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教学的弊端及反思
2020-05-11李娟杜兵兵
李娟 杜兵兵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把网络教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好处大家都已深有感触,就不再一一阐述。本文仅从一个月来的网络教学实践简单地谈一谈它的弊端及反思。
关键词:网络教学;弊端;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4-0-01
2019-2020年的寒假,对于每个师生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家原有的生活节奏。根据省教育厅及学校要求,务必做到停课不停学。之后老师们纷纷提前两周开始准备,为了能够上好网课,教师和学生们可谓十八般武器全部用上,但一个月过去了,网络教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介三部分共同参与和组成的,是一个涉及到教学主题、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意义等多种因素和多个变量的动态过程[1-3]。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剖析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媒介——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的平台太多,反而过犹不及。刚开始准备网课,就发现网络教学的软件竟如此繁多,像慕课、学习通、智慧树、钉钉、腾讯课堂、微信群等[4-6]。教师要从中选用适合自己课程教学的平台,下载APP,摸索学习,就已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幸的是,最后仍发现每一个APP所用的人数都太多,远远超出服务器的承受能力,导致多数教学平台卡顿甚至崩溃。另一方面是网速问题。由于用户量非常庞大,造成网速跟不上,平台卡顿、掉线的现象比比皆是。网络提速、用流量等虽然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担,更主要的是影响教学效果。很多学生反应,一些平台很难点进去,缓冲时间过长,一节课45分钟,光和软件作斗争就耗去了很多时间,即便教师备课再充分,课件再精美,但网速不行,平台卡卡停停,学生的听课效果自然就可想而知。此外,并不是任何课程都适合网络教学,像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实验课和操作课等,需要学生动手才能去完成,虽然网络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7],但单纯的依靠网络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二、教师因素
课堂教学本来就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大,通过教学理念的传递、教学过程的投入、教学实践的反思等过程引导和完成有效的教学过程[3, 8]。教师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控制好课堂节奏,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现实中并不是每个教师都精通网络教学软件,从接到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后,大家就开始加入培训、演练、建课、录课、上传、调试等漫长的备课过程中。由于处在疫情期间,教师只能封闭在家,为了更好地迎接网课,人人竭力挖掘家里能当做教学工具的材料,摸石头过河,造成教学反馈滞后,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另外,一个教师通常都要面对几百人的学生,常常难以顾及周全,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遇到问题讨论,教师更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学生的有效答案,进而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些都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达不到传统面对面课堂的现场效果。
三、学生因素
出于新鲜感,学生的积极性网络教学初始还是很高的,但是随着教学进度的慢慢推进,一部分学生惰性开始出现。几百人的课堂没了教师的监督,不少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不认真对待网络课程。据学生自己反馈,一些学生签到结束就睡回笼觉去了。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还会提醒提醒,网络授课后就全靠自觉。教师看到的只是软件上学生收听时间及进度情况,无法保证网络背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调查显示,学生的实际课堂行为特别是消极课堂行为中“缺乏兴趣”占了34%以上,“课堂走神”占了约18%[9],缺乏监督之下的课堂行就更可想而知了。
此外,大学生的课程较多,每天需要在网上学习的时间也就更长,常常出现手机一盯就是一天。一个课程刚结束,紧接着又一门课程开始。周而复始,除了眼睛疲劳之外,还会伴随着头晕脑胀。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整体士气低落,最终影响到学习效果。
从上面三个方面来看,虽然目前的网络教学中发现了一些弊端,但是也不能轻易否定,毕竟任何新兴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和成长。对于教师,我们要用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精神和态度,在慢慢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平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特别是看到疫情下一批批逆行而上的90后、00后们,他们除了更多的感动外,也能体会到未来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作为即将步入社会、服务人民的主力军,更应该珍惜自己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学好专业课,锻炼好自己的本领,才能不负自己,不负师长,不负社会。
疫情不是灾难,而是磨练。一方面磨练着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一方面磨练着学生的自律和自强。我们应该积极乐观地看待这场疫情,一批又一批战疫英雄给全民上了一堂真切而生动的思政课,相信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会更明白了学习的意义,理解身上的责任和担当,成为祖国建设者中的一员。相信在疫情过后,我们都能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罗燕,辛继湘,邹军.现代诠释学视域中的“教学”新解[J].现代大学教育,
2019(5):8-13,112.
[2]朱德全,李鹏.课堂教学有效性论纲[J].教育研究,2015,36(10):90-97.
[3]曹霞,姚利民,黄书真.论教师、学生、学校因素对高校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J].大学教育科学,2012(1):25-31.
[4]郭晶,王琳琳.“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大学英语移动教学模式构建[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4):148-149.
[5]张万钧.信息化教育的新利器:微信公众号[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9(3):157-158.
[6]吴开诚.移动教学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9):141-142.
[7]徐晓丽,韩志敏,刘洪涛等.谈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教育探索.2012(11):80-82.
[8]杨挺,李璐钏.高校内部治理中教师权利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8(10):68-74.
[9]胡建华.基于学生课堂行为的教学质量影响因素[J].大學教育科学.
2019(2):7-9.