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及教学拓展策略
2020-05-11刘嘉雯
摘要:陕北秧歌在早年间就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作为一种传遍陕西的地方传统舞蹈,陕北秧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其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着广泛的群众性与代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秧歌逐步由以往的驱魔辟邪转向文娱方面,时至今日,陕北秧歌已经融入大众的生活,成为一种普及化的艺术表演形式。本文阐述陕北秧歌的起源及发展,对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和其在教学中的拓展策略进行研究,希望促进陕北秧歌的良好发展,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陕北秧歌 表演形式 教学拓展
陕北秧歌属于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四大秧歌中的一种。陕北秧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是舞蹈与音乐的相辅相成,更是文化与艺术的良好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与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当前,陕北秧歌不仅逐渐融入大众的娱乐生活,更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
一、陕北秧歌的起源及发展
关于陕北秧歌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起源于阳,其原名也应为阳歌,这个起源主要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是太阳神的崇拜者;第二,秧歌起源于秧,首先是在人们田间劳作时出现。自古以来,人们为获得丰收而祈祷,在以后的发展中,他们还将戏曲、武术和杂技融入秧歌,从而形成秧歌的初始形态,这种说法最为普遍;第三,秧歌起源于傩,是乡人傩和其他地方吸收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陕北秧歌也是如此。除了这三种说法外,陕北秧歌的起源还被认为有其他各种可能。其中,陕北秧歌起源于傩祭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因为我国的歌舞都会和敬神驱鬼有着直接关系。原始时期,人们不了解自然,总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超自然能力的眷顾,这些方式通常会是一些仪式。原始时代的人们认为,超自然能力是神灵所为,有着那个时期特有的原始信仰,包括巫术、神话和自然崇拜。巫术和舞蹈有密切的关系,傩文化的原始形态便是进行傩祭——巫术活动。在古代,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在面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时,人们通过敬神和驱魔的活动消除混乱,这就是傩祭。在傩祭期间,主人将手持武器并戴上面具进行驱魔仪式。陕北秧歌就是以傩祭为基础而不断演变与发展起来的一门歌舞艺术,陕北秧歌使用的各种道具也受到傩祭的很大影響。
陕北秧歌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归类为三个阶段:第一,在盛唐前,陕北秧歌继承了周朝沿袭下来的傩祭,也就是所谓的“殃歌”,主要是通过傩祭的方式进行驱鬼。到了盛唐时期,胡人文化涌入中原,秧歌开始更关注人的娱乐。 因此,在形式上更加灵动,内容上也更加丰富;第二,在宋金时期,陕北是重要的战场,并且南方士兵的比重很大,这也为南方军傩和陕北秧歌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南北的结合丰富了陕北秧歌的内容,在此时期,秧歌从过去的“殃歌”逐步转变成村田乐。通过史料记载可知,在南宋时期,秧歌还被称作村田乐,而在明清时期,这门艺术的名字才由村田乐变为如今的秧歌,在这个时期,秧歌已经在插秧活动中十分普及;第三,秧歌发展历程的最后阶段是新秧歌时期。其中,20世纪30年代之后,秧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红军到达陕北后,陕北秧歌体现出浓厚的时代色彩。这可以从演员的配置上看出,在此时期,陕北秧歌表演人员从仅限男性转变为男性与女性共同表演,在剧本内容和化妆等表现形式上做出诸多良好的改革,陕北秧歌的内容得到极大充实。在20世纪50年代,陕北秧歌衍生出许多小类别,比如陕西榆林秧歌和延安秧歌等,这使得陕北秧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灵动与多元化。
二、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
(一)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分类
在陕北地区,每逢春节,人们都会乐此不疲地筹办娱乐活动,有些地区将其称作“热闹”或“闹红火”。在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上,可以归类为大场秧歌、小场秧歌。其中包括一些道具舞,如“狮舞”“龙灯”和“水船”等。小场子秧又叫“踢场子”,分二人场、四人场、八人场。
“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并伴有狮子、龙灯、竹马等社火节目,队形变化丰富,有“龙摆尾”“卷白菜”“十字梅花”等数百种排列法。
“踢场子”是小场表演中的一种,小场表演也可根据动作风格和内容划分为“文场子”“武场子”“踢场子”等。其中,“踢场子”为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参加人数为偶数,成双成对,男用彩扇,女舞彩绸,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须展示“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等高难度技巧,刚健而不失柔美,洒脱又饱含细腻。
(二)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特点
陕北秧歌在表演时往往人数众多,选用的音乐多为不同节奏鲜明、清脆动听的鼓点,舞蹈的编排也是节奏明快,整体的秧歌表演极具气势又红火热闹。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头、颈、肩、腰、胯等各个部位都会伴随着音乐饱含激情地扭动、甩动、抖动。“扭”是陕北秧歌表演形式上的一个主要特点,顾名思义,“扭”就是表演者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在动作上还要注意昂首挺胸、架大臂、甩小臂、幅度大;在步伐上要稳健而有力,整体的舞蹈动作丰富,豪迈粗犷,潇洒大方;在情绪上欢快豪放又饱含敦厚淳朴,展现出陕北群众质朴、憨厚与乐观的性格特质;在队伍上,陕北秧歌的表现通常是上下谐协,步调整齐,表演者腰系红绸,拇、食指捏住绸的一角甩动,或背起腰鼓,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在队形上,陕北秧歌没有过多拘束,变化多端而风格独特。
三、陕北秧歌的教学拓展策略
(一)加强学校重视程度
目前,陕北秧歌在实际教学中的开展力度不足,一些政策尚未全面有效落实,究其原因,是当前学校对这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学校需要认识到陕北秧歌的艺术价值与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实际教学中。只有加强学校的重视程度,才能为陕北秧歌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使陕北秧歌的发展空间能够继续扩大,学生有机会学习更多关于这门艺术的知识。
(二)收集资料形成教材
针对陕北秧歌所编印教材的加入不仅能丰富现有的汉族民间舞教材内容,更能规范化教学,提升陕北秧歌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对陕北秧歌的教学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采风的方式走近民间的陕北秧歌,切实了解当代的民情风俗,收集陕北秧歌的相关资料,加以编写整理,形成图文并茂的教材,并将教材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陕北秧歌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开展教学,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地推广这门艺术,注重激发学生对秧歌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有意愿参与到这门艺术的学习中。通过基础教学与艺术文化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陕北秧歌是有着深厚底蕴的优秀民间艺术文化,它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不仅体现了陕北人民的朴实乐观,而且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促进民族团结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倡导作用。如今,为使陕北秧歌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不仅要了解其发展历程、研究其形式与内容,还应当注重陕北秧歌在教学中的全面推广与有效落实,使陕北秧歌在娱乐化普及的同时,逐步实现艺术与文化价值的普及化。
参考文献:
[1]雷娟娟.陕北秧歌的起源、嬗变及其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5(02).
[2]张明艳.陕北秧歌教学研究在中小学课堂的拓展[J].信息周刊,2018(04).
[3]常静.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与教学的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1.
(作者简介:刘嘉雯,女,本科,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