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思考

2020-05-11历建萍

中文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立德树人大学生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工作中要深入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将这一理念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学生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向“社会”输送合格的职业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就业指导;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4-0-0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促进大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任务与 “立德树人”理念要求一致,从国家角度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学生个人角度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要加强“立德树人”思想的渗透,立“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德”,树“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人”。

一、“立德树人”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相

结合

教学目标是一门课程的引领,关系到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教师采用什么方法授课等问题。按照国办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本门课程教学的态度目标是要让大学生科学认识求职择业问题,在求职的过程中能够把个人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相结合,愿意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1]。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应该积极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进程中去。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秉承立德树人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加强大学生职业理想与信念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课堂体验,并通过体验触动学生自发思考,加强学生从外而内的转变。就业指导课程要着重引导学生端正就业观念,科学理解“好工作”的内涵,通过正确的自我认知,明确自身职业定位,积极主动求职择业,促进大学生早日成为一名“个人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相结合”的职业人。

二、“立德树人”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相

结合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職业认知、就业准备、求职技巧、职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不断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当中与德育教育结合紧密的知识点,例如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做好整体设计,将十九大精神、习近平主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突出就业指导课程的政治方向,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改革结构性矛盾突出,每年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在高校组织招聘过程中,仍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尴尬局面。高校毕业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所谓的“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许多毕业生把工资待遇、就业地点等作为求职就业主要考虑的因素,宁愿“慢就业”等待,也希望能在大城市、大企业谋求一席之地。这些情况的产生,总体来说是因为毕业生存在就业观念不正确、就业期望值高、就业不主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价值引领的作用,例如在讲解大学生就业形势这一内容时,在介绍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与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要让同学们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原因导致的就业难的因素,帮助学生打造务实精神、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在满足个人的兴趣、能力、需求等因素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讲解大学生就业的途径这一内容时,可以详细介绍国家关于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就业途径,宣传本校毕业生的优秀事迹,或者可以邀请参加国家基层项目就业的学生来校开展讲座交流等活动,引导毕业生以国家利益为先,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岗位就业。在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上,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三、“立德树人”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相

结合

目前,“00后”已经步入了象牙塔,他们崇尚自由,追求独立,好奇心强,喜欢新鲜的事物。在教学方法上,应积极打破传统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对分课堂”“雨课堂”“项目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注重从授课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例如案例分析法,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挖掘就业典型,形成就业案例库,使学生受到鼓舞,同时开阔视野,升华思想。还可以采取榜样的影响力,即寻找优秀校友、模范先锋等方面的先进人物,传播其先进事迹和精神,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一方面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激励学生进取。 例如,国医大师王烈在学校第33届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发言,他说:“国医大师不是我的追求,我的追求是为孩子治好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先生还将自己的积蓄,2次捐赠给学校教育基金会,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的科研环境,老先生用他五十余年的从医从教行动诠释他的教育信仰,对学生的职业教育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立德树人”教育至关重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进行就业教育的主渠道,在课程中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积极渗透德育因素,将学生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和高尚职业精神的塑造,为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2]。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Z].2007-12-28.

[2]张金鲜,何路.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落实精准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策略探究——以东华大学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9,34(5):380-382.

作者简介:历建萍(198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长春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立德树人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