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在盲盒里沉沦
2020-05-11
令人上头的优越感
这些深中“盲盒”毒的玩家们,表面上是买买玩具满足自己的童心,实际上是那无处安放的优越感在作祟。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每个人都在终其一生地摆脱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追求优越感体现在很多方面,消费方式也在其中。奢侈品的吸引力便是源于优越感。但有钱人是少数,所以那些低成本高稀缺感的消费内容,更受大多数人青睐,比如抽盲盒等。
相比于其他消费项目,盲盒里的玩偶设计精良、且隐藏款有稀缺感,有幸获得限量款或集齐全套的人,会成为其他人眼中的幸运儿,在社交圈里受到广泛关注,这将很大程度增强一个人的优越感。
但如果沉溺其中,将其作为生活的全部,为了获得隐藏款不惜倾其所有,那你不过只是商家套路下,又一个毫不自知的“韭菜”罢了。
想获得优越感.又不想当“韭菜”?方法还有
盲盒打开了关注度
你或许买过“幸运盒子”。它价格不算高,却有机会获得iPad、单反相机、口红等昂贵礼品。买到一个超幸运或者超级烂的盒子时,你总是忍不住分享到朋友圈,同样,在盲盒里抽到了隐藏款或者重复款时,你也会想要发到社交平台上,随之获得点赞、评论或转发。
除了盒子的内容物,我们从社交平台收获到的关注、评论,也超级令人兴奋!此时的幸运盒子、盲盒,就拥有了“社交货币”这样的新功能。
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认为:“就像人们使用货币能买到商品或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能够获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心理学家霍曼斯认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社会行为是一种商品交换,个人所做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报酬,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分享盲盒,可以获得大家的关注,引起大家的共鸣,营造一些我们想让人看见的“美好形象”。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脚步匆忙的时代,分享一个有趣的盒子,就 可以获得如此多的“非物質报酬”,何乐而不为呢。(文/罗康)很多。比如在学习、工作上取得突破,获得自我提升;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感受文学艺术之美;拥有一技之长等等。只有自己真正变得优秀,优越感才能长久。(文/李丹)
不确定的奖品最诱人
当我们不确定盒子里是哪一款娃娃时,我们会有很多预期和想象,如果抽到自己喜欢的,这种不确定性的奖励就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从而使人得到巨大的满足感和兴奋感。
这就像是,如果你知道衣服口袋里有100元钱,你看到它时固然开心,但并不会很兴奋。而如果你在收拾旧衣物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100元钱,你的兴奋程度会远远大于前一种情况。
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做了个实验,用小白fa模拟我们对不确定性奖励成瘾的情境。当小白鼠按下箱内的拉杆,就会有一定概率掉下食物。实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食物每分钟一次掉落,另一种是随机掉落。实验发现,当奖励概率不确定时,小白鼠表现出疯狂不停拉杆的上瘾状态。
不确定性奖励或是风险偏好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对盲盒过度上瘾,那它就变成了一个赌博游戏。而我们,就像斯金纳实验中上瘾的小白鼠一样。迷失了自我。(文/邹邹)
盲盒让我们找到同好
“小时候是吃干脆面集水浒卡,再到玩扭蛋互相交换玩具,到今天,收集盲盒成了一种交朋友的方式。”这恰恰说明,盲盒所具备的社交属性,让更多的年轻人基于同样的爱好建立起了联系。
他们在线上发布玩偶照片,并与不同的玩家进行交流与沟通。在线下,还可以通过门店进人微信群,把同一个城市中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
甚至有盲盒粉丝专门建立了“潮玩鱼塘”“盲盒圈”等社群,打造专属社区以方便玩家交流与交易。
信息时代,盲盒粉丝能够更便捷地分享和讨论。一致的话题,相同的兴趣,让彼此的距离迅速拉近。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在满足了生理以及安全需求之后,下一个会追求的便是社交。而基于共同兴趣建立的盲盒社群,让年轻人找到诸多认同感,满足了其社交需求。
露丝·马尔福克在其发表在《社会行为与人格》期刊的论文中表示,收集东西对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很有意义,收藏者可以借此与其他的同好建立来往。盲盒正好印证了这个观点。 (文/吴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