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病”小传

2020-05-11韦佳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桓公蔡桓公扁鹊

韦佳

疾病,一个我们耳熟能详却几乎没人会喜欢的词。不得不说, “疾” “病”这对CP,真是从古时苦到了现今。过去,因为意思有些许差别,它俩经常“分居”,常常会被人们分开使用;若是一不小心让它俩“牵手”成功,那身患“疾病”的人,距离一命呜呼也就不远了。

“疾病”,当真惹不起。

因受伤而生病

“疾”的资历比较老,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有好几副面孔,最常见的是□,一个张开双臂的人□+一支箭矢□,像极了一人被箭射中。实际上,这个字确实可以理解为被箭射中受了伤,所以“疾”的本义就是受伤兵,泛指疾病。

但若是用于占卜,出现“疾雨”的搭配时,就与伤痛疾病无关了, “疾雨”指大雨,“疾”则是急速、猛烈的意思。这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也得到了体现:“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便是说箭射出的速度很快,所以“疾”也指急速。 说起“疾”与疾病的渊源,还得从“疒”(ne)出发。“疒”才是“病”的本字,它的甲骨文□是一个人躺或者倚靠在病床上。只是当“病”还未被造出时, “疒”有时会和“疾”通用,用来表示疾病,于是“疾”便“身兼多职”了。

正牌疾病的诞生

“病”字到西周才出现,并且从诞生开始就一直苦兮兮的: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是“病”,因作恶而承受刑罚的痛苦也是“病”,连战争失败都是“病”。

秦晋两军交战了,原因无它,晋国受难时,秦国几次伸出援手,帮助晋惠公继位,还卖出大批粮食助其抵抗饥荒,然而晋国却反复过河拆桥——继位后不兑现割地承诺,秦国发生饥荒时更是拒绝支援。

度过灾荒后,秦国果断找晋国算总账了,在三次大战中打败晋国,还深入对方国境,抵达韩原,韩原之战就此爆发。

晋惠公呢?不听劝谏,违抗占卜,自取失败后又逃离本部大军,等到想归队了,战马又陷入烂泥出不来,可谓在自寻死路的边缘疯狂试探。为了救他,不仅下属们错失俘虏秦穆公的时机,晋惠公自己还反被俘虏……韩原之战的“病”——彻底失败,便是这么来的。“以韩之病,兵甲尽矣”,也被记录进了《国语·晋语三》中。

“疾”“病”合体,则出现在春秋时期, “疾病”用来表示病重。不过很快,这对苦命鸳鸯被拆散了, “病”字凭一己之力撑起了“病重”的含义。

此后, “病”便在疾病领域站稳了脚跟,而“疾”则被用来形容较轻的病。

疾病,映照出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疾”失去了在疾病领域的地位后,找到了另一个舞台。《荀子·劝学》里的“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有它,意思是,顺着风大声呼喊,声音没有变得更大; “春风得意马蹄疾”中,它是轻快的意思; “疾风骤雨”中,它又有快和猛烈的意思。可见“疾”也并非总在传递负能量。

古代医学不发达,战争和贫困带来大量的死亡,人们自然会对“疾”和“病”产生负面情绪,但换个角度,我们却能透过“疾病”,窥探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

“疾病”二三事

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愿改正的态度。讳疾忌医的C位代表,当属蔡桓公。

一次,名医扁鹊去见蔡桓公,他说: “您皮肤的纹理之间有病,若不及时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却笑称没病。而后,扁鹊每隔十天去见一次蔡桓公,两次后,他发现桓公的病已经从肌肤的纹理转到了肌肉里,紧接着波及了肠胃。而桓公仍不以为意。

又是十天后,扁鹊再去见桓公,这次,他只看了会儿就转身走了。桓公觉得很奇怪,派使者去问。扁鹊对使者说:“桓公的病已经在骨髓里,我无能为力了。”果然,五天后,桓公浑身疼痛,但这次他没能请到扁鹊。不久后,桓公就死掉了。

唉,这样的“C位出道”,可是万万不能学的。

病入膏育

病入膏盲,形容病情十分严重,也比喻情况紧急,达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这个成语的来历,与春秋时期晋景公的一场梦相关。

晋景公得了重病,专程派人去请了一个叫缓的名医来。医生还没到,晋景公先做了个梦。

梦里,他的病竟变成了两个小孩子,还悄悄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一位高明的医生要来了,这回咱们插翅难逃了。”另一个小孩则说: “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心脏与隔膜之间)的上面,膏(油脂)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不了咱们。”

大夫到了,认真诊断后,果然说:“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之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药力也达不到。这病实在没办法治了。”

听他说的与梦中小孩子说的一样,晋景公不仅没有责难他治不了病,反而为他的高明医术点赞,还派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大夫。

古老的疫苗

你可能听过世界上第一支疫苗诞生的故事。英国医生詹纳发现,挤奶女工从来不担心会感染欧洲人谈之色变的天花。他一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她们感染过牛痘,一种极其温和的疾病。詹纳由此得到启发,在1796年,他从正出牛痘的女孩的皮肤水泡中取出液体,接种到一个健康男孩身上,男孩成功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

实际上,疫苗的由來还可以追溯到更久之前。大约在1000年前,中国人便发现了治疗天花的方法;取天花病人身上的痘脓吹入人的鼻孔中,对抗天花的侵袭,因为患过病的人已经产生了抗体。但这方法很危险,致死率高达20%,效果也不是特别好。

研发疫苗着实不易,咱们可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

猜你喜欢

桓公蔡桓公扁鹊
神医扁鹊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从“扁鹊兄弟治病”看双安全防控工作
讳疾忌医
从“讳疾忌医”说起
齐桓公知人善任
齐桓公现象
讳疾忌医
蔡桓公讳疾致亡的责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