专业领域。在此,我们有必要从教育学视角探讨一下上述三种专业领域的不同。

相对于职业行为而言,教师的专业行为不能仅凭日常工作经验之思,而是基于对特定领域原理的把握来采取相应行动。原理是研究者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学术思维的观念产物,其思考轨迹遵循历史的、逻辑的方式展开。按照历史的、逻辑的方式考察某一特定的教育现象,思考相关教育问题的基本逻辑即教育原理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进而构成大学里的诸多教育学学科。

从教育学的专业视角看学科教学,看专业教师的培养,他们在教之先必须能够准确理解学科教育的基本原理,即学科教育是通过每一门学科的专业理论思维去改善学生的日常经验思维。例如,物理学科教师明白,物理教育根本目的是着眼于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或宇宙观,改造其日常观念中对于自然现象的误解。对于物理学科教师来说,教学设计过程必须明确所教内容与学生意识如何接轨,而非单纯地知识讲授与习题演练。美国哲学家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文中提醒教师要清楚课程编写逻辑与儿童认知逻辑的差异。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它只有被还原为鲜活的、直接经验的样态,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如果教师忽视了还原设计这个重要环节,那么书本知识永远与学生经验之间存在着遥远的距离,不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或学习愿望。对此对照,那些被称为“教书匠”的教师,凭经验教了几十年书,熟悉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却说不清书本知识与学生意识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受到日常工作经验之思的局限。

再从教育专业视角看班级管理。一般来说,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那么,从教育学视角看,班主任是谁?按照法国社会学者涂尔干的观点,教师是社會代言人。从师生交往时间上看,班主任与学生交往时间远远超过非班主任教师,换言之,班主任是对学生影响最多的教师。实际上,班主任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社会公共生活的示范者与引领者,引导未成年人学会或者适应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因此,班主任必须基于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高度来理解班级生活氛围建设。在现代公共生活环境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作为公共主体参与其中,协商对话是处理公共事务的核心能力。所以,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多一些对话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生活规则的制定,并充分体验到公共生活规则的公正性。

从教育专业视角看德育校长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具体工作之前,能够从教育理论视角进行专业论证。以学校德育目标制定为例,要基于专业理论思考对于目标的设定进行系统论证,即将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特征、社会发展变化特征等因素与本校的教育实际相结合,才能制订既有理论基础又有本校特色的计划或方案;二是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即时觉察与调整,或者说依据理论进行即时反思,这就需要德育校长能够拥有运用教育理论开展行动研究的能力。唯有如此,德育校长的专业水平才能够真正提升。

三、德育校长形成学术思维的基本路径

从德育校长的专业成长轨迹看,一般都有从事学科教学和班主任的工作经历。一般来说,善于思考的教师都能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岗位上获得一些具体工作经验。但是,这些常识性质的工作经验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校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校长们的学术思维要在教育实践中形成,或者说,在行动研究的开展过程中形成。

(一)阅读经典教育理论著作,提高学术思维能力

对于长期习惯于工作经验之思的中小学德育校长来说,深入阅读经典教育理论著作,是形成学术思维的重要方式。事实上,阅读理论著作的过程,就是学术思维发生的过程。教育专业思维的形成必须来自系统地阅读教育学经典著作。这里,比较一下日常阅读与专业阅读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的阅读是获取结论,疏于关注作者的写作思路;专业阅读必须关注作者阐释观点的逻辑进路。

阅读经典理论著作是形成学术思维的必由之路。经典的价值在于永恒性,理论的价值在于其具有普遍性特质,能够超越个体经验的局限性。例如,经典教育名著《康德论教育》,是德国哲学家康德阐释教育问题的讲义。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随着康德的思路展开,就能够逐渐体会到哲学家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

德育校长尤其要克服日常阅读方式的局限性。在阅读这些教育经典著作时,不要满足于记住一些结论或观点,而应努力推敲作者为何如是说,重点关注作者思路展开方式,即作者论证其观点的逻辑路线。

(二)拥有反思意识,形成专业觉察力

马克思曾经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在此,马克思通过比喻的方式来突出人的特殊性,即目的在先。这正是人高于一切动物的实践理性能力。在行动之先,人凭借意识在头脑中建构行动目的实现的样貌,这种目的意识是反思行动展开过程的内在依据。

教育工作属于人类实践行为,依从实践理性逻辑,即目的在先。如果教育者在行动之前能够清醒把握目的,并在行动过程中根据目的随时调整,相对比于那些事先目的意识不明确的教育者来说,前者拥有较高水平的实践理性能力。现如今,教育实践日益复杂,已经分化为不同专业领域。专业理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教师的实践理性能力,是因为理论有助于教师构建其行动目的,即“头脑中的房屋”。

事实上,德育校长的反思意识越强,则更容易跳脱出自身原有经验的局限,清醒看待学校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及时觉察到教育行动的珍贵契机。唯有高水平的教育理论素养支持,德育校长才能在行动之先拥有基于理论思考的教育目的意识,以此超越日常工作经验的局限,也有利于摆脱传统习惯的束缚,在行动过程中即时反思,形成高水平的专业觉察力。

(三)开展行动研究,提高专业能力

面对学校德育实践的诸多新问题,相信各位校长已经充分认识到原有经验已无法有效应对新问题,这也是教育行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在真实学校实践情境中,针对特定问题开展行动研究,需要具备严谨的科学的态度。事实上,围绕学校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行动研究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多数教师开展的行动研究缺乏专业规范。

依从教育研究的规范,行动研究要遵循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行动研究开始于选题。选题的关键,是研究者要具备专业眼光。只有拥有教育学专业眼光,才能从经验之思转向理论之思,看到问题的实质内涵。这也再次突显教育实践工作者阅读经典教育理论著作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行动研究者要努力克服建立基于感性经验的思维习惯,从理论视角对所研究问题进行阐释,尝试构建马克思所指的“头脑中的房屋”,以此提高行动研究的严谨程度。

分析问题需要尽可能占有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一般通过个案、测量推断、干预等三种方式。个案研究方式包括参与式观察和开放式访谈;测量推断方式常用方法是问卷调查;干预方式直接指向解决问题,通过实验研究与行动研究的方式展开。实验研究的重点是有效控制无关变量,才能确定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学校不同于实验室,真正的实验研究难以展开,多数情况下,还是倾向于采用行动研究方式。

行动研究一般遵循的路线是:确立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采取行动—反馈—调整方案—继续行动—效果评价。综观整个研究过程,为了及时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具体方法都会被运用。在学校教育领域,行动研究直接指向有效解决问题,改善学校实践。因此,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人,是研究者,也是行动者。

当然,要呈现专业水准的教育行动研究,德育校长必须拥有基于教育理论的专业反思意识,不断以自省和质疑的研究态度对行动本身进行追问。理论具有普适性价值,大家一定要用理论来充盈自己的头脑,形成自己运用理论进行专业思考的能力。

总之,参照教育行動研究之路径,请各位德育校长谨记,教育工作之道是真理之道的展开过程,遵循以学术思维引领工作思维,才能构建起学校管理者的教育哲学。面对当今复杂的教育形势,国内外各类理论众说纷纭,教育实践者唯有凭借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建立坚定的专业信念,才能更好地适应变革时代的教育实践。

(此文根据首都师范大学张益涵同学的现场实录整理。)

责任编辑︱李 敏

读者热线:010-62003452

投稿邮箱:zgdy_jiangtang@163.com

朱晓宏,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多一些对话沟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生活规则的制定,并充分体验到公共生活规则的公正性。

阅读经典理论著作是形成学术思维的必由之路。经典的价值在于永恒性,理论的价值在于其具有普遍性特质,能够超越个体经验的局限性。

行动研究者要努力克服建立基于感性经验的思维习惯,从理论视角对所研究问题进行阐释,尝试构建马克思所指的“头脑中的房屋”,以此提高行动研究的严谨程度。

*本文系作者2019年10月30日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德育副校长培训项目暨“北京德育论坛”第六期活动上的报告。

猜你喜欢

经验校长德育
乐淘淘“先进”经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乐淘淘“先进”经验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